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艺术概论》是一本由陈奇佳著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2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动漫艺术概论》精选点评:
●可读性太差了。。。。作者旁征博引是不少,但对于中心的把握不到位,文字功底不到家,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
●目前看过最好的日本动漫文化研究著作。作者对日本特有的动漫文化加以整理和解读,无论是在历史方面还是文化方面都具有相当深刻的见解和阐释,且论证充分引用得当,强烈推荐日系动漫爱好者读之。
●从美学角度来分析、评述日本动漫(书中主要是动画)的艺术创作特征,虽然行文的学院派气息浓厚,但仍然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佳作,至少研究的态度和精神值得后辈们学习。只不过成书较晚,也无后续对近些年日本动画的剖析,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作为骨灰级奥塔库的陈师力作。不过,大众文化做的再好圈子里持鄙视态度者还是大有人在。更可鄙可悲的是那些认为理论研究纯属多余的普通爱好者。他们不知道这种理论支撑对当下的中国动漫创作有多助益。别的不说,单说文末羊导那篇文章读毕真是受益匪浅。总之此类研究专著还是越多越好。
●作者还是太学院派了,而且这本书比较早,后来国内外的一些有趣发展这本书里没有。
●好,真好,
●第一章,第三章,第六章很好,第三章很有启发
●写这本书的时候是2006年,那时候凉宫春日还没播,还没有大范围的轻改动画。介绍的很多都是出名的jump漫画和上个世纪高达eva大和号阿基拉攻壳幽灵公主这些。近十年来,服务otaku的轻改动画越来越多。
●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书了,但是对于门外汉来说,可以说都是知识点了,梳理的还是很系统详实。话说回来,好像比较厉害的大佬名字都已经出现过,手冢、富野、鸟山明、宫崎骏、新海诚...是不是说明现在日本动漫在质量上已经有些滑坡?
●以學術的方式從美學、大眾娛樂、傳媒、審美的角度研究動漫,理論性挺強的。不過蠻有意思的哈哈。就是不少資料來源與貼吧等網站,感覺有點怪怪的。另外差不多05年以後日本動漫的發展又有了挺大的變化,尤其是09·10年經典迭出,現在要接著寫估計費勁。
《日本动漫艺术概论》读后感(一):当指南看了
一样喜欢动漫的朋友看我拿了这样一本书觉得有点可笑,“搞出教程”来了。但这是一本不同于一般说教的书,相当详细深入的介绍了日本动漫的发展还有对比的分析。虽然只是因为爱动漫而找书来读,所得的效果至少是知道了还有哪些大作需要补课。
《日本动漫艺术概论》读后感(二):亲爱的老师………
难得的对日本动漫的分析和评论。视角相当独到,观点也很有启发性。与一般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的书不同,这本书从对动漫史入手,对动漫这一产业进行考量,比较全面和深入地探讨了文化产业问题,是一本无论是对动漫迷还是对专业的从业者来说都相当值得一读的书。
《日本动漫艺术概论》读后感(三):急需这本书写论文 跪求大家帮忙~~~~
找了很多书店和网络邮购 都没有货 看到这里有 希望留言会有用
有没有转让此书的朋友 或者可以帮忙复印内容 价钱可以商量
若有帮忙者 不胜感激 谢谢~~~~
《日本动漫艺术概论》读后感(四):连我这动漫盲都读得畅快
看完这本书是昨天,恰在此时广电总局颁布了新的条例,黄金时间禁止播放境外动画片以及任何介绍境外动画片的咨询节目。真的无语。不想多说什么,恰好今天又是8月15,多说几句很容易又伤害了某些国人的敏感神经。可是真的希望,至少在谈文化的时候,大家都自觉把政治抛开。该承认的,别捂着,更别狡辩。
《日本动漫艺术概论》读后感(五):摘要
其他漫画以四格为主体,日本是以长篇叙事为主体,变形、抽象
日本动画剧本大多改编自漫画
比美漫内容深,题材广
-企划:构思动画的人
-监督:导演,很细分
-演出:副监督
关键帧的绘制很重要,原画师来画,需要1-2年经验;动画难度不那么高
动画的关键:抽象、变形(因为很怪诞,所以可以凭借形象吞噬环境)
造型动画、音乐型动画(靠音乐控制节奏)、史诗型动画(靠情节控制节奏,对阅读能力有考验,难。日本动画)
光影对比、色彩变化、声画对位
滑稽、讽刺、狂欢(群众欢庆)
集体狂欢感染力强,存在一种拯救力量
日本动画1917年诞生,桃太郎
1923,地震后动画预算提高,要超越迪士尼才有日本动画生存的空间
1945,大藤信郎,鲸鱼
1955,手冢治虫,阿童木、辛巴达历险记。在电视台播
1960-1980之间,动画振兴,产业链形成。手冢治虫作品获得威尼斯影展的银狮奖。作品思考多,开创了机器人这一表现主题(机器人情感)
永井豪:暴力美学,机器人;非常卖座。机器人大战
石森章太郎:日本历史、海盗
横山光辉:三国志
宫崎骏、安彦良和、水木杏子(平民生活和理想)
动物故事、体育竞技(空手道、棒球、赛车)、改编翻拍(孙悟空、阿里巴巴、安徒生、格林)、松本零土(宇宙冒险类打败了机器人类、少年成长类)
80-90年代(黄金时代):高达、哆啦A梦、银河铁道、犬夜叉(高桥留美子,对爱和幸福的特殊理解)、阿拉蕾、龙珠(引入游戏中数值分析的观念)、圣斗士星矢、宫崎骏(85年吉卜力成立,幽灵公主票房175亿日元,迪士尼引入)、花仙子、外星人、变形金刚日版
动画发行渠道:电影、电视台、OVA(录影带);先OVA再电影
90年代-2000:新生代出来但比较少,传遍世界。但新题材的开拓变少了,加了个推理侦探类+魔法类。小丸子、蜡笔小新、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新世纪福音、大友克洋(memories、黑色幽默)、押井守(攻壳机动队、镜头语言复杂、思考人类军国主义关系、讽刺)、庵野秀明(EVA)、Clamp(魔卡少女樱,构建神话谱系、史诗气魄、同性恋)、柯南(推理比较浅)、海贼王、灌篮高手、麻辣教师、后宫类和恶趣味
孤独感、爱、环保、少年成长
00年以后:迷惘。机器人、魔法、神话开始力竭,同人向增多,但是出现恶趣味和后宫很多,内容单薄荒唐、金敏(千年女忧)、少年JAMP、火影(忍者文化、青春热血)、钢之炼金术师
日本有独特的三国文化。战争类题材超过60%,70%包含了神话的因素
寻宝、争战、复仇、史诗、别离与复合
在这个个体价值膨胀的年代,人因为个体价值绝对的确立而意识到个体绝对的软弱与匮乏。因此,他们渴望得到一种有根据的神恩。在这种神恩中,他们相信自己的软弱及匮乏都是相对的,在彼岸世界的至福中,每一个个体并不会因为个体的绝对性而丧失对世界整体的具有的权利。弥赛亚便是连接他们和彼岸世界的桥梁
现代性对于传统型不具有最终价值上的优位性
人本主义。传奇与平凡人生
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的这个年代
颓废、享乐主义
日漫题材:反省现代文明、机器人、AI的思考、国家与战争的思考、网络的思考、时空压缩、时空穿越、喜剧(日漫很乐于调侃正面人物)
日本动漫构思的创作流程??日本知名漫画家的简历??
乌合之众、娱乐至死
日本跟动漫相关的公司的市值(几十年的变化)
全球市场上,美漫、日漫、欧漫的市场份额;东亚市场上,美漫、日漫、欧漫的市场份额
恶趣味会造成人们一笑,但笑过之后有不适感
日漫叙事规则:线性(要展示出目的性、如果故事老套,要有有新意的思考)、平行叙事(不能喧宾夺主,我为歌狂没有做好)、动漫的抒情有强烈的文学性
副文本能够修饰故事情节,加强效果。日本动漫的OP和ED都做的很好,完全可以独立成篇
动漫倾向于塑造单纯性格人物(有一种独特的性格,坚定),因为鲜明更容易引起冲突。
我国很多都是复杂性格
不能像蓝猫淘气这样粗制滥造,但是也不能太过前卫,国内对于单纯形式的追求是可以满足我们心灵的饥渴的,不能放弃。
国内喜欢的动漫作品,04年的时候,前10有9个都是日漫。爆款IP改游戏特别难,成功的很少。
美漫渗透远不如日漫
最喜欢的漫画家评选,全是日本,美国少数,台湾香港一两个,大陆没有
动漫作品销售额:周边销售额=1:8
日本动画会采用电影上的特写、全景、广角等电影分镜手法、页内分格、拟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