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菩萨蛮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1-01-16 03:43:3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菩萨蛮读后感100字

  《菩萨蛮》是一本由苏童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菩萨蛮》精选点评:

  ●还行吧。

  ●让我想到之前读余华的第七天,都是主人公用死了之后的视角写了,不太喜欢,又臭又长莫名其妙。

  ●这本看不太出苏童一贯的味道。死人视角像方方《风景》;死后世界像莫言《生死疲劳》又像余华《第七天》;而语言的啰嗦和唠叨都有点阎连科的狂欢化色彩,插科打诨的劲儿又和王朔类似。暴露人性,也反映社会现实,但喜欢不起来。

  ●苏童的书里边,这部比较费解,笔法也和其他的感觉不太一样。

  ●真"上帝"视角

  ●苏童能写文绉绉一遍读不明白的长句子,也能写这样掏心掏肺的大白话。情节没什么可说的,大白话也能写出美感来。

  ●以前看过几本苏童,如今倒是忘得一点不剩。

  ●此书写作手法和余华的《第七天》如出一辙。感觉没有《蛇为什么会飞》好看。你的叙述方式总是那么的平淡、朴实。和余华的“催人泪下”不同,他像是事件的亲历者,你却像旁观者。各有千秋,难分高低。

  ●死人不愿安息,注定是一个痛苦而孤独的幽灵。

  ●一堂毛概课看完,至此苏童所有作品阅读完毕!苏童写东西是腥绿色的,我爱死这种腥绿色了。

  《菩萨蛮》读后感(一):华家的人,都有一股子“蛮”劲儿!

  华家的人,都有一股子“蛮”劲儿! 我想,如果是我跟这些人待一起,肯定是一刻都待不下去的。 他们的苦难,有外力给予的,更多的,还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凤凰的死,是因为有私生子的屈辱。华金斗,是为鲁莽冲动。新兰,因为未婚先孕手术失误而死。新梅脾气暴躁嘴不饶人又矫情,大姑糊涂执拗惯坏独虎,一家人,嘴巴都是如此的泼辣厉害,令人尴尬。说委屈,都委屈,说怨恨,又能怪谁~

  《菩萨蛮》读后感(二):错了,也是一生。

  凤凰和金斗都是为了对方死的,这在玉皇大帝那自然只是爱情。大姑为了新兰,为了新梅,为了新竹,为了新菊,更为了独虎,一个人为了五个人。华家是命苦,可苦的不都是大姑,新兰的死,要怪大姑,新梅的丈夫瘫痪了,也要怪大姑的苦肉计,独虎不争气也是大姑的错,是她一手惯的。而最后,又都错在,独虎这个私生子上,他们在人世和人世以外提着心过日子,却都是为了一个在开始就错了的前提上,所有人都死得不值得,所有人都死得值得。

  《菩萨蛮》读后感(三):苦难

  第一次读苏童。读的是《菩萨蛮》,前天看完了。

  仍然是苦难。我喜欢读写满苦难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许三观卖血记》、《玉米》等等等等。我喜欢的小说,似乎都充满苦难,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人生本就是苦难的历程,苦难的文字,记录着苦难的人生。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把人生与苦难的历程划上等号。能够感受到苦难人们,或者活得洒脱,或者活得抑郁。那个冤魂和那头黑天驴的苦难人生都终结在绳子上,但是他们的苦难并没有结束,他们的人生在天上继续。他的妹妹和她的儿女们在地上,在人间,凄苦地活着。他们的生活没有什么欢笑,没有什么兴奋,有的只是眼泪。他们,包括天上的那两位,抑郁地活着,感受着人生的苦难,用他们不时溢出泪水的眼睛诉说着他们的世界,充满苦难。

  一颗感受着苦难的心,看世界都充满苦难。我们在苦难中前行,在前行中经受苦难。苦难是不是人生的意义?

  《菩萨蛮》读后感(四):菩萨蛮:你说我这样的人怎么变成仙女了呢

  看过几本苏童的书,偶然间看到了《菩萨蛮》这本,苏童作家的故事都是以市井小人物为背景而发展的故事,有令人感动的,令人唏嘘的,而《菩萨蛮》也采用了类似的背景,讲诉了华家的一生。

  故事主人公华金斗是一个比较没有主意,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男人,因为自己的妻子余凤凰在工厂自杀,自己把工厂炸了,受不了压力,在工厂自杀。化作鬼魂,默默注视自己家庭之后的发展。

  与其说华金斗是故事的主人公,其实大姑更像是中心人物,她为了华家不顾一切,放弃自己的人生,把华家孩子拉扯长大。看似奉献,其实就像是她说的自己是扫把星,害得二女子死去,大女婿残疾,但是又能如何,这样的家庭怎样都是拉不出来的,就像沼泽的深渊,踏进去也无法出来,最后因为华家儿子独虎而死在监狱门口。

  大姑的形象就是典型的家长形象,我对你好,你要感恩我,你不感恩我,我还是更要对你好,溺爱,不管教,这样的家庭在现实中肯定是最招人讨厌的,大姑这样的人也是最不容易相处的。

  最后兄妹天堂相遇,大姑说出那条驴是余凤凰,真是令人猜想不到,整个故事没有说华家生活有多不好,有多惨,但是在街坊邻里,话里话外来体现,整个故事感非常饱满。

  《菩萨蛮》读后感(五):手法新颖,故事俗套

  从魂灵是视角讲述这样一段苦难的故事显然更容易抒发情感,读者就像是华金斗的魂灵,观看香椿树街的故事。

  在灵界,死去的华金斗没有编号,天堂地狱都去不了,唯一的归宿也被收编到地狱,只能游荡在香椿树街。

  在人间,金斗的妹妹照顾哥哥的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生活很苦,但我没有怜惜他们的感觉,因为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们都做着愚蠢的行为,各自的命运皆有他们自己导致,纵使妹妹扛着不因归她扛的苦难,她的封建思想也是她命运的罪魁祸首。

  苏童的书里仿佛看不到希望,苏童以绝望的笔刻画出一个个命运惨淡的人物,《米》里面的五龙、琦云、织云,《妻妾成群》的颂莲、《红粉》里面的秋怡、小萼,以及其他短篇里的角色,苏童在写《米》的时候说他想写人性中的恶,于是我们就看到那么多即使命运不济也会用脏话或者破坏的行为反抗这一切的人物和那么多善良的人沦为人性"恶"的牺牲品的情节,这么说来《菩萨蛮》里的情节仿佛合情合理,结尾妹妹死后成了仙女的安排更是感慨人心。

  但我不喜欢《菩萨蛮》,肮脏的香椿树街,简陋的房屋,命运不公的居民,如果我小时候就看苏童,那么香椿树街肯定是我童年的噩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菩萨蛮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