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柏林孤影》经典观后感有感
日期:2022-04-12 03:32: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柏林孤影》经典观后感有感

  《柏林孤影》是一部由文森特·佩雷斯执导,艾玛·汤普森 / 丹尼尔·布鲁尔 / 布莱丹·格里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林孤影》观后感(一):影片最后把焦点锁定在数字上

  一对送儿子去前线的老夫妇失去独子。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民众发声困难,这对夫妇写了200多张反战卡片,只有18张没有被朝阳群众上交举报。影片最后把焦点锁定在数字上。影片没有对那些觉悟很高的朝阳群众的战后生存面貌做出交代。差评……………………………………………………………………………………

  《柏林孤影》观后感(二):当你想控制它的时候,其实已经被它控制了

  一张张小卡片的力量并不大,只有18张没有被上交,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没有行程有效的流传,为此却付出了夫妇俩的生命,虽然说是为了死儿子,但是仍然感觉有点不值得,不过《大西洋帝国》里的半脸面具人却成了关键,他最后把所有的卡片一次性的扔到街上,注定引起很大的轰动,所以想要控制事态的他成了被影响最为深的人。当你想控制一件事的时候,其实你本身已经被这件事控制了。

  《柏林孤影》观后感(三):没有“理智”的人活得想一个傀儡,还不如死了

  看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男女主,而是那个警督,的确,他有敏锐的洞察力,能从一些小细节中去找到些蛛丝马迹,并最终帮助他找到了真实的“做案者”,然而如果你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的“合理性”,那么你所追求的“成功”或者成就感,就是送你走向人性更远的深渊。也难怪他最后饮弹自尽。就像他最开始对待那个“嫌疑犯”一样,被党卫军控制的生活活得一点意思也没有,还不如死了

  《柏林孤影》观后感(四):感 - 柏林孤影

  希特勒时期,德国的一对夫妇失去了儿子,儿子是死在战场的,儿子被希特勒抓去当兵,这对夫妇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开始勇敢的站出来反对希特勒政权,通过写卡片的形式,把不满都写在卡片上,把写好的卡片放到柏林的每个角落里,让大家能够产生共鸣,让大家能够一起发对希特勒,最后虽然被抓住了,夫妇都没处死了。但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不仅仅是希特勒政权的残酷和不人道,也要教育我们的是,做事情一定要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去做,千万不要知道错了,还是埋头去干,那样做显示的是你的愚昧和无知,是你的无能,并不是你的宽容。

  《柏林孤影》观后感(五):柏林孤影,沉闷但紧凑

  整部电影的色彩黑暗,感觉很压抑,不过这正是那个时期给人的感觉。虽然整部电影很平淡,没什么起伏,也没有高潮,有点沉闷,但是剧情很紧凑,不会有拖沓的感觉,没有那种快进完还在同一个画面的镜头。电影的细节也描写得很好,对人物的刻画很细,对于最后警察的态度的改变有足够的铺垫,不见了的18张卡片和警察想法的改变和自杀,其实都透露着整个国家的人民对希特勒政权的态度转变。虽然电影的最后是bad ending,但三位死者的行为却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向HE。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色彩和节奏偏沉闷偏慢,但剧情紧凑有心看的话还是很容易能看下去的。

  《柏林孤影》观后感(六):今晚央视电影频道播了这部电影

  《柏林孤影》观后感(七):柏林孤影

  1940年6月的柏林,纳粹正在庆祝自己对法国的胜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癫狂。但是安娜和奥图却开心不起来。这一户劳动阶级家庭的孩子,应征入伍,却在前线死去。从此,安娜和奥图就不再信任自己的“元首”。对他所发动的战争产生了怀疑并且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计划要刺杀希特勒,并且阻止战争机器的脚步。不过,他们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被党卫军盯上了。安娜和奥图暴露在危险之中,他们的邻居的生命也岌岌可危起来。影片改编自汉斯·法拉达创作于1946年的小说,这是他的最后一本小说,在4周之内就写作完成。故事讲述的是安娜和奥图在1940-1943年期间对于纳粹的反抗。

  《柏林孤影》观后感(八):人性的悲哀

  蛮好的片子,能让人反思太多人性的悲哀:1. 两百多张卡片,只有18想没有上交,可见人性的懦弱,毕竟在时局中清醒的必然是少数人,而且每个人都害怕牵连自己 2. 督察还是抓了他老婆,督察的性格和选择是本片最有看头的 3. 可悲的集体无意识,甚至是平民之间的相互伤害:就算曾是老太太家的常客的孩子,在出卖老人时毫不犹豫;底楼的氓流出卖法官,并在老妇人跳楼后恬不知耻地偷了逝者的手链,男孩和氓流说明了很多人不仅自私,而且是没有底线的不分善恶,甚至不愿意装作不知道,而宁可做出损人不利己的用出卖……

  看完觉得很沉重,不是因为战争而沉重,而是因为人性的懦弱!

  《柏林孤影》观后感(九):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强权政治下,每个人都是卑微的,但请不要作恶,守住作为一个人的底线。特别是手中握着他人生死的督察或者盖世太保们,命令不可违抗,但请枪口太高一尺。剧末督查开枪自尽,他是一个聪明人,在看了所有的卡片后,最终认识到体制之恶,但清新的有几人?很多时候,群众是愚昧的,容易受宣传机器洗脑而不自知。男主夫妇散发了286张卡片,除了18张其余的都被爱国群众上交,不排除有胆小懦弱者,有怕惹是生非的吃瓜群众,更有政治觉悟高的朝阳群众,18对268,悲哀吧!但再想,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1个人至少唤醒了18个,按照此传播速度,传播四轮就超过一万了,这或许就是黑暗时代给人们带来的一丝希望与光明!

  《柏林孤影》观后感(十):看着难过

  很真实 很现实有人看怎么不舒服了?是你没有沉浸其中,当然也许你压根不是一个小市民。有人觉得德国题材片讲着英语很违和,也许他是德语专业户吧,我们还不是从下看着配音译制片长大的?演员原版更能帮助你体会他们的真情实感吧?

  很容易就被片子吸引,对于战争的恐惧,不见硝烟的恐惧,战火纷飞的年代,谁都容易被洗脑被操控,谁又在乎你,在乎你的感受和愿望呢,而你又是那么的无助。

  沉下心体会 你会发现虽然没那么多刺激,但你却紧张的要命,各位主演都做的十分到位,警察最后的抉择也表明这些小卡片是深入人心的,干扰到了他,也会干扰到人民大众的。

  半夜看这部片子感觉很伤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柏林孤影》经典观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