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嫁到这世界边端》经典影评集
日期:2020-11-29 23:07: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嫁到这世界边端》经典影评集

  《嫁到这世界边端》是一部由陈贝儿执导,真人秀 / 家庭主演的一部香港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嫁到这世界边端》精选点评:

  ●“我觉得爱情係要自己争取翻黎。”缘分真系一件好神奇嘅事。

  ●不错的一个综艺节目 好贴地的同时也很窝心 相信这个世界依然有爱情

  ●那个对的人,会不知不觉改变你的坏脾气,让你对世界充满感恩期待,即使他曾经远在世界边端。

  ●挺感人的,主持人蛮感性的,看的是第一个故事,一位香港女士嫁到徳国,放弃所有,家庭,工作,朋友。。很勇敢。一度落泪。

  ●要是赌错了呢?

  ●主持人这么爱哭,拼命煽情有点小尴尬。

  ●好钟意睇呢d纪录片,期待第二季

  ●各种各样的人生啊

  ●看到第四集

  ●不喜欢主持人故意煽情,有时真的莫名其妙

  《嫁到这世界边端》影评(一):走到这世界边端

  香港旅游节目做的好,把风景拍的特别美,像《向世界出发》的风格,更应该归类到记录片吧,主持人比较真实感性,总是说着说着就哭。什么是烈女,以前总觉得这个词粗鄙可笑,可当这些女生自嘲自己是烈女的时候,只觉得这个词很真实。喜欢一个人,是可以为他放弃一切的,离开亲人放弃优渥工作失去朋友,去到地球的另外一端的陌生国度。在爱情面前她们自私又无私着,为了自己的爱情离开家人离开朋友这是自私,为了陪伴在爱人身边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无私。爱一个人本就应该是一件纯净的事情,不是博弈不是跳板不是搭伙过日子。只是因为喜欢,就会愿意,包括语言不通从拼音开始学起,受人种族歧视,大学毕业在国外只能做着低贱的工作。

  我也希望被怜爱

  但自愿扮作英雄去保护你

  勋章你不留给我

  仍然愿意撑下去,傲然笑着为你挡兵器

  旁人从不赞同,连情理也不容

  仍全情投入 伤都不觉痛

  如穷追一个梦,谁人如何激进

  亦不及我为你那么勇

  沿途红灯再红,无人可挡我路

  望着是万马 千军都直冲

  我没有温柔 唯独有这点英勇

  《嫁到这世界边端》影评(二):在世界的角落里傻想

  一直覺得一個優秀得電視節目不是喧譁取寵,不是博人眼球,更不是引起熱議,而是讓人看完之後,覺得有所希望,《嫁到世界邊端》正是。

  《嫁到世界邊端》用真實的鏡頭,給我們還原香港女子嫁到外國的愛與承擔,她們未必是別人眼中的幸福,但她們都有一致的答案,如果可以從頭來過,她們一樣會這樣選擇。她們被叫烈女,像楊千嬅的歌一樣“烈女不怕死”,她們是真的不怕嗎?她們怕的,但因為有愛所以勇氣一直相伴。

  不同的主人公,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際遇,有在德國的不得待見,有在丹麥的不承認和鄙視,有在泰國的艱苦歲月、也有在阿拉伯的條條框框。文化的差異,語言的不同,各種生活的考驗,她們所承受的是無法估量的孤獨和無助,然而,她們笑著,有愛人在身旁,如果這是一個賭博,她們未必可以看到最後,但她們一早戰勝了自己和世俗,此刻有著自己要走的路,有著要相伴的人。

  當我被傳統得不能傳統的中國觀念覆蓋——嫁人最好不要外省,有車有樓,家公家婆好相處的時候,怎麼可能想像有這些女子放棄原有的一切,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從頭開始。她們遠去不是大富大貴不是享福旅遊,所有一切從零開始,沒有物業,沒有事業,沒有親朋好友,只有丈夫和孩子,只有一個陌生的天空。她們會有涙,但更多的是關於小確幸關於自己內心的富足。都說香港女生最現實最挑剔,但偏偏節目就給我們呈現了香港女生嫁到國外的生存能力和對愛的一種單純追求。這樣的女人不美嗎?

  不知道什麽時候,在我們傳統的社會文化中,條件在婚姻中變成了首選,從社會的標準、父母的視覺,甚至是很多人本身角度。年齡、外貌、物質條件,都是衡量一段婚姻的標準,甚至是最重要的標準。當我們“愛”,大多數人便覺得可笑。但在我們看得到、計算過的婚姻中,婚後又是否有這樣的小確幸和甘心情願,又是否只選擇任意門而不是時光機?

  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很多人看到的是一種感動、愛和勇氣。看到女主持人陳貝兒的真情流落,因為剛離婚而給她更多的感悟,讓她投進其中不能自已。接這個工作的時候,她肯定是自己選擇並且願意選擇的,她何嘗不是帶一種重新看這個世界的勇氣和決心。然而,但更多人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同事的丈夫說:幸虧有一幫外國傻子,不然這幫女人怎麼嫁得出去!這絕對不是一個人的觀點,我也只能感到悲哀。女主持人一次又一次落淚,也被黑得不少,矯情什麽的算是仁慈。我感到悲哀,為我們這個社會。

  我們不是一個缺少勇氣和愛的民族,只是我們有太多條條框框去束縛著,我們變得渺小。世界很大,總會有一些人用愛和勇氣去生活著。

  《嫁到这世界边端》影评(三):嫁到世界边端,她们的生活如何

  从第一季,第二季的欧洲部分来看。

  101,德国,女主一开始语言不通,且其大学学历很可惜的没有派上用场,从最低的工作做起,在街头数车和做邮差送报,比较孤独且劳力。后来语言进步后在店铺做销售员,状况稍微好些,采访中她一度痛哭,想想也是反差太大,非常不容易。夫妻二人在市区附近租房子住,由于居住在城市周边,平时出门,工作都算比较方便。有交到朋友,片中提到有认识华人人妻。

  102,丹麦1,女主因为语言不通,且需要照顾女儿,选择当家庭主妇,已经买房居住在非综合性城市的郊区,所处环境地广人稀。其作为亚洲人收到歧视和侮辱对待不少,老公是腼腆型容易脸红的男人,遇到这种情况也不会出面维护老婆。平时有去语言学校,但似乎没有交到什么朋友,生活比较单调和孤独。亲戚中姑姑排外,看不起她,但是公公很理解照顾她,她希望能公婆百年之后,够到英语国家生活。

  丹麦2,女主年龄较大,也是当家庭主妇照顾儿子,租房子住在大城市哥本哈根,生活环境比较热闹,女主性格成熟开怀,有交到泰国人妻朋友。公公婆婆很喜欢她,尤其特别喜欢孙子,爱屋及乌。

  片中还介绍了丹麦人从读出生上学,工作买房到退休都很舒服,上学不搞排名不用竞争各种玩,工作时间短工资高,买房便宜各种好福利,听起来让人流口水。

  但是!虽然人妻嫁到丹麦,并不能享受丹麦的高福利,政府设下重重关卡对外来人妻设防,必须通过非常难的考试,还要有全职工作年限要求等才能入籍。且亚洲人在此地生活会受到各种歧视,亚洲人妻过的并不那么幸福。人妻们表示,丹麦虽然被评为最幸福的国家,但对她们个人来说未必是,但是为了她们爱的丈夫和子女,她们觉得不重要。

  202,瑞典,女主离婚带有一女,认识瑞典学设计的大学生,也就是后来的老公,因老公在香港语言不通找不到工作,由女主供养,女主被老公朋友嫌弃学历低,期间老公还约会其他女生,但女主仍然坚持在香港供养老公十几年,终于等到浪子回头。女主陪老公回瑞典生活,夫妻二人均已年近40,在郊区买了小居室,换老公工作女主当家庭主妇,平时到语言学校上课,经历了很多苦难,她仍然笑对人生,兴趣爱好丰富,会缝纫和弹吉他,在语言学校交到了来自各个国家的朋友,且主动做起了聚会组织者,经常组织大家去她家弹吉他唱歌,同学们也在采访中说,同是移民来到这个国家很孤独,感谢女主组织大家一起玩。(这是瑞典女主的一大亮点,前面提到的人妻在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虽然上了语言学校或者工作,但是她们的交友圈仍然很有限,此处瑞典女主主动开朗的性格,具有音乐特长是她拓宽朋友圈的一大助力)

  总结:

  虽然北欧国家高福利但是外来人妻未必能享受到,如果在综合性国际城市附近居住,也比较容易认识朋友,但基本上还是在华人或者移民圈子里打转,要融入当地很难,性格活泼主动点,比较容易交到朋友。如果在其他小城市或者小镇生活,那真的是传说中的好山好水好寂寞,如果没有朋友没有工作,生活支柱需要依靠老公一个人,日子也会过得相对拘谨一点,因为北欧物价也不低。采访中欧洲的公公婆婆大都比较同情且理解外来儿媳,认为她们抛下一切不远万里嫁给自己的儿子不容易。公婆的支持和理解对她们来说非常重要。

  未完待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嫁到这世界边端》经典影评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