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假期做了什么》是一部由安迪·汉密尔顿 / 盖·简金执导,大卫·田纳特 / 裴淳华 / 比利·康诺利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感(一):维京的葬礼
虽然后面有些撒狗血,大人突然的转变,家庭矛盾的解决,像一般温情电影一样回归主题,烂大街的爱是永恒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超喜欢他爷爷,那个葬礼,还是哭了好几次
当doug小时候,我给他挠痒,然后他会说:“no no no”,然后我停下来,他又会说“more more more”,总的来说,这是我对活着的感受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感(二):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该片讲述了道格和他的妻子艾比濒临离婚,然而为了他们的三个孩子,这对夫妇同意远赴苏格兰高地为道格的父亲庆祝生日道格(大卫·田纳特饰)与艾比(裴淳华饰)是一对夫妻,他们领着三个孩子到苏格兰高地为道格的父亲戈蒂(比利·康诺利饰)庆祝生日。然而道格与艾比有一个秘密需要保守,不能让家里的其他人知道,而三个不懂事的孩子成为了他们保守秘密的最大障碍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感(三):我们早已没有儿时的纯真
本以为是喜剧去看,结果开始是无聊的夫妻问题和熊孩子,便以为结局是个和和美美的结局就结束了。
可是看到爷爷和孩子们的出去玩时才慢慢有了感觉,一个维京葬礼,虽然我不信三个孩子可以做到这样,但在沙滩开始,真的是每一幕我都很有感触,无论是哥哥家那样可悲的家庭,还是道格家的矛盾,还是孩子对待事物的看法,亦或者媒体报道,还是最后的结局。
我们都热衷于说教,不必介意爱人的缺点,要按照考试内容练习,对金钱权势的追求,可真正荒唐的是,我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亲情,也没有了儿时的纯真。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感(四):欢迎来到荒谬的成人世界
好笑温情的英式小品,父女对话的开始就很吸引人,直接进入主题,导演很细心,许多碎片细节引导出大人的关系,心情变化,人物个性。。。这部片里最大的闪光点是对话,大人和孩子的对话,幽默纯真充满想象力,三个小朋友的台词真的好精彩,忍俊不禁。对比出成年人世界里的荒谬。用三个小孩的视角来看周围的大人,争吵无聊伤害自私不可理喻,也许需要成长的是他们,总是强制给对方自己认为的适合对方的,从不会去想对方真正需要什么。大人对待孩子们的方式也许需要顺着他们的思维,当我们去极力制止时就像他们歇斯底里的伯伯一样。好玩。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感(五):非喜剧
这部喜剧骗了我不少眼泪,然而我并不觉得是个喜剧。给我的感觉的就是跟阳光小美女有点类型,一家子都出了问题,爷爷也都死了,孩子都是治愈系的。对于三个熊孩子觉得家人们不靠谱,才决定亲自动手把爷爷烧了。在执行这个过程中,三个熊孩子的悲伤情分是较少的,在得知爷爷死了之后,大人们情绪波动有点大,大哥,自己妻子,自己三个熊孩子的出轨爸爸。当然大堂哥给我的感觉的就是完全没有伤心过。
爷爷想要维京人的葬礼,姐姐在里面算是个核心的人物,跟其余俩个熊孩子来说,小三是个妹妹,擅长憋死威胁藏钥匙。老二六岁一直生活在神话故事英雄人物中,直口直言,可以理解为童言无忌。
说真的,这根本就不搞笑。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感(六):好好对你爱的人
本着温馨的方向找的电影
却没想到哭的稀里哗啦
非常温馨 但又足够刺人
一个大家庭 1+3+5的相聚
很多人总说 人老了会变得像小孩 小孩不懂事
可电影看下来 最通透的却是老人和小孩
弹幕和评论总有些人在争论对错 喜欢谁讨厌谁
我觉得没有人错
只是大家都在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 出发点总是好的
我们慢慢长大 从不懂事到用尽全力的生活
陪伴最久的 是家人 无论什么时候
都不要忘记爱彼此
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我们要互相包容 因为是家人啊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感(七):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 用小孩的视角来看世界,对成人来说,是有趣而荒谬的。记得《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有一位幼儿园老师(或许是其他职业?),她经常蹲下身,用与孩童等高的视线来观察周围的环境。天更高了,地却更近了。云更缥缈了,草却更清晰了。所有理所当然的事情到小孩这里,都开始解释不清。而小孩子们所笃信不移的,大人们只觉得荒谬怪诞。 片中三个小孩的塑造非常成功,清新自然不做作,浑然天成的萌。Jess收集的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名字,执拗起来可以憋气到晕厥;Mickey坚定地相信着奥丁的存在,挥舞着长剑四处奔跑;Lottie把爸妈的谎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故作老成地劝阻爸妈无休止的争吵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观察这个世界,他们的生活自有一番规则。他们会思考,在鸵鸟下蛋到一半的时候,可以像推排球那样把蛋塞回去吗?鸵鸟如果在非洲下蛋会不会变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感(八):我们假期做了什么
暑假都快结束了,那我们这个暑假都做了什么?作业?旅游?看电影?看到这个标题可能大家想的都是这么些关键字,然而开始播放影片慢慢融进主人公们的生活,就会自愧不如。
三个熊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埋葬了在自己生日宴会前几分钟去世的爷爷,也用自己的方式阻止了在他们眼中陷入争吵的可笑的大人们。片中爷爷这个智慧的化身一直以跟孩子聊天的方式揭露影片的真谛,美丽的摄影方式,苏格兰风情的配乐,个性鲜明的人物性格,时不时和着配乐来一段温情,配着风景散一散淡淡的悲。在看多了稀里哗啦的特效,绷紧神经的剧情后来一段淡淡的英式下午茶也是别样的享受。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不吸引人的标题实际想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问了我们一个不同的问题:我们的人生做对了什么?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感(九):暑假我们都做了什么
2017年6月30日,上半年最后一天的中午,随手点进一部电影看了一半,午夜看完。
故事围绕一对分居夫妻带着三个极具个性的孩子从伦敦回苏格兰给爷爷过生日展开,爷爷得了癌症所剩时间不长,两个儿子筹划给他过一个盛大的生日Party。爷爷在和孙子聊天过程中得知他们的爸爸妈妈正在办理离婚,虽然难过却很理性地给孩子们分析,不要太在意一些事情甚至大人的谎言,享受当下。爷爷的愿望是不要看着家人吵架,像海盗一样在大海里火葬。说完他看着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安详离世。孩子们决定回去告诉大人却失望地看到大人正在吵架,于是决定自己完成爷爷的遗愿给爷爷做一个竹筏让他飘到大海上燃烧。正在准备生日Party的大人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报警带来混乱引起骚动,大人直接继续吵架。后来小女孩说这正是爷爷不想看到的。大人们思维转变,开始接受爷爷被火葬在大海里的事实,并随爷爷心意地在沙滩边追悼他,领悟到爷爷的人生哲理,家庭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
《我们假期做了什么》观后感(十):…
小娃娃对于死的概念是模糊的吧,大概就是一种知道再也见不到这个人,送你我最重要的东西,你一路走好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场旅行,做小娃娃真好呀,大人的生活充满了交易,连一个人的死亡的关注点都在怎么分配财产和怎样举办葬礼更体面上面,小娃娃才会关心别人想要的是什么吧,所以究竟是小孩更懂事还是大人更懂事呢,等有一天我要死了,希望是用我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死,而不是用别人觉得我应该的方式去死,死亡应该是开心的才对吧,我过完了我的一生,就像一件作品完工,应该庆祝而不是悲伤,最近经常遇见有人说我过得怎样怎样,这是我的人生,酸甜苦辣都是我在体会,也许你的一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直奋斗,但又凭什么说我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生活就是堕落呢,我就是什么都想体会,这样的生活腻了自然知道开始下一个篇章,我的一生就是想经历各种各样的事,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的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不行吗,为什么不和大家一样就是错的呢,说我狡辩也好自我安慰也罢,我过的很开心,也没后悔过,一切都是经历,这就是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