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鸟群》是一本由格非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5,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褐色鸟群》精选点评:
●只看了格非的《褐色鸟群》,先锋派代表作。封面设计超赞,很想弄到全本来看。
●褐色鸟群
●搞一点元叙述,搞一点凶杀,搞一个神秘的双腿修长的炮友(但不打炮),圣经相关名词一二、时间·记忆·语言·关键词一二、鸟·阳光·空气一二,对学院派迷惘的狗眼摆摆手:是读过博尔赫斯。别问了。——还有比先锋派更土鳖的么?
●荒诞派
●读完这篇小说,感觉像新起,坐在床边回忆昨晚做的混乱的梦
●反正我看《春尽江南》的时候绝对想不到他写过《褐色鸟群》。 叙事的迷雾太深太浓,或许追求语言技法,或许是元小说的一次叙述尝试? 不是捧一踩一,博尔赫斯是真强。
●里面有《追忆乌攸先生》《紫竹院的约会》《迷舟》《褐色鸟群》《傻瓜的诗篇》《赝品》和三个评论短篇。格非先生的小说比想象的好看,赝品那篇没看懂。其他的都读懂了一半。但读格非整体是愉快的,不会让你觉得造作和不自然,格非的文字是磨练出来的。
●大学《基础写作》主讲一个课堂的一长篇~ 让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讲了那么多废话
●飞翔的鸟群带走了时间,留下你,和一间回忆与幻觉盘根错结的孤独迷宫
●当年刚知道有先锋派时在杭州解放路新华书店买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代作家的意识觉醒。
《褐色鸟群》读后感(一):银白钢蓝色的天空
我最喜欢这篇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像诗一样。我时常走在路上就反复吟诵:褐色的鸟群扑闪着羽翅,掠过“水边”银白钢蓝色的天空,在看不到边际的棕红沙滩上布下如歌的哨音。这些褐色的候鸟天天飞过“水边”的公寓,但它们从不停留。格非先生的文字给人的美感是直观的,因为这种美得文字,所以读的时候就很舒服,就像看到那片银白钢蓝色的天空一样。
《褐色鸟群》读后感(二):艺术的漩涡
格非的书太难弄到手了,对于这我很不满也很能理解,不满的是这么好的作品没有畅销于书市,理解的是格非的作品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读他的第一个作品是《青黄》。震惊很大,是我看了四遍的唯一小说。后来总算读了他更多的书籍,才明白什么叫艺术。并对格非无法自拔了。《褐色鸟群》要达到的艺术境界可谓很高深,他能使你读了一个句子之后就不会就此停手,你将漂浮于那种唯妙的艺术愿望之中。总之废话不多说,看了就明了。
《褐色鸟群》读后感(三):故乡荒原
早就听说过格非,如果百年之后,写中国好人,一定会有他,这本小说,和所有优秀的小说一样,你能从中嗅到时光的味道,他的叙事和花样年华的那种相像,这本不需要结尾,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世界,理想中的世界,你不需要知道他发生于何时,结束于何地。
仿佛就是这个秋天,水边有褐色的鸟群,书中的我,与女人对话的那一些段落,精彩绝伦,暧昧不定,捉摸不清,任由它在岁月中流淌,格非有着妙笔,他笔下花草树木,褐色鸟群,男人以及女人,都有着捉摸不透的灵性与诗意,让人向往那个遥远而又静寂的岁月。
《褐色鸟群》读后感(四):意识流派,再加强点情节和细节,就可以改造成悬疑小说。
这个短篇小说应该属于比较有特色的一类,如果在情节和细节上加强点,然后补强台词部分,我想应该可以拍成类似于“禁闭岛”的悬疑性电影。作者在逻辑上已经很耐人寻味,仅仅是推断主角的感情线路就很让人“伤脑筋”(褒义),更何况其他的人生情节。
虽然是一部八十年代产的小说,就书中描写的环境,很有一定国外的乡村气息。宁静,平和,简单,懒散。就像沙漏随着时间流逝样无法察觉般的安然。
或者作者本身的立意就不在于严谨,而是自然,随性,有感,跟随回忆……或许可以以这么一个场景来解释,主角在回忆,但是其中的某一些片段,是醉后的梦境,自己的幻觉,却感觉很真实,于是理所当然的认为已发生的事件;又或者从其中“棋”的角度判断,男主角本身可能受过某些被动伤害,失忆过,因而形成了其中碎片般的记忆模糊。
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其实都不重要,总体感觉,主角对于人生处于灰色的非自信状态。不知道该和什么样的另一半走下人生,更不知道怎么走。
《褐色鸟群》读后感(五):迷雾森林的褐色鸟群
格非的小说一直是我非常喜欢读的,作为80,90年代的代表性很高的先锋作家,他并不高产,且以短篇小说居多 ,但他的作品的可读性以及在那个时代的所具有意义也是非同寻常的。 读他的作品不难发现,他本人深受博尔赫斯的影响——那个伟大的阿根廷诗人,作家,文学家。他的作品有个很清晰的特点就是常用留白或者说像悬疑小说那样线索的片段式展开——这是个非常有趣的小把戏,小伎俩。就感觉文本影影绰绰,你看到了的手,死活看不到臂膀,然后又给一只脚,其余的部分你只能猜,作者再给你一个主观性的误导,但你最后还是很难得到一个确信的答案或者结局。 这就是格非的小说一个特性,就像他的成名作《迷舟》一样,他的基本上每一部小说都是一个谜,团团的迷雾,你可以看到山,树林,楼房的层层轮廓,但你并不知道是不是海市蜃楼。 他带给我的乐趣是无可比拟的,那种思索,探秘……就像在我面前一个是全身赤裸,一丝不挂的美女,一个是身着比基尼,欲遮还羞的美女,更能勾起我性欲的必定是后者。 《褐色鸟群》被评为近现代最玄奥的书是有其道理的,其中每一个出现的意象都可能是一种象征,水边,鸟群,棋,我,栗树色靴子的女人。带有非常浓重的奇幻色彩,并且逻辑被打乱却又在可控范围之内。“我”就像一个精神恍惚的病人,看到的世界就像是梦中的世界,他的记忆,时间,人物都显得十分错乱,像一群乱麻,难以理清,有种支离破碎的美感。就像一部现世喻言一样 ,很是玄妙。 特别有意思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