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修女艾达》经典影评有感
日期:2022-04-12 03:34:5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修女艾达》经典影评有感

  《修女艾达》是一部由保罗·帕夫利克夫斯基执导,阿伽塔·特泽布霍夫斯卡 / 阿伽塔·库莱沙 / 大卫·奥格尼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修女艾达》影评(一):摄影极限的突破

  影片弥留着东欧冰冷的氛围,一如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导演在4:3的画幅里,挑战着电影大师的边界,构图的突破,景深的压力每一帧都是极精湛的大师级摄影作品,大量的留白,无处不在,感受到抬头三尺有神明。灯光在用光影叙事,非常有质感,整个空间的味道和影片的主题非常契合。教科书搬的影像味道。

  《修女艾达》影评(二):“要是去了那里,发现并没有上帝呢”

  外表坚强、能干、放荡的姨妈,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修女艾达,内向、沉闷、守旧,波兰郊外,两人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这一切都是战争的苦果。姨妈在找到自己儿子尸骨后,心中的苦楚得到了终结,与世无恋的开窗纵身跃下。在影片最后一分钟之前,我以为我看懂了艾达的内心世界,当她重新披上扎上修女头巾的那一刻,对她而言,可能是平静的。对于艾达最后的放纵行为,也许影片中姨妈的一句话可以解释:“要是去了那里,发现并没有上帝呢”。

  《修女艾达》影评(三):Ida

  黑白片,每一个定格都是很美的画面,电影所处的波兰历史时期很复杂,在艾达和姨妈寻找父母埋葬之地的过程中,遇到的人没想要提及之前那段黑暗历史,战争年代,即使是普通的市民,手上都可能沾着无辜的鲜血,战争时期的屠杀,即使战后也没有平反的可能,电影是黑白的,人民的生活是灰暗的,表情是麻木的。旅馆里出现的歌舞升平,却有些黑暗的基调,因为即使在这片歌舞升平后,姨妈旺达选择了纵身一跳,绝美而无望,艾达也在经历过后,选择回归自己的信仰。

  《修女艾达》影评(四):狂怒。

  怎么能把悲剧拍的这么隐忍。撇开悲愤,就连讽刺戏谑的情绪都没有。也不像汪曾祺的文字有一种淡然乐观的感觉。

  想起之前后浪的那本《遗产》,都在讲波兰,犹太,战后,苏联。但那是温暖的方式,好歹也算喜剧的方式。但是《修女艾达》是平静的湖面形式,暴风都是湖底的,是向内传达的。

  小时候看有些电视剧。某些情节里男女主角路过,路人甲乙丙丁就会有画外音指指点点,这人怎么这样啧啧啧之类的。但其实现实生活中没人这么外露。我们的情绪都是通过眼神肢体来传达的。寂静自有寂静的喧闹

  《修女艾达》影评(五):观后感

  影片为黑白,配乐很少。人物总是出现画面的下半部分。

  讲一个从小在修道院长大的修女,在立誓前,找到唯一的亲人姨妈,才发现自己是犹太人,然后和做检察官的姨妈一起,寻找自己已故父母,最后下定决心回到修道院。

  艾达只有五六次露出她的头发。和萨克斯男在栏杆倾诉的场景,两人不说话的氛围。听到了熟悉的国际歌,感受波兰人反犹排犹后选择性失忆。姨妈的自杀,在雄壮的音乐中,戛然而止。艾达的几个然后呢,也可以问问我自己。

  对影片里艾达和姨妈面对不仅是杀人凶手,而且占领自己的家产,显得平静而冷淡。

  《修女艾达》影评(六):姨妈到现在才自杀,为什么要自杀?

  修女艾达准备宣誓,修女院曾多次写信给艾达姨妈,有一次回复说不来接她,艾达找姨妈,姨妈是法官,一起去找艾达的父母,在一个艾达父母曾经住过的房子问现在住的人,再找这人的父亲,去医院看到,没找到答案。

  艾达父母曾经住过的房子问现在住的人过来找艾达,带她去埋葬的地方,要她放弃房子。去到挖出骨头,这人杀了艾达父母还有姨妈的儿子。拿走骨头埋在家族的墓地。

  艾达准备回去宣誓,姨妈却突然自杀,艾达也放纵一次,喝酒,抽烟,做爱,再回去宣誓。

  就是不明白姨妈到现在才自杀,为什么要自杀?

  《修女艾达》影评(七):不透明的电影

  1.颁奖季热门外语片,四比三画幅下的完美构图,摄影光线大赞。2.艾达解下头巾散落长发那一刻,一半惊醒,一半迷雾。3.世间最悲剧的绝非一直与世隔绝,而是闯入花花世界后,再也回不到无欲无求的境地。 典型不透明的电影。和固定镜头使用一样,镜头里有什么,镜头外有什么;你听见什么,没听见什么;导演拍了什么,而历史里又有什么?或许,结尾两位女主在世俗性-神圣性上互换有些操之过。但众口一词批评“摄影喧宾夺主”,让我觉得必须打个五星。换位到创作者角度,与其说“刻意”不如说“雕琢”。

  《修女艾达》影评(八):尘世有尘 天国有光

  1

  尘世有尘

  天国有光

  无论在尘中

  还是在光中

  我们都无需低头

  让我们在尘中繁盛

  让我们在光中永生

  2

  那个安宁沉默的女孩

  藏起自己美丽的头发

  尘世的生活不属于她

  短暂的行程,她看到了人世的美与温柔

  也看到了人心的恶与丑陋

  她放下尘世的牵挂,甚至看透人世的虚无

  品尝过世间的滋味,那双漆黑的眼睛变得如此清澈

  不同于行程开始时那过于平静的面容,略微的局促、无措

  返回的时候她大步向前,轻松、愉悦而坚定

  她已准备接受自己的命运

  并于此中,焕然一新

  ——《修女艾达》

  《修女艾达》影评(九):摘下世界漂亮的面具

  很久没看到如此美的影片了,精致的构图、漂亮的光影、恰当的留白、黑白的质感,每个镜头都是一副画,几乎可以成为摄影的教材。

  有人用昆德拉的话来评价片中结尾处艾达向宗教的彻底皈依,“令她反感的,远不是世界的丑陋,而是这个世界所佩戴的漂亮面具”,我认为,很贴切。

  《修女艾达》影评(十):充满了矛盾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修女艾达》经典影评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