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是一本由牛雪彤 / 唐一帆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98.0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精选点评:
●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质量最高的一本莫奈画集了吧。全不全的问题,人家两千多作品,怎么可能收全呀,不过没有《印象日出》也是奇葩
●大赞
●至此,爱上了莫奈
●最喜欢莫柰描绘水的画.捕捉光线和色彩的大师.
●图不错
●卡米尔-桥-水面-干草垛-大教堂-睡莲
●啊这个真的特别动人!
●这个版本色彩很差,用纸也不是太好。还是看人民美术版的吧。
●【藏书阁打卡】人形延时摄影机。作品中光影产生的流动感非常打动我心,诚如书中所说,画家对于光线和颜色的观察细致程度远远超过了对于物体形象的表现,这也正是莫奈对于风景画独具匠心的地方。要去看一下具有真实宽高比例质感的实物。有意思的是,书里所有略有凝滞缺乏流动感的画,都在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微笑】
●见识、见识、见识… 有条件了要去博物馆(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看大画家们的真迹,找找绘画感觉,增加兴趣。
《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读后感(一):小木屋读书打卡
还好吧,整本书的色彩偏暗,讲解也很粗糙,好在有画作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看到具体的色彩和笔触细节。但是,既然是经典佳作,为啥没有《日出.印象》?也没有最喜欢的那幅《睡莲》?还好有《喜鹊》、《蛙塘》和《罂粟花田》,莫奈真牛逼啊,二十来岁就画的这么好了!《喜鹊》冬日阳光下的雪景和《蛙塘》那荡漾的水波,够我细细品半天啦,《罂粟花田》更是颇有宫崎骏动画片那种云淡风轻的感觉,太棒了。
《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读后感(二):《西方绘画佳作·莫奈》
最早接触莫奈是通过他的罂粟田,那副有他爱的卡米尔和儿子与另外一堆母子形成对角线,画中每一笔触都透露出明媚、柔美、温暖的罂粟田。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莫奈画了许多幅不同的罂粟田,妻子卡米尔去世后的罂粟田再也没有人物与中,画调也偏冷色,前后对比,后期更凄清、孤独。 莫奈,当之无愧的捕光达人,穷尽一生都在刻画光线、光线对水面、光线对空气的细节变化。著名系列干草垛、白杨树、睡莲等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丰富的色彩运用、细碎的笔触、极细致的观察方式和刻画手法无一不彰显莫奈的风格。同为爱妻狂魔的他,在作品里刻画的人物只有卡米尔和儿子,妻子逝世后到遇见第二任爱人时的作品色调风格也是跟随着心境的变化而渐变。晚年的莫奈,也许是因为受眼疾之困,从写实风渐入抽象风,风格突变也反映出眼睛这扇心灵窗户对艺术家的重要性,观察世界的媒介变了,所孕育出来的作品也截然不同。 本书不仅有全局图,还有细节特写,可谓贴心。一本可以快读慢品的书,若有幸,希望能去亲临真品,一幅画,发一下午的呆。
《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读后感(三):印象派门面担当
像这样集中了解莫奈的作品,还是第一回。发现手机屏小,专门用iPad拉了两遍这里面收录的近百幅莫奈画作。
考虑到此生要跑遍各地博物馆美术馆来专门欣赏大师画作的机会并不太多,这样翻翻解馋,也觉得不错,权当是“手擀面”与“方便面”的差别。
此前对莫奈了解甚少,知道他是法国人,印象派代表人物(用现在的流行表述应该叫“印象派门面担当”);知道他的名画叫《印象·日出》(此书未做收录,不解);还知道美学大家蒋勋是他的头号粉丝,专门写了好几本书疯狂为莫奈打call......
好吧,就这些信息量,别说附庸风雅,就连愣充文艺青年当作谈资都不够。
所以看莫奈,到底看什么?经专家提点,知道要看光线、色彩、细节、动感......
这样看来,我更喜欢莫奈30-40岁时期的作品,温暖明亮,无论是山野、树木、车站、桥,还是他笔下的太太,表达都很轻快安逸;而他中晚期的作品技法虽然更娴熟,色调就显得暗沉许多;但有意思的是,莫奈60岁以后的画作,像睡莲、玫瑰,色彩和光线调动似乎又恢复过来。
不过,有点可惜,这本书只是选取他不同时期的部分代表作,还有不少名作未被悉数收纳。想看,自己要么手指动动网上搜搜,要么腿脚勤快点儿,去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看真迹去吧。
《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读后感(四):名家赏析:《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 莫奈》
有些人,你特别熟悉。总在不同场所听到他的名字。比如,久负盛名的思想界大佬:孔子、老子、庄子……,哪一个在大家心里不是响当当呢?但其作品你未必熟悉,其生平也不见得了解。学者除外,完完整整读一遍《论语》的人肯定没有追《传闻中的陈芊芊》人多。
莫奈,对我来说也是这样的人。
同是绘画界大佬的梵高,我还读过他的传记。
莫奈呢?
我只听过名字,还常常跟马奈混淆。
很偶然地,在读书app里看到推荐,封面是莫奈经典的印象派作品,短促的笔触、远看清晰、近看模糊地色彩叠加......;蓝色、黑色、橘色、白色、淡紫色......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地色彩交织,还挺吸引人的。就是这本《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佳作 莫奈》。
这是一套系列书,共5本。除了莫奈这本,其他的我还都没看过。
另外4本,分别是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梵高、德加、塞尚,书的封皮风格完全一样。
内容和编排是否相同,我没看,所以没有发言权。对于这本来说,我总体的阅读体验是:信息量小,对绘画艺术小白来轻松阅读无负担。
信息量小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这本书是精选画集,选入了莫奈一部分作品。按照时间顺序,对莫奈不同人生阶段作品归类。
其次,没有对作品一一进行复杂解读,甚至有些作品没有解读。
最后,偶尔多说几句,也都是笼统的说一下,这是什么风格、构图、创作背景、光色调和与分配等怎样。
虽然信息量很小,仍然能感觉得到,莫奈对艺术孜孜不倦追求的精,为了追求光影,他可以搬到绘画对象附近,也可以跟农场主谈判......即使,后来视力出现问题,仍然笔耕不辍。不禁想起,在文学世界里有着类似经验的博尔赫斯。
这本书,我读的电子版,对我来说虽然信息量初步了解莫奈作品有引领作用。但想要更深入了解就不适合了。所以,像我一样的绘画艺术门外汉可做入门参考,收藏和购入纸质版本价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