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芳,小学五年级学生,东北那疙瘩人。由于爸爸妈妈远在他乡工作,芳芳与奶奶在一起生活。所以说,芳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
春节,特别是那顿年夜饭,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非常,极其,特别之重要。故此,有团圆饭,团圆年之说。这个年,这顿饭,只有全体家庭成员全员参与,也可以说是一个也不拉,方为完美。如此这般,每逢春节,天各一方的亲人们,总是不远千里,万里……,回家过团圆年,吃年夜饭。
一进腊月门儿,芳芳就掰着手指头算呀,算呀。算计还差多少天过年。是呀,盼年,強烈地盼年。当然,不仅仅是盼年,尤为重要的是盼爸爸妈妈回家过年。
可是,偏在此时,新冠之魔再次兴风作浪。于是,防疫形势再度紧张起来。芳芳的小心脏开始发毛,担心爸爸妈妈因此不能回家过年。
果不其然,爸爸妈妈打来电话,说:“芳芳,当下,防疫形势挺紧,党和政府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决定控制人员流动,号召就地过年。这一号召于国,于民都是好事情。爸爸、妈妈,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理应带头响应号召。当然,这也是家国情怀。为此,爸爸妈妈决定春节不回家了,你和奶奶一块过年吧。”
爸爸妈妈如此一番话,芳芳先是大失所望。后来,还是爸爸妈妈的共产党员之品格,公民之家国情怀,打动了芳芳。芳芳说:“爸爸妈妈,你们是共产党员,我是少先队员。你们是大公民,我是小公民,我不能比你们差。为了家与国的安康,为了你们安心工作,我认可过一个没有你们参与的年,吃一顿没有你们参与的年夜饭。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吧。”
爸爸妈妈闻听芳芳此言,立刻给了芳芳一个“超赞。”
可是,芳芳毕竟是个孩子,情绪难免波动。
年夜,特别是将至午夜那个时段,芳芳再度想起了爸爸妈妈,甚至神思有些恍惚。芳芳来到阳台,透过玻璃,遥望远方,向爸爸妈妈所在城市的方向遥望,芳芳想看到爸爸妈妈。可是,芳芳没有看到爸爸妈妈。芳芳只看到了天上的星,地上的灯。于是,芳芳的失望变为伤心,眼泪欲流。
当、当、当,忽闻如此敲门声。此时此刻,芳芳正值闹心状态,没好气地问道:“半夜三更的,谁敲门呀?!”敲门人答道:“芳芳,我们是社区的,你刘阿姨、李阿姨、郝叔叔,开门吧。”
闻听敲门人此言,芳芳立刻兴奋起来,精准地说是喜出望外。于是,立刻开门。
但见,来人果然是社区刘主任、李副主任、赦副书记。如此三人,经常光临芳芳的家,问寒问暖,排忧解难。所以,如此三人对于芳芳来说,可谓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刘主任说:“芳芳,我们此来是陪你和奶奶过年,吃年夜饭的。”她还说:“我们带了现成的三鲜馅饺子,现成的菜。”刘主任说完,便与李副主任、郝副书记进入厨房,奏响锅碗瓢盆交响曲。待此曲终了,饺子熟了,菜也热了。接下来,一顿具有社区领导干部参与的,具有特殊年味的年夜饭正式开始。
其间,刘主任、李副主任、郝副书记使用公筷,时不时地给芳芳和奶奶挾饺子,挾菜。
这顿年夜饭芳芳吃得特香,特开心。
的确,这是一顿具有特殊年味的年夜饭。
芳芳将永远难忘,她的童年,公历2021年2月11日吃的这顿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