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是一本由[美] 爱因斯坦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精选点评:
●为什么这本书第二部分讲到高斯坐标后就不讲了?浅说也得把主要的结构讲完整吧...
●很难懂,初二到现在,只是很感兴趣,似懂非懂。
●除了叹声天才 什么都做不了
●这个封面的全套都好东西。。。本科没能读完
●: O412.1/2464-7
●向智慧致敬。不过这个也的确,任何学科的终点都是哲学。
●读过···其实没读完···当我推导出光压的公式后就卡住了···
●大师手笔
●科学元典丛书
●爱因斯坦的文笔太好了,讲问题深入浅出,举例明细。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读后感(一):无题
今天算是完全读完此书。译校者都是老一辈的物理学家,一些人名的翻译和现代不一致,而且有些词现在看来有错别字。
附录2里面收录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算是狭义相对论领域的最原始文献,很有一读的价值。
文字出于创立这个学科的当事人之笔,概念思路非常清晰,阅读起来代入感非常强,能让人非常清楚地看到框架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读后感(二):我的理解
“狭义相对论”的前提是静止的坐标系只是所有伽利略坐标系中的一种,这种坐标系并没有什么理由比别的坐标系优越些。
quot;广义相对论“的前提是伽利略坐标系作为刚性的坐标系只是所有坐标系中的一种情况,还有非刚性的坐标系(软体动物)。
:我不太理解的是爱因斯坦对"同时性”的解释,我的思维中认为这种解释出来的“同时性”带有极浓的主观色彩。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读后感(三):相对论,相对论,相对论!
'相对论'确实有划时代的意义.
不知道是因为我对'相对论'开始留心了,还是生活中本就充满'相对论'.
从霍金的'时间简史',倒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和'物理世界奇遇记',到处可见'相对论'的影子,处处都在讨论'相对论'.
竟然连那天偶然去别人家,电视里在放的节目,也刚好是关于'相对论'的.
搞得我满脑子的弯曲空间.
顺便提一下:
上海科技馆最大的那个演示厅,就是留给了爱因斯坦的.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读后感(四):书摘
1.空间和时间未必能看做是可以脱离物质世界的真实客体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并不是物体存在于空间中,而是这些物体具有空间广延性。2.按照现今标准,爱因斯坦至少获得五六次物理学诺贝尔奖,狭义相对论、布朗运动理论、光量子理论、质能关系式、广义相对论以及固体比热的量子理论、受激辐射理论、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宇宙学等。3.科学惊奇,当经验同我们的充分固定概念世界有冲突时才会发生。4.狭义相对论使力学和电动力学相互协调,揭示质量和能量的统一,把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联结起来。5.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时空与物质密切相关,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寻在形式。6.广义相对论运用了大量的黎曼几何、张量计算、绝对微分等艰深的数学知识。7.爱因斯坦多次表示夸张的言词使我感到肉麻,不愿做头顶花环的象征性领头羊,只愿做淳朴羊群中的一只普通羊。8.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读后感(五):重拾<相对论浅说>
这书已经买回来有两年多了。
第一次看的时候,过于专注于前言了,所以读了几页就没办法继续了。那些理论实在是太深奥了。
刚看完霍金的<时间简史>,又把这本<相对论>翻出来了。
这次吸取教训,直接从正文开始看。结果还不错,两天就看了十几页。
然后和霍金的<时间简史>在心里稍做了个比较,不得不说这本<相对论浅说>无论是在说理方面,还是翻译方面,都要比<时间简史>好。
一步一步,先由二维的点线面开始,导入三维,提出问题,再引入四维。先将要用到的理论,解释一遍,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入到下一个理论。
目前为止,没有看到霍金书中常见那种批评别的同僚的字句。通篇都只围绕着“相对论”这一主题在进行。
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在写作时相当谨慎,毕竟科学理论不同于随笔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