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隐秘的世界》是一部由Richard Ladkani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英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梵蒂冈:隐秘的世界》影评(一):垃圾的世界
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纳粹教皇任人为亲,圈钱钻营干的缺德事情太多,终于纸里包不住火,学习铁岭猪腰子来个退出江湖,这月底就去黑金属现场助威去了,可怜臭狗翔和其鸭爸--老板鸭捐了那么多鸭血,这下换新人,全作废了。
此纳粹教皇应该拿出“死而后已”的精神来啊,这样不是更快去天堂嘛,可以这个鸡贼却选择拿着骗来的钱在人世上苟活,自己都不信所谓的天堂,”己所不欲,就施于人“,极其垃圾。
《梵蒂冈:隐秘的世界》影评(二):对无神论者而言 隐秘的不仅仅是梵蒂冈
在看《年轻的教皇》,想要对天主教和梵蒂冈有更多的了解,所以找来了这部BBC。
两年前在圣彼得广场上,亲身经历过教皇的布道,直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天教皇为我们祈福了什么。。。当时留下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宗教的虔诚,反而是几十万人的大集会,竟然在活动结束后很快就疏散得干干净净,真是个伟大的广场建筑!
宗教对于人生的意义,作为无神论者无法切身感知,但确有两个时刻,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宗教的精神力量。其一是进入巴黎圣母院时,建筑的雄浑给人以庄严博大的力量感,那些向上牵引的线条,仿若真的感受到了天堂的圣洁与博爱。其二便是梵蒂冈中的西斯廷教堂。米开朗琪罗用壁画把观者裹挟进了一个难以言说的异度世界,还记得当时静坐在教堂的角落,整个教堂挤满了人,但却很安静肃穆,仰头凝视这些铺天盖地的画作,仿佛现实世界都消失不见,人世间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被萃取浓缩在这一个小小的空间里。不同于圣母院的宁静圣洁,西斯廷教堂给我更多的感受是受难与抗争的力量。这两个时刻带我的震撼已经植入了我的生命里,很难说这是艺术还是宗教的力量,他们本就互为依生。
有人评论说,拍这片子的人要么是无神论者要么是新教徒,亦有同感。侍童对教皇的狂热,让人觉得天真无知,对历史和科学的态度,让人觉得苍白无力。对无神论者而言,隐秘的不仅仅是梵蒂冈。
《梵蒂冈:隐秘的世界》影评(三):先有无知,后有欺骗
这部片子绝对是BBC高级黑的精品,拍摄者不是无神论者就必定是新教徒。
比如片子里含蓄的提示内容:
1、1992年才宣布迦利略无罪。
天主教为保护自身权利体系的运作有大量的反人类行为一直是天主教的污点,甚至最后导致基督教分裂,新教蛋生。比如:软禁迦利略、火烧布鲁诺,迫害哥白尼。。。
实际上,1979年,罗马教皇还提出要重新审理“伽利略案件”。其实,还需审理什么?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9年登月就已实现。。。
2、片子里大量的教皇的过度神化、严深的等级观、女性的歧视。
神化的教皇已经严重偏离了圣经的根本信仰。
3、小待童的年幼无知和对教皇的狂热,教廷对儿童教育重视。
全球性频繁的天主教高级教职人员娈童丑闻。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上万名。。。
4、缺乏人性的怜悯,以爱为名引导教众的神职人员对纳粹攻击天主教徒时从上到下的无视和不作为。
5、对其他文明的毁灭和文化掠夺。
近80000件珍稀藏品近百年时间丢弃在梵蒂冈仓库里,无人照管,及至毁灭。
片子里显示有中国佛像、日本武甲、印度女神像,唯独没有提及梵蒂冈收集的南美物品。
其实南美可是当年天主教最大显神通的地方,整个印加帝国被彻底毁灭,现存的印加后人:文化丧失、历史遗忘,原文字不可读。。
6、宗教告诉我是上帝创造了宇宙,而科学告诉我宇宙是如何创造的。
提示天主教的愚民教育和反世俗化依旧在坚持运转。天主教徒研究科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或增长知识,而是为了验证上帝是怎么创造了宇宙。。。
如果想看这部片子绝对是BBC高级黑的精品,拍摄者不是无神论者就必定是新教徒。
如果想从了解梵蒂冈的建筑、历史和珍藏的文物典籍,可以直接放弃了,这方面内容本片涉及的很少。
《梵蒂冈:隐秘的世界》影评(四):镜头下的梵蒂冈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church小写为“教堂”,存疑)建在这磐石之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它。”——马太福音16-18
“我会给你通往天堂之国的钥匙。”
教皇的一位挚友引述Don Primo Mazzolari的话:几十年前,一位出色的意大利牧师说过:"有一刻时刻会到来,那时的领导工作会类似一次受难。"
几近40个足球场大小,350个摄像头。
梵蒂冈因为受难而存在,不是基督耶稣,而是圣彼得。尼禄在此处决了他。基督教成为罗马的国教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就建于他的坟墓之上。
1981年,一个枪手对约翰保罗二世连开三枪,教皇受重伤。自此,安保部门建立。
梵蒂冈城市北边,神秘的档案馆藏有超过9个世纪的宗教律典和外交文件。1992年,梵蒂冈正式恢复伽利略的名誉。
“我的工作是让石头说话,它们充满了历史和信息,必须有人去聆听。”
“如今成为一个牧师更难了。我们身处尘世,一个吵闹和世俗的世界,很难听到基督的声音以及如何回应,因为这需要更多勇气、理智和力量。打破一个文化通常是违犯福音的。”
本笃是第256任教皇。他把等待红衣主教团的决定,比作走向断头台,当他当选那一刻,有如刀锋砍向他的头颅。但是教皇的名望不仅仅在于他工作如何好,如何乐意工作,大部分绝大部分来自于他所领导的机构的权威和影响力以及千百万信仰他所代笔的神(上帝)的信徒们。
Consolmagno在进入教会之前,曾为NASA工作,并在哈佛、麻省理工授教“这很有趣,那些认为科学和信仰之间存在矛盾的人们,通常不知何为科学,何为信仰,或者都不知。现在,在宇宙里,有规则,有影响,作用在物质和能量上,我们可以研究二者如何相互影响,但生命的真谛、宇宙的真谛,科学无法触及。爱的真谛,美的真谛,我们可以描述,但无法解释为何美会存在,爱会存在。没有美和爱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因此需要广度的理解,广度的言论。我的宗教告诉我上帝创造了宇宙,但科学能告诉我如何创造宇宙。”
《梵蒂冈:隐秘的世界》影评(五):请尊重别人的信仰
信仰是多么美好与强大。
一个多月前新教皇的选出让我们看到如今的宗教是怎么适应如今的社会,宗教是与时俱进的。在此记录片中,对于当年对伽利略的误解与不公他们也都很后悔。有一段提到说如果当时以开明的方式去接受伽利略的新思想应该会注入正面的影响(个人是这么理解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信仰宗教的人可以更加有能力的去了解上帝。宗教和科学不是相对的,而是相辅相成地让这地球上的生命认识这个美好的世界。
纪录片里有两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一点是梵蒂冈的工作人员在医治一尊印度女神,还有一点是当年那个在梵蒂冈的女性改她本来的信仰犹太教变为天主教。在我看来,不同宗教不同信仰见有很多都是共通并且相互尊重的。我们大体上可以称为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很多人自称自己是无神论者。信自己是无神论者也是一种信,和信耶稣还有信佛祖的信又有什么不同呢。相信很多“无神论者”也会怕鬼,或者有的时候也会去烧香拜佛,那不就是对一种强大的不知名的力量或者能力的敬畏吗?只是不同宗教不同信仰对这种力量的诠释不同罢了。
信仰宗教的人们的思维模式是“先信后见”,而不是很多“无神论者”的“先见后信”。很多人首先就不相信上帝的存在然后试着去证明上帝为何不存在,然后就无法理解信仰宗教的人们的信仰。而他们首先是信着上帝的存在然后是在他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受到了上帝的存在。这就是不同。与其说上帝是神,倒不如说就是那一股“强大的不知名的力量和能力”。
有人说亚当夏娃所犯的第一个罪就是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有强大的能力而不需要上帝。在此我想对那些狂妄自大不尊重他人信仰的“无神论者”说
你以为你是谁啊?
不同的信仰文化都是值得彼此尊重的,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为了赞扬自己的信仰文化而去攻击别人的这类做法不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