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二蛋退婚记
现在的年轻人处对象,或经人介绍,或一见钟情,互相认识以后,就开始谈恋爱。有的一谈就是好多年,有这么一个相互熟悉的过程,有的就双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成为终生伴侣;有的分道扬镳,各走各的,成为路人;还有的把持不住,未婚先孕,没有结婚孩子就抱出来了。
旧社会就不说了,就是新社会的六七十年代,和现在的婚姻也有天壤之别。那时候的姑娘小伙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有媒人上门,说你家姑娘和某某小伙看着般配,或者对姑娘的父母说,你家和某某家结个儿女亲家吧。如果双方同意,媒人就带小伙到姑娘家,让姑娘全人相看,相看之后如果双方同意,南方就下聘礼,双方交换喜帖,婚姻就算定了下来。一直到结婚两家原则上并不来往。姑娘小伙不但不熟悉,相互不认识的也多的是。
郑二蛋的婚姻就是按这个程序定下来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政府鼓励自由恋爱,慢慢的,婚姻定下来之后双方就有来往了。但害怕惹人笑话,大多还不敢公开。张二蛋年龄大了,长到了20岁。他和父亲商量,想到未来的老丈人家走一趟,主要还是想见一见自己的未婚妻。父亲却说:“最好别去。要是说错了话,人家看你不顺眼,退了婚就不好了。”
郑二蛋说:“没有的事!我不多说话,重要的话说几句就够了。”父亲没有再说什么,算是默许了。
郑二蛋换了新衣服,头梳得光光的,去邻居家借了辆新自行车,买了礼物,一路去了姑娘家。到家,郑二蛋一心想见一见姑娘,可姑娘并没有露面。接待他的是未来的老丈人和小舅子。言谈中,弟弟有心考一考未来的姐夫,问:“你们村的妇联主任是男的还是女的?”
“男的。”郑二蛋答得很干脆。他们村的妇联主任确实是个男的,因为老妇联主任得病死了,新妇联主任还没有选出来,就有男的来代替。可爷儿俩并不知道这一情况,郑二蛋说妇联主任是个男的,“妇联,妇联,”主任怎么能是男的?这人难道是个傻子吗?爷儿俩当时就不高兴,姑娘听说了更是烦恼。
后来经过打听,弄清了真相,事情才不了了之。
赵二蛋长到22岁,到了结婚的年龄,他父亲就到女方家商量结婚的事宜。女方提出让赵二蛋到他家去一趟,可能是因为上次“妇联主任”的事不放心,想再测试一番。看来这次是躲不掉了,临走,父亲一在叮咛:“说话时要好好想一想,千万不能把话说错了!”他还好像有点不耐烦,说:“知道!”说罢骑上新买的自行车走了。
坐下来,姑娘的父亲说:“我家姑娘我和她娘平时惯得 厉害,不懂事;也懒,家里地的活都干不好。以后到了你家,让你父母多操心了。你也要对她好,多担待她。”这纯粹是一席桌面上的客套话,郑二蛋要是说,我父母年轻,又只有我一个儿子,到我家里什么活都不用她干。现在妇女是半边天,结了婚我一定对她好,不让她受一点委屈……也同样说一套桌面上的客套话,就测试成功,什么事都没有了。只等新年一到,把新娘子吹吹打打娶回家了。至于“会不会干活,懂不懂事,一定要对她好”的应酬话,只有到时候再说——可他偏偏没有这样说,他说:“能熬个下辈就行。”
“熬下辈”是方言,就是能传宗接代就行。他也不想一想,这虽是实情话,私底下想想行,和好朋友说悄悄话也行,能摆到桌面上说吗!况且还当着未来的老丈人。所以姑娘的父亲一听就火了,但他并不发作,说:“我有急事!你走吧,把你的礼物带回去。”
三天后的傍晚,那姑娘径直来到郑二蛋家。手里提一个红布包服,里面是聘礼、衣服和其他郑二蛋家送给她的东西。走进屋内,把东西放下,转身走了。
——这就是退婚,郑二蛋的婚事彻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