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的没落》是一本由[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5元,页数:2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族长的没落》精选点评:
●马尔克斯当散文诗来写,翻译的质量很难
●认识这本书得于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雪》自叙,马尔克斯自认为次数最具实验性质,也是最能体现自己诗歌修养之作。因此,此书的写作犹如不断变换视角的呓语,在解剖一个立体的独裁者,从内到外地展现出一个完整的“权力幻象”。在这个“幻象”独裁者身上,我们看到了难以言尽的无上权力带来的孤独与绝望,在内心独语和他者剖解描写中塑造出权力生命共同体隐秘的荒诞与痛苦。马尔克斯说此书是自己一字一字写的(憋出来),完全称得上作家自我突破、自我挑战的经典。
●可以和总统先生拿来对比着读
●想把翻译揍一顿
●有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但是感觉新生就在其中。
●多几个标点好不好,一口气岔不过来怎么办~
●难懂,长句多,不分段,一个独裁者的非线性生活,独裁者的长寿就是人民的悲哀。
●听说所得 独裁者的一生
●我甘心忍受不分段落的甚至没有标点的文字,双眼酸痛,穿越情节的荒漠,一切只为了寻找马尔克斯式的珍珠般璀璨的神奇!
●“那是他,像乞丐,阴森森的,披着破旧的斗篷,戴一顶全都破了的毡帽,但即使是这样一副可怜相,他仍然威严可怕,是不能那么轻易的对付得了的——他的砍刀砍三下就把赶来企图马上擒住他的三个最机灵最勇敢的总统保镖的脑袋砍掉了,”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是1993年,一直记着,于此聊作致意。族长走好。
《族长的没落》读后感(一):族长的没落
的確,這本小說難以深入,我花了兩天時間才看到三十六頁,有好幾次都放下了,頭疼,字字句句都要琢磨通透。也許看下去會吸引我吧,拉丁美洲文學界對它的評價那麼高,值得看吧。如簡介所寫,“那是描写权力的孤独的一首诗。”
《族长的没落》读后感(二):。
从《番石榴飘香》开始,马尔克斯抱怨他自己并不喜欢的《百年孤独》成了绝世名著,真正化了心思的《族长没落》反而少有人问津。于是找来《族长的没落》,真好。欧洲人的反乌托邦和共产主义虽是两极却同属杜撰,奥威尔和赫胥黎我从不喜欢,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专制对他们是实验室的合成物,无论分析怎样周密,血肉都难以丰满。索尔仁尼琴和Herta Mueller是有发言权的人,二人却都更倾向于纪实。马尔克斯的族长,仍是百年孤独和霍乱爱情的味道,浓稠艳郁,风土热灼,鬼影幢幢,连忧伤也是明亮的;这样明亮的笔下,美好新世界却只是沼气池里的摇影,扭曲、污秽、臭不可闻。都说1984牛,看看这本再说话吧。
《族长的没落》读后感(三):南美北美的差异远大于南欧西欧之间
我是十多岁时,完全对作者的大名毫无了解,偶尔看了这本书,肯定只是一知半解,只是一直留有印象。因时间久远,记忆模糊,留下来的感觉只剩下南美或非洲的感觉,即这种寓言式的故事也只会发生在那样的场景下。《百年孤独》看过不少介绍和评论,但就是没看,估计也不会读了,我已经很多年不读文学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看了电影,观感都同上。
扯远点,因为自然条件,西班牙当年和西欧比要稍微落后点,但好像只是在居民的富裕程度上,从王国政府的角度上不算差,并且居民间经济文化差异也不算是特别大,但是南美和北美的差异就太大了,不知道是为什么,当然北美比较简单,就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
《族长的没落》读后感(四):南美北美的差异远大于南欧西欧之间
我是十多岁时,完全对作者的大名毫无了解,偶尔看了这本书,肯定只是一知半解,只是一直留有印象。因时间久远,记忆模糊,留下来的感觉只剩下南美或非洲的感觉,即这种寓言式的故事也只会发生在那样的场景下。《百年孤独》看过不少介绍和评论,但就是没看,估计也不会读了,我已经很多年不读文学作品,《霍乱时期的爱情》看了电影,观感都同上。
扯远点,因为自然条件,西班牙当年和西欧比要稍微落后点,但好像只是在居民的富裕程度上,从王国政府的角度上不算差,并且居民间经济文化差异也不算是特别大,但是南美和北美的差异就太大了,不知道是为什么,当然北美比较简单,就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
《族长的没落》读后感(五):漫长的人生啊
“他在木棉树顶下打着瞌睡,在瞌睡中悄悄地窥伺着自己遥远的童年那模糊的幻境。”
一本薄薄的书我花了几乎一个月的时间才读完。长长的句子看起来这样动人而一发不可收拾。马尔克斯的作品里似乎总有着马不停蹄的孤独和像地震一样毫无道理的爱情。汹涌的,燃烧的,让人窒息的。
我常想人出生时大多都是单枪匹马出现的,死时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带上一个伴儿,这样看来这漫长的一趟旅行似乎定必孤独的。你吃饭,你睡觉,你哭,你笑,谁能永远与你同步呢?总归是一个人罢了。有天你离开爹妈,以为遇见了自己想共度一生的人,也许后来才会发现,很多时候,近就是远了。
将军站在巨大的窗户前,在被月光照亮的沙漠里看见世间的每个人的心里都倒映着自己的孤独。“没有人爱我们,母亲”,他叹息着,也许从来都知道权利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其实不管日后的列迪西亚怎样跋扈,她都曾是那个认真的教我们的将军识字的善良的女修士。爱情来得这样突然猝不及防,像卡拉马佐夫说过的那样,瘟疫像暴风雨一样袭来,从此我受了传染,至今无法恢复,我知道一切全完了,我永远不会再有别的出路。
这漫长的一生啊,将军,当回忆的管道终于通向了废弃的污水沟,你还是没能醒过来。像孤独了一百年的马尔克斯一样,终于没能逃脱命运编织的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