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拉日巴传》是一本由桑杰坚赞著作,民族出版社出版的225图书,本书定价:15.00元,页数:200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米拉日巴传》精选点评:
●阅读此书就像看电影一般。家道中落,被迫复仇的少年,辗转求道,一步步救赎恶业,终得玛尔巴上师传授,历经修证,即身成佛,度化众生,也化解了伯母的怨恨。玛尔巴上师的"刁难",本要让米拉日巴大灰心九次(能吃苦,有耐心,真是很大的美德),而由于师母的疼爱,让米拉少受了一次大灰心,尽管如此,这一点疼爱亦是成就米拉的机缘,而这差落的一点,还得靠自己实修证成。米拉示疾,显露无比庄严,外缘的仇敌,已转化为心的同伴,所以对灾难不需要作法禳解。此与孔子丘之祷久矣相通。甘居低处才能登上峰顶,最迅捷的方法就是缓行。常以幻身为炼若。
●⠀
●多想这本书就一直一直读下去。
●放下自我,痛苦才可能减少。
●顶礼米拉日巴尊者
●藏文版一个学期才看了七页,翻译版一个小时全书就看完了。吾素不信鬼力乱神。勘误:P47,“后藏拉堆”后的后引号位置错误。此外某页上至少还有一个引号不对。
●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
●密勒日巴尊者的一生,对迫切的渴望解脱轮回和救度如母有情的因地凡夫来说,有着无以伦比的启发。密勒日巴依止马尔巴让我第一次具象的明白何谓"身口意"供养上师。
《米拉日巴传》读后感(一):写得很平实
米拉日巴大师的道歌我读了很久也没读完,刚好遇到这本小册子,一气呵成的读完总算是有了对大师的基本认识。
米拉日巴给我的最大激励,就是他是一个普通农村孩子,还犯了很大的杀业,但是因为对上师的信心刻苦修行,终于成就。说明心、佛、众生一也的道理不虚,只要肯精进,即生成就是绝对有可能的。
《米拉日巴传》读后感(二):传奇
对于有力为之者,巨大的邪恶,一旦转化,则是巨大的善行力,无可拒阻。反之,那些软弱无力的彷徨犹疑的似是而非的,庸常的坏与庸常的好,我无从评价。
一直以为学佛乃是大丈夫天经地义之作为,此话刚出口,便得嘘声一片,曰“男尊女卑”,呵呵,非尊卑,实乃客观。女子较之男子确有太多讨厌的之处,多琐屑多闲言且自身也多天经地义传宗接代之责任,本人刚与一群嚼舌之大妈同车共舟归来,难免抱怨。
为何米拉日巴不离开,不生气,哦,应该是伤心,为何这人不伤心,释家以为这全仰赖米拉日巴宿世的福德,自这福德中生出坚定的信心,对他的师父的信心。当然,还有对自身所犯罪业的恐惧和忏悔。
《米拉日巴传》读后感(三):米拉日巴的故事
2006-03-08 17:43
“米拉日巴杀了很多对他一家百般欺凌的人,他很痛苦,于是怀着求解的心虔诚地拜在上师脚下。上师叫他去修塔,他去修到一半,上师说错了,我叫你修在那座山,不是这座山;他就去了那座山,修到一半,上师说错了,我叫你修方的,不是圆的;他就修圆的,上师说错了,我叫你……如此反复,米拉日巴的背脊都磨到了溃烂。上师又教了他很多杀人的咒语。米拉日巴回到村子的时候,旧仇杀上门来,要将他碎撕万段。这时,米拉日巴——”
去年春天的一个晴朗的下午,闲来无事,同事给我讲了这个故事,讲到正关键时节,打住了。他说你自己买《米拉日巴传》去看,哈哈。我气得不行,心有不甘地问:“那么现在假定他是一定跑不掉的,他是应该由人宰割还债消怨,还是应该不得已念咒逃生呢?”讲故事的人站起来走掉了。
即便后来买了简装版《米拉日巴传》,除了明白上师的良苦用心以外,还是没有解决掉曾经的疑问。看到米拉日巴被上师折磨的那一段,他说:“上师骂得我的心都气痛了!”那时我的心也痛得不得了。然后继续看,看到他又经过了很多很多事后,终于现世成佛,涅槃了。
我曾经想通过《米拉日巴传》得到一点什么,结果那时什么也没有得到。现在终于觉得就是一个故事而已,已经不再那么好奇和重要了。米拉日巴的痛是米拉日巴的,我们的爱怨是我们的;米拉日巴的修炼是米拉日巴的,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米拉日巴的发现也是米拉日巴自己的,很多现实问题,讲故事的人回答不了,我们也回答不了。
《米拉日巴传》读后感(四):真诚的出离心与专注的实修
因为在洛扎修造九层碉楼的苦行,他有着与西西弗斯相似的命运,以及他苦行实修,破布遮体,山岩隐居,荨麻为食,以致全身变为绿色,所以我决定读他的传记。
米拉日巴,伟大的上师,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后来者进行超越普通人生的努力。
作者是米拉日巴法脉的传承者,传记的不仅记述上师光辉的一生,更是通过描述一个普通人从经历世间悲喜得失,到生出纯正出离心,再到发愿苦修解脱,最终证得无上大法并驻世宏法的一生,为后来者活生生地展示一个佛教徒,乃至一个人应当怎样度过宝贵的一生。
非常感谢这个故事。
人是要不断超越的。只有这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更幸福,更本质,更纯粹。无数人都讲述这个主题,整个佛教的基础也是建立在超越性的基础上的,米拉日巴的实践是最有力的开示,离开无聊的世间轮回此岸,寻找并安住宽广清静、不垢不净的心性彼岸。
为了超越,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当我们感到无法承受时,想一想米拉日巴的故事。梦想眷顾那些踏实勤奋、百折不挠的人们。
上师传记的共同特点是上师圆寂的内容占全书比重很大,《米拉日巴传》也不例外。通过阅读《西藏生死书》我开始理解,生与死是在不断地轮回,死亡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是对一生修行成就的一个检验,肉身死亡带来了更加不稳定的过渡期,是为中阴。就像昙花一般,从种子落地那一刻,经历生根发芽,不断成长,直到鲜花在星空下绽放的那一刻,那一刻是最美的。在这一刻之后,生命进入新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