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1-02-01 01:40: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摘抄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是一本由李天飞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一):各路神仙展神通,看我封神鹊起....

  

小时候看《西游记》里面的妖怪和各路神仙,看完总会问妈妈一个问题“天上真的有神仙存在吗?”

这个时候妈妈总会吓唬我说“小孩子不乖,只会被妖怪抓走,就算天上有神仙都不会救你哦”

那神仙到底是一种什么神奇的生物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这本书。

《号令群神》全书一共五章的内容,几乎每一类神作者都解释的清清楚楚,流传了四百年的国民神话,逐渐清晰,书中有些文字,就好像看到了千年前的那场大战,或许当时没有什么神,没有那么传奇,但是那一站的壮烈也都仿佛历历在目,或许每个女孩子都想找到属于自己心中幻想的神吧~

本书作者李天飞,他整理总结了古代时候很多的书籍才写成了本书,给我们一个清晰的封神榜架构,让我们更加熟悉这个从儿时便熟知的故事,更是从中为我们总结了很多的感悟甚至说是哲理。

书中有一章专门为我们讲解了最熟知的神:哪吒、雷震子、杨戬。封神榜那页大纸的背面,也有很多神的画像,也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庙宇,比如北京白云观。

还有一些来自历史上的名画中,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的,真想穿越回那片满是硝烟的战场上,一睹英雄们的风采。

李天飞本就是古典文学、俗文学研究者,这部《号令群神》就是他对中国神仙俗文化的研究成果。

这本书凝聚着传统文化之美的史诗级巨著,书里大量的配图也大多出自馆藏真迹,图文并茂地书写着中国五千年的璀璨文化。

人来封神,人类希望你是神,你才是,否则你就不是,所以从古代就有的土地神、送子观音等,到现代人类造就的“考神”、“学神”,封神其实体现的是民间希望社会秩序是怎样的,人类介入了世界秩序的维护,其实并不是人类介入,而是一开始人类就站在最顶端,维护着神界和人间的秩序。

古代对于封神是有着一套严格的流程的,民间崇拜的神仙要想立庙祭拜,也必须经过官方批准,要层层上报给朝廷,得到准许后才能够建立庙宇,进行祭拜。不过,显然到了现代才应运而生的某些神仙似乎并不需要得到官方认可。

而我们中国最伟大的神,也或许并没有登上封神榜,它们隐退到了幕后,比如上古人类始祖神农、女娲、伏羲等,他们并不参与封神。

若说神是人类的统领者,还不如说,是人类创造了神,给予了每一个神能够成为神的机会,没有人们的香火供奉,与信仰崇敬,哪里还有神呢?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二):读好书

  小时候,我们一直是听着哪吒的故事长大。后来,又知道姜太公的故事。然而《号令群神》中的故事比我们听到的更详尽,更完整。而作者也给出了不一样的解读。 《号令群神》这本书是作者对《封神演义》的总结。他认为《封神演义》中的草根文化是最底层的文化。即使他比不上四大名著,但却最贴近现实和生活的。 本书的作者李飞天是一名学者,也是一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学硕士。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员。曾为《西游记》校对。著有《为孩子解读西游记》等四大名著系列书籍。 《号令群神》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大搜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背后的故事 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只觉得那是故事。如今,才知道那是历史的源远流长。《封神演义》来源于民间。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处于底层的人们想要公平,想要他们心中的公平。 《北游记》中有这样的故事:雷公看见两个女子随便扔粮食,想惩罚两个女子。但是,那两个女子扔的压根不是粮食而是冬瓜子。其实,雷公的错导致两个姑娘成了神。 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是现实的写照。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人们对神的崇拜在当时其实是一种的期待。他们希望为官者能善恶分明,清正廉洁。神话也许是迷信,也许是故事,但这一切都源于人们心理美好的寄托。 熟悉的人物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听着哪吒的故事,看着关于哪吒的动画片长大的。本书的作者认为哪吒是《封神演义》中写得最好的人物。小时候看哪吒,只觉得厉害和传奇,如今回头来看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关于哪吒的故事,很多人都喜欢。他出生时是个肉球,后来活蹦乱跳。他曾大闹东海,他的师父给了他众多法宝。最后他做了姜子牙的先行官。其实,很多故事中都有哪吒的影子,哪吒成了故事中的传奇。 说到哪吒的故事,就要提起他的父亲李靖,李靖就是有一个有故事的人啊。他本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很受人们爱戴。人们就开始给他编故事,关于他的故事越来越多。所以后来就有很多人都有了疑问,两个李靖是否是同一个人呢?其实这都是人们对李靖的神化,源于人们对他的爱戴。 关于哪吒的出生,在《佛国记》中恒河上游有一个国王孩子的出生相似。 其实,哪吒这个人物是很多人物的总和,是将很多故事放在他身上,让他成了英雄和传奇。 姜子牙的故事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其实,他的故事远不止那么简单。 姜太公出身时,他们家已经败落了,他卖过肉,卖国酒,在垂钓时,正好遇到了周文王,两人相谈甚欢。 从此,姜太公走向了历史。 哪吒的故事是很多人的故事,姜子牙的故事也是很多人的故事。七十二岁的姜子牙遇见了六十八岁的马夫人。纣王让姜子牙当监工,姜子牙不做,纣王想将他处死。可是,姜子牙跑了,回到家里马夫人听说此事便和他离婚。 离婚后的马夫人嫁给了一个叫张老三的农户。后来,姜子牙当了丞相,人们便开始嘲笑马夫人。其实,姜子牙的故事,在现在看来是一个逆袭的故事。而他和马夫人的故事也是现实的缩影。 每一个神话,都不仅是故事,它代表着人们心中的寄托。有对美好善念的追求,有对坏人的惩罚。而《号令群神》让我对《封神演义》和神话故事都有了新的认知。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三):想完全看懂《封神》,就靠它了

  

要说目前中国最火的IP之一,《封神演义》必定占有一席之地。去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还一跃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榜亚军,仅次于《战狼2》。而今年国庆档上映的《姜子牙》虽然因为剧情比较严(枯)肃(燥),导致口碑差强人意,但好歹也收获了16亿票房。再往后看看,乌尔善导演的《封神三部曲》还等着上映呢。而在电视剧方面,《封神演义》也从未停下被翻拍的脚步,虽然近几年拍的都不怎么样就是了。综上,说《封神演义》是中国最火的IP之一,还是很有说服力的,甚至去掉“之一”也没什么问题。

对我来说,虽然小时候粗略翻过《封神演义》的原著,但除了对几个人物诸如妲己、姜子牙等人有印象外,其他的根本没记住,毕竟谁能记下来书里那些数量众多、名字又极其拗口的神仙妖怪啊。而且,《封神演义》的主线情节也略有些无聊,对比起来,还是《西游记》更得我心。现在因为“封神”IP的火热,前去翻原著的观众大有人在,但往往和我一样,没翻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这本李天飞写的《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就能派上用场了。李天飞是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的硕士,虽为80后但已有学者之名,曾出版过《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等畅销作品。本书相当于是李天飞读《封神演义》时所做的读书笔记,为庞杂的“封神”体系做了一番尽可能详尽的梳理,也挖出了不少那些不为读者熟知的幕后故事。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哪吒的父亲是李靖,那么这个李靖和唐代的名将李靖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两个李靖本是同一个人。由于李靖在唐代算是开国元勋之一,很受百姓爱戴,所以百姓就往他身上编了很多故事,编到后来,《封神演义》里的他就变成了哪吒的父亲。而哪吒本身的形象也并不像很多影视作品里那样可爱,反而是比较凶神恶煞的,更贴近《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混世魔王模样。至于哪吒的哥哥木吒和金吒,则是因为哪吒太受百姓欢迎,被百姓硬生生编出来的名字……看来在古代,书粉们就已如此疯狂了……

除了哪吒之外,《封神演义》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当属身材高大、武力值超强的二郎神杨戬。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二郎神本来并不叫杨戬,甚至不信杨!他也许叫李冰,也许叫赵昱。而现在为我们熟知的杨二郎,源头或许出现在冯梦龙的《三言》里,本是个宋朝的宦官……看来,任何事物若是追本溯源,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美好,更可能让你失望。

总的来说,我个人还是非常推崇这本书的,它既可以为被《封神演义》里那些复杂的人物和人物关系搞迷糊的人做一个简单梳理,为我们答疑解惑;也可以当作是对《封神演义》精彩部分的一个提炼,如果不想翻看原著,那么直接看这本书也能得到良好的阅读趣味。在《封神》IP大火的现在,如果我们在看完跟“封神”有关的影视剧后能和朋友侃侃而谈,为朋友科普《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关系,解释影视作品与原著究竟有何不同,相信必然可以获得朋友崇拜的目光~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四):如果真的有神,那一定是人民的神!

  

小时候看《封神演义》,只觉得是个真人版动画,喜欢光怪陆离的故事情节,喜欢英雄主义的传奇故事,长大了才逐渐知道,原来一切原来是这个样子,即使你是神,也是人民的神,百姓的神,人们心中有你,才可以称之为神。

就像小的时候以为西游记是动画片,后来突然醒悟,还和朋友玩笑着说“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

《号令群神》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就是详细的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封神故事,后来才知道,算是一本封神榜的解析书目。至于真正封神演义的作者,已经不能够详细说出来,不过他的书整体架构是有的,就是里边的肉不够完整,你看到的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与结构,但其中的细节总是有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而《号令群神》的作者,正是填上肉的部分,他整理总结了古代时候很多的书籍才写成了本书,给我们一个清晰的封神榜架构,让我们更加熟悉这个从儿时便熟知的故事,更是从中为我们总结了很多的感悟甚至说是哲理。

神的种类有很多,如果从现代视角来看,比如神话故事中的风、雨、雷、电都是封神榜中某个人物,他们也被称为自然神,这类神的起源来源于道教,人们信奉的起源要从很久谈起,比如雷神应该算是起源于宋朝,而五岳之首人们更是从秦朝就开始虔诚的信仰着······

还有一些神可以决定百姓的吉凶祸福,如果看过封神榜的人,还有近期的上映电影《姜子牙》应该知道,大战之后纣王就被封为了姻缘神。还有纣王身边的奸臣费仲等人也被封了神,人们可能费解,为何坏人也被封神,仔细想想,根据现代的理论思考,如果这些坏人没有个差事,是不是还会出来作恶呢?

还有一些就是宗教护法神、民间的俗神也都在封神榜之内。拿到书最惊艳我的就是书中的封神榜,一张可以打开的长长的几页纸,所有的神,皆在其中。

全书一共五章的内容,几乎每一类神作者都解释的清清楚楚,流传了四百年的国民神话,逐渐清晰,书中有些文字,就好像看到了千年前的那场大战,或许当时没有什么神,没有那么传奇,但是那一站的壮烈也都仿佛历历在目,或许每个女孩子都想找到苏妲己究竟是什么神吧~

书中有一章专门为我们讲解了最熟知的神:哪吒、雷震子、杨戬。封神榜那页大纸的背面,也有很多神的画像,也都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庙宇,比如北京白云观。还有一些来自历史上的名画中,有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的,真想穿越回那片满是硝烟的战场上,一睹英雄们的风采。

本书的作者李飞天,是我国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古典文献学硕士,曾经为很多名著做过解读,像《西游记》、《红楼梦》。还有一些是给孩子读的,总觉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真的让人震惊甚至崇拜,那么久的历史中,总有一些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人物,我们不能亲眼看到,如今却可以看到真切的文字,真的感谢本书的作者,弥补了我对于封神演义的憧憬。

若说神是人类的统领者,还不如说,是人类创造了神,给予了每一个神能够成为神的机会,没有人们的香火供奉,与信仰崇敬,哪里还有神呢?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五):神话背后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一直是听着哪吒的故事长大。后来,又知道姜太公的故事。然而这本书中的故事比我们听到的更详尽,更完整。而作者也给出了不一样的解读。

  《号令群神》这本书是作者对《封神演义》的总结。他认为《封神演义》中的草根文化是最底层的文化。即使他比不上四大名著,但却最贴近现实和生活的。 本书的作者李飞天是一名学者,也是一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学硕士。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员。曾为《西游记》校对。著有《为孩子解读西游记》等四大名著系列书籍。 《号令群神》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大搜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封神背后的故事 小时候听封神榜的故事,只觉得那是故事。如今,才知道那是历史的源远流长,更是民间的恩怨。人们所崇拜的神仙托塔天王、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其实是宗教。神仙的册封有宗教,有朝廷也有民间。而《封神演义》来源于民间。民间封神的背后是对宗教和朝廷的对抗。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处于底层的人们想要公平,想要他们心中的公平。 《北游记》中有这样的故事:雷公看见两个女子随便扔粮食,想惩罚两个女子。但是,那两个女子扔的压根不是粮食而是冬瓜子。其实,这就是雷公错判了一场冤案,这场冤案的补偿出乎意料。他们没有把雷公开除,没有让他付出代价。反而是把两个姑娘给封神,她们成为神仙。 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是现实的写照。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人们对神的崇拜在当时其实是百姓对朝廷的期待。他们希望为官者能善恶分明,清正廉洁。神话也许是迷信,也许是故事,但这一切都源于人们心理美好的寄托。 熟悉的人物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听着哪吒的故事,看着关于哪吒的动画片长大的。本书的作者认为哪吒是《封神演义》中写得最好的人物。小时候看哪吒,只觉得厉害和传奇,如今回头来看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关于哪吒的故事,很多人都喜欢。他出生时是个肉球,后来活蹦乱跳。他曾大闹东海,他的师父给了他众多法宝。最后他做了姜子牙的先行官,是武王伐纣的大功臣。其实,很多故事中都有哪吒的影子,哪吒成了故事中的传奇。 说到哪吒的故事,就哟啊提起他的父亲李靖,李靖就是有一个有故事的人啊。他本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很受人们爱戴。人们就开始给他编故事,关于他的故事越来越多。所以后来就有很多人都有了疑问,两个李靖是否是同一个人呢?其实这都是人们对李靖的神化,源于人们对他的爱戴。 关于哪吒的出生,在《佛国记》中恒河上游有一个国王,他的一个小妾生了一个大肉球。他们把他扔到河里,结果被另一个国王捡去了。结果,这里面有一千个小孩,长大之后还特别能打仗。好巧不巧,两个国家打了起来。他们的母亲站在城楼告诉他们我是你们的母亲,别打了。 孩子们并不相信,母亲就喂小孩。孩子们相信了,从此以后两国交好。 其实,哪吒这个人物是很多人物的总和,是将很多故事放在他身上,让他成了英雄和传奇。 姜子牙的故事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其实,他的故事远不止那么简单。 姜太公出身时,他们家已经败落了,他卖过肉,卖国酒,在垂钓时,正好遇到了周文王,两人相谈甚欢。 从此,姜太公走向了历史。 哪吒的故事是很多人的故事,姜子牙的故事也是很多人的故事。七十二岁的姜子牙遇见了六十八岁的马夫人。纣王让姜子牙当监工,姜子牙不做,纣王想将他处死。可是,姜子牙跑了,回到家里马夫人听说此事便和他离婚。 离婚后的马夫人嫁给了一个叫张老三的农户。后来,姜子牙当了丞相,人们便开始嘲笑马夫人。其实,姜子牙的故事,在现在看来是一个逆袭的故事。而他和马夫人的故事也是现实的缩影。 每一个神话,都不仅是故事,它代表着人们心中的寄托。有对美好善念的追求,有对坏人的惩罚。而《号令群神》让我对《封神演义》和神话故事都有了新的认知。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六):带你认识神仙世界

  

《号令群神》的作者李天飞: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硕士,曾任中华书局编辑。如果你去了解一下李天飞的成就的话,你会发现他的研究内容集中在了中国的民俗与中国传统文学方面,且对中国的四大名著很有研究。他担任《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组成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员。并著有《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样读》《为孩子解读〈三国演义〉》《为孩子解读〈水浒传〉》《为孩子解读〈红楼梦〉》等作品。 李天飞称,《号令群神》是自己读《封神演义》后,对这部书做的一点总结。说的风轻云淡,但是从书后附有长长的参考文献看(这些参考文献包括有古代白话小说类,经部,子部,集部,术数类,宗教类,著作类,论文类,工具书,现代小说,有戏曲,还有曲艺与电影等共三百三十多篇)。作者是有备而来,是又一次潜心研究后的创作。 我们都知道《封神演义》一书,它的内容主要就是各路各派神仙间的法术对战。书中的很多故事在民间流传极广。比如哪吒闹海、比干挖心、姬昌食子、黄飞虎反五关、姜太公钓鱼等等,都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可以说《封神演义》一书的知名度还是可以的。 李天飞从若干的方面展开了对《封神演义》的研究,给读者展示了一个他眼中的《封神演义》。跟随李天飞,重新解读你自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的《封神演义》。 关于《封神演义》的文学性 作者李天飞与其他文学评论家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认为,封神演义中,处处充满了人命由天定的封建思想。故事情节存在重复,叙述又如流水帐。人物形象也很是单薄。甚至很多地方的情节设置和描写有抄袭别人文学作品的地方。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这部作品似乎都不能和四大名著相提并论。 历史上,谁有权力封神? 宗教的力量。 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神仙,比如太上老君、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都成了宗教中的神灵。而掌握和这些神灵有关的塑像、画像、经书的,当然是佛道二教。而“封神的执行者,是佛道二教中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徒们。” 2)朝廷的册封。 朝廷册封,从秦汉就已经开始了,天地、日月、山川等自然神,古代的先贤名人,以国家名义册封祭祀,叫“国家祀典”。由此编著《正祠录》就相当于一部封神榜。以宋代为例,封神的过程基本为:地方上有符合标准的神,本州官员写材料,一级一级上报直到中央。中央有关部门研究批准后,赐匾赐封号,这一个神就有了合法的身份,可以“持证上岗”,拥有自己的庙宇,接受老百姓的膜拜。想想自己叩拜的神尽然是这样诞生的,是不是很滑稽呢?善男信女们仍旧会痴心不改么? 3)民间封神 民间封神处处可以:西游记中西天取经修成正果的孙悟空,被封为了斗战胜佛。而在《封神演义》中,作者一下子封了365位“正神”。 作者如何解释这三种封神的势力呢? 李天飞认为,这反映的是一个社会问题。百姓对封神有了自己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再笃信朝廷的秩序,不再迷信宗教的说法。百姓渴望与朝廷、宗教权力分庭抗礼。他们要拥有对自然对社会的解释权,要争权力争资格。他们用一部文学作品来向朝廷宣示、宣战。 从山神到天神 从山神到天神,这是从高山到天空的信仰发展。古时,人们认为最高的天神,就住在受崇拜的大山的顶端。随着人们对自然的了解。高山不再是神秘和陌生的。登高望远,难于到达的天空令人向往。神就从高山跑到了天上。人类不能探索到的地方成了神寄居的地方。李天飞说“随着人类的进一步探索,神可以待的地方也渐渐窘迫,直到20世纪,被彻底的赶出了宇宙”。原来神居然是由人来安排的。你觉得如何? 一一《号令群神》中,还有很多这样独特的视角,也有很多好玩而有趣的内容。比如,如今各行各业的祖师爷都是谁呢?那些人尽皆知的名字,比如哪吒、殷郊、雷震子是否是存在呢?小说背后的真实历史又是怎样的呢?而李天飞创作《号令群神》的最大意义在于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庞大完整的神仙体系。读者需要慢慢细细品读,跟随作者才能搞得清各路诸神的前世今生,各路神仙的来龙去脉,各路神仙错综复杂的关系。才能搞得清这个神仙世界。 看完该书后,相信你再读《封神演义》时,你的眼中就不会是只是妖与神打打杀杀这么简单的故事了。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七):神话背后的故事

  小时候,我们一直是听着哪吒的故事长大。后来,又知道姜太公的故事。然而《号令群神》中的故事比我们听到的更详尽,更完整。而作者也给出了不一样的解读。

  《号令群神》这本书是作者对《封神演义》的总结。他认为《封神演义》中的草根文化是最底层的文化。即使他比不上四大名著,但却最贴近现实和生活的。 本书的作者李飞天是一名学者,也是一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学硕士。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西游记文化研究会会员。曾为《西游记》校对。著有《为孩子解读西游记》等四大名著系列书籍。 《号令群神》这本书中我们能看大搜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却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封神背后的故事 小时候听封神榜的故事,只觉得那是故事。如今,才知道那是历史的源远流长,更是民间的恩怨。人们所崇拜的神仙托塔天王、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其实是宗教。神仙的册封有宗教,有朝廷也有民间。而《封神演义》来源于民间。民间封神的背后是对宗教和朝廷的对抗。这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处于底层的人们想要公平,想要他们心中的公平。 《北游记》中有这样的故事:雷公看见两个女子随便扔粮食,想惩罚两个女子,便用雷把他们劈死了。但是,那两个女子扔的压根不是粮食而是冬瓜子。其实,这就是雷公错判了一场冤案,这场冤案的补偿出乎意料。他们没有把雷公开除,没有让他付出代价。反而是把冤死的姑娘给封神,他她们成为神仙。 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不补偿这两个冤死的姑娘,他们的冤魂就会出来闹事。而给两个冤死的姑娘封神是最省事,也是最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是现实的写照。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人们对神的崇拜在当时其实是百姓对朝廷的期待。他们希望为官者能善恶分明,清正廉洁。神话也许是迷信,也许是故事,但这一切都源于人们心理美好的寄托。 熟悉的人物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听着哪吒的故事,看着关于哪吒的动画片长大的。本书的作者认为哪吒是《封神演义》中写得最好的人物。小时候看哪吒,只觉得厉害和传奇,如今回头来看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关于哪吒的故事,很多人都信。他出生时是个肉球,一刀砍下去就是活蹦乱跳的人了。他曾大闹东海,杀龙王三太子,被逼自杀。他的师父将她救活,又给了他众多法宝。最后他做了姜子牙的先行官,是武王伐纣的大功臣。其实,很多故事中都有哪吒的影子,哪吒成了故事中的传奇。 说到哪吒的故事,就哟啊提起他的父亲李靖,李靖就是有一个有故事的人啊。他本是唐朝的开国元勋,很受人们爱戴。人们就开始给他编故事,关于他的故事越来越多。所以后来就有很多人都有了疑问,两个李靖是否是同一个人呢?其实这都是人们对李靖的神化,源于人们对他的爱戴。 关于哪吒的出生,在《佛国记》中恒河上游有一个国王,他的一个小妾生了一个大肉球。他们把他扔到河里,结果被另一个国王捡去了。结果,这里面有一千个小孩,长大之后还特别能打仗。好巧不巧,两个国家打了起来。他们的母亲站在城楼告诉他们我是你们的母亲,别打了。 孩子们并不相信,母亲就手捋双乳,然后用流出来的乳汁喂小孩。孩子们相信了,从此以后两国交好。 其实,哪吒这个人物是很多人物的总和,是将很多故事放在他身上,让他成了英雄和传奇。 姜子牙的故事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其实,他的故事远不止那么简单。 姜太公出身时,他们家已经败落了,他卖过肉,卖国酒,在垂钓时,正好遇到了周文王,两人相谈甚欢。 从此,姜太公走向了历史。 哪吒的故事是很多人的故事,姜子牙的故事也是很多人的故事。七十二岁的姜子牙遇见了六十八岁的马夫人。纣王让姜子牙当监工,姜子牙不做,纣王想将他处死。可是,姜子牙跑了,回到家里马夫人听说此事便和他离婚。 离婚后的马夫人嫁给了一个叫张老三的农户。后来,姜子牙当了丞相,人们便开始嘲笑马夫人。其实,姜子牙的故事,在现在看来是一个逆袭的故事。而他和马夫人的故事也是现实的缩影。 每一个神话,都不仅是故事,它代表着人们心中的寄托。有对美好善念的追求,有对坏人的惩罚。而《号令群神》让我对《封神演义》和神话故事都有了新的认知。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八):究竟是谁封了神

  《封神演义》这个知名度极高的神话小说,包含了众多的神话人物,比方姜子牙、二郎神杨戬、哪吒、雷震子等。这些神话人物不仅丰富了中国的神话体系,也为现代许多的影视剧提供了素材,可谓是广为流传的通俗神话故事。

  然而,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姜子牙论功行赏,在封神时做了一件备受争议的事,他把敌我双方阵亡的人都封了神,甚至包括申公豹和商纣王。这一点令很多人难以理解,有些人作恶多端,封神难以令人满意。对于这件事,其实在电视剧中给出了解释,姜子牙最终没能位列仙班,但是他手持打神鞭,守卫天门,本身就是对心术不正的邪神的一种威慑和警告。 以上只是电视剧中对于《封神演义》中封神的一种解释。在著名学者李天飞的作品《号令群神:李飞天“封神”笔记》中,却对《封神演义》中封神有着另一种说法。商周阵亡的群英虽然通过封神榜位列仙班,却与封神之前出现的维护世界秩序的众神和创世之神等并不相同,因此申公豹等心术不正却位列仙班的“神道”只有通过修行巩固根行才能“正果朝元”,因此也不敢胡作非为了,影响自己的道果。

各路神明画像

  这本书对于封神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在我国古代有一套完整的封神手续,各地方官员需要进行填报申请认证的神明信息,上级单位再派人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认证,各地的上报的神明才能成为被政府承认的“公务神”。凡是未被政府登记认证的神庙都被认为是非法的,但是也有例外,《封神演义》中的黄飞虎由于名气太大,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默许他成为泰山庙的正神;现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还有申公豹的神庙,在当时这个中国的边境之地,非法的神也被默许存在了,这也是官方向民间的因循成例妥协的结果。因此,封神这件事,全是人们自己凭自己的想法去做的。

封神榜365位神明

  《封神演义》中各路神魔各显神通,甚是有趣,但是终归还是小说,许多人物的设定和剧情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与实际不符。你能想象到吗,哪吒的故事其实来自于纣王长子殷郊,而殷郊才是武王伐纣的先锋官;二郎神不一定是杨戬杨二郎,也有可能是李二郎、赵二郎。李天飞引用了许多的典籍和记录进行了解读,对每个细节进行客观的分析。读了这本书,能了解到更多的神话人物的传说和背景,是封神演义的丰富和补充。 尽管神话异志类故事在现代的思想价值并没有那么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作品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和信仰。李天飞以《封神演义》为框架,进行补充说明。由于《封神演义》写于明代,文人写的书,比较注重政治方面,而民间流传时则不拘小节,有了许多的自我发挥,不管是地方戏曲还是野史文献,将《封神演义》的故事情节复杂化甚至于自相矛盾,然而正是因为有些众多的人文基础,这些故事才能流传下来。这本《号令群神:李飞天“封神”笔记》不论“出身”,将所有有关封神的故事客观详细的进行讲解,喜欢中国古代神学历史的朋友不能错过这样的好书。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九):还原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封神榜——《号令群神》

  这本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封神榜》相关书籍。比起大部分研究专著来说,这本书更有趣。但是,有趣不代表不严谨。这本书里出现的言论都是有据可考,是严谨与有趣并存的杰出代表。 这本书不但内容优质,首页的神仙图以及背面按谱系罗列的三百六十五位神,给我很大的惊喜。图片的颜色很鲜亮,谱系整理也很细致。如果你是《封神榜》的爱好者,那么我建议你一定要看看这本书,肯定会获益匪浅。

封面神仙画像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李天飞,是北大古典文献学硕士,对于古代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是专业人士,曾为《西游记》校注,所以他的书才有那么丰富的古籍来源。他曾担任中华书局的编辑,也是《中国诗词大会》的命题专家组成员。他的《万万没想到,<西游记>可以这么读》是我之前就看过的一本书。 关于内容 这本书有非常多有趣的内容和观点,让我为你一一道来。 首先,到底是谁在封神呢?这个问题不是问书中是谁在封神,而是问这些神仙真正的来源。毫无疑问,这是民众们自发编出来的,寄托了他们的美好愿望。这样的造神运动从古至今,一直蓬勃发展着。最有趣的要数本书提到的河北易县和浙江余姚丈亭。易县这个地方有座山,山上有各种各样的庙,供奉着各种各样的神仙。这些庙与时俱进,不仅有家喻户晓、流传几百上千年的神仙,还根据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供奉了学神菩萨保佑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生意菩萨保佑生意兴隆,甚至还有保佑开车的人出入平安的车神。浙江余姚丈亭有一座庙,不但供奉着考场菩萨、英语菩萨、生物菩萨、理科综合菩萨、体育菩萨,还有股神菩萨。 民众有需要,就会供奉相应的神仙。这也反应了我国民众对信仰的态度。书中有个非常贴切的比喻:西方的宗教信众像是合同工,人和神签订一个契约,神是雇主,人为神服务;中国民间信仰的信众像是临时工,可以在很多雇主之间来去,没有合同,也没有编制,还可以同时给不同的雇主服务。如果这个雇主不能提供福利,人们就走了。 其次,作为一本流传深广的小说,《封神榜》的文学价值,也是值得一提的。虽然它的文笔很普通,但是它开创了一种:“封神”模式,它的总体设定和故事架构对古典小说影响深远。比如《镜花缘》里刻着100位花神天榜的玉碑,就是一种“封神”;《儒林外史》最后一回收集了91个文人,封了一个“幽榜”;《红楼梦》的正册、副册等等,也是一种“封神”。另一方面,《封神榜》对于斗法的设计,对现在的网络小说影响非常大,很多仙侠类的网络小说,都能看到《封神榜》的影子。 最后,这本书还探讨了故事背后的真实历史。姜子牙和马夫人离婚的故事,在《战国策》里有真实原形。姜子牙在齐国入赘马家,而那个时候的齐国并不重男轻女,女性不但可以参与国家大事,也可以参加军事、祭司,有很高的生产力。一个上等农夫可以养活五个人,一个上等女子制作的衣服或布料可以供五个人使用,这些衣服或布料都可以卖出不错的价钱。齐桓公曾下令,让老百姓家的长女不得出嫁,留下继承遗产、执掌家中祭祀,也就是“顶门户”。这样的地位,女子当然可以像男子一样,招男子倒插门,而且是任女子挑选男子,还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所以,姜子牙被夫人赶出来是很正常的。 看完这本书,我对《封神榜》的认识扩展了,也对《封神榜》更有兴趣了。这本奇书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十):号令群神,封神榜中每个人所对应的神都是真实的吗?带你另类解读

  今日搜索电视素材,无意中又看到了温碧霞版本的《封神榜》,小的时候,温碧霞版的封神榜流行内陆,那时候谁是什么神完全看不懂。只看得哪吒的母亲为重塑哪吒的身体,在云中子处被他奴役。

  而后更是为了哪吒的莲藕人可以顺利塑造肉身,更是遭遇了很多不被人理解的痛楚和指责。而莲花,也是为了哪吒重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变成一只蝴蝶陪伴左右。

  每次看到这都会泪流满面,为他们之间的情谊所感动,更为他们遭受的委屈所不值。 而现在才知道,那些哪吒的故事,和众神将的经历完全都是拼凑的,就连哪吒,金吒和木吒是李靖的儿子,都是因为封神的关系被人拼凑而成。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中有关他们的来历,他们的形成都有详细的注解,甚至于封神榜中所存在的bug都有详细的注明和剖析。 《号令群神》李飞天“封神”笔记,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李飞天,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硕士。他曾著作了多本为孩子解读的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四大名著。

  细细读《号令群神》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对《封神榜》中各路神仙了解甚少。小时候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心里总会有个疑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神?各种各样的神也就罢了,封神榜中怎么还会封恶人为神呢?

  尔飞廉、恶来生前蛊惑君主,还贪财好 色,为什么也被奉为神呢? 今天就着《号令群雄》这本书,细细讲来。 前面所说,我们小时候所看,哪吒在母亲肚子里待了整整三年六个月才被生出,生出的时候是一个肉球。因被算定是灾星,被李靖三番五次丢弃。 而哪吒真的是李靖的儿子吗? 不是,哪吒的原形,其实是四大天王中毗沙门天王的三儿子。被称为三太子。这个三太子平日里喜欢捧着宝塔,跟在天王左右值班。这就是托塔天王和哪吒最早的来历。

  而金吒和木吒也不是李靖的儿子,木吒是唐代高僧僧伽大师的弟子。叫木叉,但被后来人写来写去就被写成木吒,还和哪吒做了兄弟。 其金吒,也是从别的传说中挪用而来。 还有他们所用法器的由来,和每个人的来历都有详细注明。 至于李靖,他本是唐代的开国元勋,所以很受民间人的崇拜。民间为了宣传他的事迹,也就开始大肆地编辑他的故事,甚至把莫须有的事情也往他身上安,而哪吒是他的儿子,也是民间乱编,但是慢慢被大众认可就形成了这样的认知。 《号令群神》中,对封神榜中每个封为神的人都有详细的注解和说明,并且作者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把每个人的来历都详细的陈述出来,比如我刚刚所写的哪吒和李靖。

  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上所描述了的,在民间兴起神的庙宇。而这些神想要修建庙宇,享受供奉,必须就要名正言顺。什么是名正言顺呢?那就是必须得到朝廷看到封号。 得到封号的神是“公务神“是合理合法的,而如果没有得到朝廷的封号,那就不是正神。不可以供奉,更不可以为他修建庙宇。 所以这就很有意思了。人们敬畏神,而神却都是经过人封才是被认可的正神。那到底是神怕人,还是人敬畏神呢? 其实,这和朝廷的律法制度,还有常年战乱有关。 常年的战乱和被朝廷的压迫,那时候民间的百姓已经有了和朝廷分庭抗礼的认知了。他们潜意识里害怕皇权,但同时也在心里暗暗地推翻皇权。只是不敢轻举妄动啊。枪打出头鸟的常识谁都知道。 这就让很多文人有了编撰神仙事迹的想法。他们写的这些神仙事迹,其实也在间接的鼓励人们,不要畏惧皇权,因为皇权是掌握在人的手中。 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也是深受这些文学作品的影响。 那封神演义在文学中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他里面所有推翻纣王的举动都是阴谋论吗?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坏人也会被封为神?他们在整个书中起什么作用呢? 如果你想了解,可以亲自去看一看这本书,他会给你不一样的新鲜体验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号令群神:李天飞“封神”笔记》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