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0-07 19: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读后感100字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是一本由李天命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80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00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精选点评:

  ●本来没有多少内容却非要弄个380页的书出来!!不过内容还是不错的!呵呵O(∩_∩)O~

  ●……

  ●以前对分析哲学更感兴趣,还好现在走了欧陆

  ●带一点不以为然

  ●没有学识只是无知,拙于思考却是愚蠢。李天命很棒

  ●: B80/5415

  ●要是能再系统再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简洁,有力,独立思考,很喜欢这样的人,很喜欢这样的老师。赞叹他对爱情,哲学,思维等等的见解

  ●言简意赅

  ●批判思维的起步阅读,帮助了解批判性很有料子很好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读后感(一):潇洒帅气,横行四方~

  阅读李天命,总是给人以一张荡气回肠的感觉,更加真实的认识这个世界,我们现代社会被报纸、电视、网络各种爆炸性的知识所围绕,把别人的思考当做自己的思考,把别人的判断当做自己的判断,拾人牙慧。教我们永远把自己的判断当做最正确的判断,做一个主动思考的人。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读后感(二):思考,的确是门艺术

  这本书,至今仍放在我的床头柜上,里面夹着四张书签,都是需要重新再读的重点章节。

  李天明,被称为“小李飞刀”。文章犀利,思考性、可辨性极佳。

  书的前半部分是对李天明介绍,也即他思想的来源,后半部分,则是李天明的具体思维及哲学,堪称艺术。

  再续~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读后感(三):书外的思考

  李是个奇人。我们在大陆受的教育过于正统,认为哲学家都是很严肃的,哲学也是一门很厚重、尊敬的学问。不过经过一些奇人的“建设性破环”,对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的基础--思考方式不妨做些重构,修正许多错误,是有好处的。

  但不知思考方式还有多少基础性问题,想起这个,让人有些害怕!

  呵呵!

  读读不同地区的书,如港、台,比大陆一本正经的书,确能换换脑筋,有提神醒脑之功效。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读后感(四):全勤是种悲哀

  “不逃课的大学生,绝不是好的大学生。”

  一日,我问教主,下午何课?教主曰:上则有课,不上则无。

  我曾经问过黄,大学教会了你什么?他回答了我两个字:思考。如果你问我同样的问题,现在我恐怕回答不了。

  纵观那些成功人士的大学生活,往往不是循规蹈矩的。譬如江南春,就常常翘课去挣钱,但任课老师常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其过关。而作者也是一样,常常到学期末才去上课。其实,大学老师应该有自知之明。如果你确信自己没多大本事,倒不如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毕竟听你的课,只会让学生变得平庸。所以说,好老师绝不应该靠出勤率来给学生打分。

  ———————————书摘分割线————————————

  打架像思考一样,最忌迂腐。我打架从不迂腐,会利用当时任何能利用的事情。(P22)

  9.2.24晚写于402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读后感(五):有病要医治,无事不开刀

  刘未鹏说:“我极力推荐这个精彩的人,两本精彩的书(李天命的思考艺术、从思考到思考之上),它对你的益处,绝对高于市面上的各种“脑力开发”书籍。”

  彼时正对刘未鹏崇拜之际,然后就入坑了,然后我相见恨晚的人里又多了个李天命。

  “有病要医治,无事不开刀。思考的要务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去制造多余的问题。”这句话教会了我,做事儿只需看清脚下的路,不用看远处模糊的风景,当远处的风景到了脚下,一切自然清楚。于是,未来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以后能干什么事情这类多余的被制造出来的问题在我的脑袋里不再占据主要位置,偶尔想起,也激不起涟漪。专注解决眼前的问题,背单词,做题,早上6点起床去驾校。于是,六个月后,英语顺利过级,顺利拿到学位证,驾照拿到手中,顺便跟女朋友和平分手,从前一段泥沼般的感情脱身。放过她,也放过自己。

  “一达到目标就立刻追逐下一个目标,而不憧得要暂停下来慢慢享受,其愚蠢就像辛苦做好了菜肴便立刻倒掉一样。”对这句话深有感悟的时候是在入职半年,总感觉有做不完的事儿,学不完的东西,一直在被输入,却甚少输出。PPT,Excel,思考方法,读书方法,认知科学,职场心得、技术原理。拼命的往脑袋里塞。学懂技术原理,马上赶去学excel,就如同做好了一盘好菜端上了桌却又反身冲入了厨房,下一盘菜炒好端出来,才发现,原来上一盘菜已经冷掉,凉掉,享受二字已经与这盘菜无关。用李的形容,就是愚蠢,做菜不为享受,学习东西不为使用,那做菜干嘛,学习又干嘛。于是,温习了技术原理,使自己成为单位项目做的最好的,ppt用来做读书笔记,和课程的同学一起交流分享。技术原理和ppt都是手段,想收获的是这些手段带给我成就感和交流学习的快乐。从本末倒置到回归本质。这句话不是唯一的原因,却确确实实帮我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

  读书的乐趣,对我而言,想要的就是这种豁然开朗。脑力开发,开发之后可不就是豁然开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