《生命因你而火热》是一本由彭磊 / 庞宽著作,博集天卷 | 雅众文化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命因你而火热》精选点评:
●写书就跟唠嗑似的,这俩人真逗。
●彭磊很忧郁,宽宽很好玩,最感动的是他俩写丫头。我一直觉得裤子是很冷静清醒又很聪明的乐队。好想快点看到彭磊的纪录片。
●薅羊毛之作
●王子最后那一段把我写哭了
●从文学性的角度看,这根本算不上一本书,更不是传记或者回忆录。不过两个人分别唠叨出的文字,确是特别真实。有缘在大学时相遇,更有幸在四十岁之后重温。那些流水账或者碎碎念才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了解了一下乐队,感觉别人的生活好丰富。读起来比较一般了。
●庞宽部分有新料???看来大家还是关注王子比较多,其实庞宽的新料更可以说没有。图片印刷太差了
●艺术家
●打分要客观,不能被爱蒙蔽双眼
●作为乐队传记的话其实做得挺糟糕的,内容无序,像是各处粘贴来的访谈、微博、段子合集,在浪潮上面火热一次就熄灭了。希望以后平淡下来能好好地给新裤子写一本能留下来的书吧。 回到内容,两个人的陈述中充满了时代更迭,文化冲突给敏感的青年人留下的印记。从追随西方摇滚乐,被外国人发现和鉴赏,再到想自我创造时发现融入不了想追随的那个潮流,又不被本土的欣赏。他们可能一直是没有改变的,起起落落是时代的因果,碰巧撞上了浪潮或许就被簇拥了,错过了就错过。 所以,还是要有一个得以谋生的工作,才能任性地坚持自己的追求。
《生命因你而火热》读后感(一):有新裤子的夏天
其实最近都没有买衣服... 开玩笑=v= 早些期间听过新裤子,但没有去了解。真正了解是在“乐夏”。发现王子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翻完了王子的微博,买了王子的漫画,打赏了王子的表情包。 终于有机会去录“乐夏”了,本着去看青峰。但注意力全被台上吸引了。唱完《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后,围观POGO。真是难忘的经历了。 我记得节目里印象最深的不是“彭言彭语”。是他有一次很正经的说“希望我们百年之后,这些东西还是存在的”。 是的,人消失了,音乐永远不会消失的,所以我一直在留点什么再走。 书里的内容,微博和访谈都有提过。算是这些的集合。我拿到的是宽博士的签名。 其实还是上一本《北海怪兽》更有意思,王子的漫画不要太传神。
《生命因你而火热》读后感(二):摘录
施润玖就是这样,按自己的兴趣来拍片,经费不够就用其他渠道的收入来弥补,拍电影成了他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钱只是实现价值的基础。我感觉他境界很高,觉得自己也可以这么干,赚的钱够生活就可以了,我要追求更高层次的东西。 把生命浪费在创作上,总好过把它浪费在办公室里,在手机上,在无穷尽的等待中。 何以解忧?音乐、电影、戏剧、绘画都只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梦 我觉得自己是个特别讨厌的人,可是上天特别眷顾我。我对别人大都态度冷淡,喜欢挖苦人,放大他人的短处。可不管是周围的朋友还是陌生人,大多对我很友善,愿意帮助我,让我总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很难受。我有这么好的命,不当皇帝真是浪费了。 什么也比不上开心,可是开心太难了。这个社会需要的是老哥,不需要文艺青年,不需要知识分子。 我们在那里混的时候,天天吃烙饼夹臭豆腐。那时候彭磊的头发留得特别长,脏得跟墩布似的,都打绺了。
《生命因你而火热》读后感(三):《生命因你而火热》评论-6分
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阅读!只为这是新裤子。是去年十一月出的书,彭磊写一半,庞宽写一半,很明显,这是在新裤子火了以后,顺势出的一本小书,增加人气嘛,大家可能都觉得没有《北海怪兽》那么好,但我不觉得,只要是新裤子,就都很好嘛,书皮儿还很漂亮。
以自述的方式,两个人分别讲了乐队从无到有的过程,就是新裤子的历史,也讲了这个行业,乐队的人员流动,乐队的重要事件,以及乐队之外的各自的成长故事。当然也有些小问题,庞宽和彭磊的故事,有些是重复的。
最近大家都待在家里不能出门,但也都懂得自己给自己留作业,除了挣不到钱。彭磊每天在家唱唱歌,在微博里能看到一个个小片段,只是我很担心他的邻居,会不会也喜欢他。庞宽就有些夸张了,被窝里、光膀子在大街上、浴室里什么的,噱头大于实质,石璐也常发自弹自唱,这些都很好,不能冷落了粉丝儿们。这些天我也给自己留了很多的作业,不管作业是什么内容,总之一直写下去就好。
我在网上搜过彭磊的电影,但是很可惜,下载不到全片,这也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个部分,希望也能尽快让大家看到。我是很敬佩彭磊的,在同样有限的时间里,他活出了高效率,留下了很多痕迹,如果再发现新裤子的书,还是必须立即阅读,用来寻找高效人生的原因。
《生命因你而火热》读后感(四):穿上新裤子吧
《乐队的夏天》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新裤子这个“耍花样”的乐队,所谓耍花样,无非是说音乐风格的多变,风格又是各有千秋各有所爱,你喜欢的他未必喜欢,然而,抛开音乐风格不谈,彭磊和庞宽这俩活宝还是俘虏了不少粉丝,除了音乐的感染力,大概还有人格的魅力。 《生命因你而火热》是一首歌,更是一个记录,于是同名书里我们读到了彭庞他们的生活和音乐历程,从而了解他们的情感动态。 生在文化中心北京这座大都市,不可避免的时时会接受各种文化的冲击,两个活宝人物,在摇滚文化的熏陶下,把音乐玩得风生水起,然而玩音乐也不是顺心的事情,坚持下来才有了成就,当然也只是幸运的问题,还要有深入的运作,不至于泯灭了才华。喜欢这一行,就要干的不一样,于是彭磊和庞宽在音乐里加上新元素,向电子乐靠拢,就因为这样,也被过去一起玩音乐的朋友诟病为不再摇滚了,搞得分道扬镳,很平和的分开,玩的心态是好的,没有死磕,却用善变灵活的心态让音乐越来越好玩,人生也跟着就更加精彩。 彭磊的洒脱在于无所顾忌的言谈,大嘴巴的风格,人前说的是一套,实际做的事情是另一套。他也谈到自己说话无遮拦,却总是被别人眷顾善待,成为幸运的人,从而事业成功了,最终也收获了爱情,遇到比他小的妻子,被她的叛逆独立所感染,生活和事业变得越来越好,大概这就是旺夫的例子吧。 这本书记录了他们玩音乐以来的心路历程,各个时期的风格转变,与人分享成长轨迹,读者从文字中看到人物的立体形象。新裤子原来搭不上主流快车,直到《乐夏》播出之后名气大了起来,荣幸出圈,广告也接了不少,商业运作步入正轨,好当然也会面临挑战,乐队必须有好的作品才有长远发展,期待他们做出更多优质的音乐。 不止是音乐,希望他们会一直走下去,走得更远,步入婚姻的他们也懂了更多,生活中还有更多需要坚守的东西,也需要感恩,他们的生命因此而火热。
《生命因你而火热》读后感(五):生命因音乐的融入而变得火热【微信读书书摘】
因《乐队的夏天》才“结识”一帮优秀的乐手,其中就有新裤子,这本书也算是新裤子的IP吧。
◆ 我们的时代
gt;> 当你面对成千上万的人表演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神。当你回到现实的沉寂中,你的心会很躁动。很空虚。
gt;> 人们变得更孤单,心灵需要抚慰,除了日本电影,还需要一首深刻高雅的走心的歌曲。
gt;> 但他的鼓声响起的时候,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亮了一根赶走贫寒饥饿的幻觉火柴,整个房间亮了起来。
◆ 时代在改变
gt;> 迷笛音乐节最早就在迷笛音乐学校的教室里面办,相当于他们的教学汇报演出。
◆ 忧伤的故事
gt;> 音乐对我来说一直是不灭的理想,每个理想都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去追求。
gt;> 。把生命浪费在创作上,总好过把它浪费在办公室里,在手机上,在无穷尽的等待中。
gt;> 何以解忧?音乐、电影、戏剧、绘画都只为我们编织了一个梦。我们一直努力为自己解忧,更多的还是失望。
gt;> 摇滚乐是邪恶的东西,是魔鬼发明的诅咒,只有真正的魔鬼才能驾驭它,那些不是魔鬼的普通人只会被它摧残、毁灭。
gt;> 什么也比不上开心,可是开心太难了。
◆ 我们都爱合成器
gt;> 我不像臧鸿飞他们,他们出自音乐世家,从小在家里学这个。他们练的是童子功,而我是半路出家。
◆ 日本朋友
gt;> Hayato现在特别忙,他要同时给六支乐队做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