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少女又和大家见面啦!
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呢~
快来看今天的内容吧
学校是育人基地,培养了莘莘学子,老师也被称为辛勤的园丁,一个学生的品德好坏跟老师有着莫大的联系。
但是现在很多时候,面对学生犯错误,老师多不敢管,因为承担不起因自己“插手”而造成的结局。
这两天,就因为一位老师询问了班上一位偷东西的学生,事后学生自杀,家长也咬着老师和学校不放,我们来看看具体是怎么一回事。
近日,在河北邯郸市的一所中学里,发生了一起中学生跳楼事件。这位中学生名叫小东(化名),今年只有15岁。
据悉,小东死前因为在超市偷东西被老师发现后询问过,于是小东的家长找到学校,称要老师和学校赔150万元。
但是赔偿一事遭到了校领导的拒绝,因为老师和学校都没有这么多钱来赔偿。
在小东跳楼前,家长收到了老师询问小东的视频,在视频里,老师询问小东为何偷东西以及偷东西的细节。
就是因为这段视频,小东的家长就认定是老师把自己的孩子逼上了绝路。
后来警方也参与了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小东生前留下过一封遗书,上面说自己早就有了轻生的想法。而且此次事件和自己的老师没有关系。
但是小东的家长不买账,在他们眼里,小东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说小东曾经获得多个奖项,成绩在1500人里能排到800名左右。这样的孩子,是绝对不会选择跳楼的。
在警方后续的调查结果里:“小东系自杀身亡,跟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得到调查结果后,小东的家长并不满意,并一口咬定是老师的过错。要老师赔钱。
后来在协调下,校方愿意出5万的慰问金,到遭到了小东家长的拒绝,后来慰问金升到12万,20万,42万......小东家长还是拒绝。
他们坚持要学校赔付150万,且学校和老师要给此事一个说法。不然不会罢休。
此事一出,网上也是闹得沸沸扬扬,网友们也是各执一词。
有人认为老师应该负直接责任,是老师没有管好学生。
但是还有的认为家长的行为属于讹诈,150万狮子大开口,自己没有注意小孩的心理状态就急着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对于这个事件,你怎么看?
其实现在社会这样的案例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之前就有一篇《15岁中学生在被老师强行理发,十来天未上学跳楼自杀》的文章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事实经过是初三学生小毕被班主任拉去理头,但是却被理发师剪得过短,理完发后,班主任还和小毕家长沟通,要他们多与小孩沟通,但是当时小毕的爸爸对此事并未在意。
然而在事后的几天,小毕都因头发过短而不去上课,还声称头发不长长就不去上课。
甚至小毕还在QQ空间发动态说:“想让自己去上学,就要班主任拿命来。”
不知道是怎样的深仇大恨,才能让一个15岁的少年说出这样恶毒的话。
对于儿子的行为,小毕的妈妈也只能作罢,就给儿子请了假。
因为请假的时间过长,于是班主任期间做了一次家访,称如果小毕再不能按时上课,学校就会做出清退处理,而且还要小毕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
又过了几天小毕还是不愿上课,无奈小毕父母就去学校给他办理休长假的手续,但是谁曾想,在家长出门之前,小毕已经从顶楼跳下身亡。
事后小毕父母找到学校,称要他们赔偿,称小毕的自杀跟班主任有直接的联系。
随后也曝光了此前小毕被班主任理完发的照片,小编觉得小毕的头发并不是特别短,不是吹嘘的光头,而是比较正常的男生的短寸。
现在此事都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我们也希望警方的调查结果能早日让事实真相大白。
孩子跳楼无疑是个悲剧,但15岁的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能在家长的眼皮子底下跳楼,说明他的教育一定出了问题。
作为父母,除了义愤填膺的找学校赔偿,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下自己做家长的责任尽到了吗?
也有很多网友认为,出了事都是小孩子不懂事,等他们长大就好了。
但是殊不知,长大后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前几日就有一则武大博士跳楼身亡的新闻,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众所周知,博士是高学历的代表,在这个看似光鲜的名头背后,是我们常人看不到的压力。
而且这已经是武大第二起学生自杀事件了,遥感工程学院的一名博士后,在武大教学实验大楼一跃而下。
不禁让人感叹,生活不易,读博不易。
而关于这位博士跳楼的真相众说纷纭,可信度最高的是因科研压力过大而导致了情绪崩溃,因自身无法调节情绪,所以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解决。
都已经读到博士了,本是一片光明的未来,结果生命从此停摆,他的父母该有多伤心啊。
但是事后当事人的表弟告诉记者:“他没有遇到糟心的事,但他这一生仿佛都没有和自己和解。”
逝者已逝,让人痛惜,不过静下心来想想,学会与自己和解,何尝不是一件重要的事。
之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过一篇关于幸福感的研究,研究发现:“人并不是获得越多越幸福。”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幸福来源可能是食物,金钱等等,这些东西获得的越多,人的幸福感也就越强。
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后,幸福指数会越来越平缓,同等的事情已经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受,这时我们就需要更大的幸福刺激。
这种现象在心理上被称为“边际递减效应。”
细细想来,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难快乐。”
回顾此前,我们的人生好像一直都在和别人赛跑,小时候和别人比成绩,大了和别人比学历工作。
所以,当自己感到不开心的时候,问问自己,有没有和自己和解。
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他们对自我的定位不清晰,在各方面的要求下,被要求是无所不能的,而这种落差感,可能让会让他们产生自虐,甚至自杀的行为。
所以,去接纳自己,去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频频自杀,不分年龄和层次,小学生,初中生,甚至大学生都有,这样的新闻我们经常都会看到,但是我们唯一想不明白的是:这些孩子为什么要自杀呢?
根据统计调查:师生冲突,家庭冲突,学业压力,相约自杀为四个主要因素。
面对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排解,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从而走向极端道路。
然而中国的很多家长对这些情况往往置若罔闻,觉得小孩子哪有什么压力,每天就念念书就可以了。
家长的这种思想才是最致命的。
作为父母,要和孩子多沟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被认可,被尊重,被需要等等。
但是这些最基础的,对于很多中国家长来说,难于上青天。
他们也不是不爱孩子,只是不会表达自己的爱,他们的爱你的方式往往是给你做一道喜欢的菜或者给你买一身喜欢的衣服。
父母以为自己做到了极致,但是对于小孩的心理,其实根本就没有触及。
所以我们也呼吁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对于孩子聊聊天,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爱和被需要的,才是最重要的。
想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也不能光靠家庭,还要有学校方面的支持。
学校不应该只凭分数论英雄,应该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等。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遇到的心理问题,心理专家认为,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善待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着想。
爱永远不是拥有和控制,更应是感同身受,将心比心。
往期推荐?
痛心!“不要命,我只要钱!”外卖员为5000元选择自焚,——现代社会我们该拿钱换命?
孟晚舟被死亡威胁,姚安娜娱乐圈出道...两姐妹的镜面人生,我看到他们的家庭教育后闭嘴了...
丁真翻车?私密信息3元一份被村民售卖,这次我只觉得他活该...
动动小手 点亮【在看】
少女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