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安然朗读音频
不是每一个适合当朋友的人,都适合当爱人。
其中有3种人,可能是最好的朋友,却是最糟的爱人。
-1-
第一种:不敢彼此亏欠的人。
佛家说,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一个不敢亏欠别人,也不愿被别人亏欠的人,或许从一开始,就不习惯把别人请进自己的生命里。
一个女孩跟男孩约会,请男孩吃了一串糖葫芦。
男孩立马回请她吃雪糕。
女孩很高兴,回家无意中告诉了母亲。
母亲却说:“这种男人,比抠门的男人还可怕。”
“我问你,你请人家吃的糖葫芦,是不是一块钱一根啊?他请你吃的那雪糕,是不是也一块钱一只啊?”
得到肯定之后,她说:“女儿,世上有一种男人就是这样,他绝不占你半点便宜,但也绝不吃一点亏。”
女儿一听,人家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母亲却撇嘴:“他不占你的便宜,不是不想占,他是怕将来自己吃亏。”
女孩不信,觉得这只是个巧合。
于是,第二天约会,她故意请男孩吃一块五一根的冰糖葫芦。
男孩面露不悦,但还是立刻买了雪糕回请。
而这次买的雪糕,恰好一块五一根。
女孩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水至清则无鱼”。
君子之交淡如水。
和一个不肯相互亏欠的人交朋友,是一件幸事。
可是,和这样的人谈恋爱,你会发现,他从骨子里,排斥和别人有过多的牵扯羁绊,更不愿有过分深入的关系。
-2-
第二种:虚荣、爱面子的人。
和爱面子的人交朋友,你会看到他光彩的一面。
他永远不会有求于你,而且永远出手阔绰,看起来神通广大,很容易成为“最好的朋友”。
可是,为了在朋友中间站得高人一等,他却时常把家人踩在脚下。
我的一个同学,小时候家庭比较富裕。
后来,他们家开了个酒店,生意很不错。
美中不足的是,同学的父亲有一帮狐朋狗友,经常来酒店大吃大喝,打牌吹牛,从来不买单。
这几乎成了他们聚会的定点场所。
同学母亲苦不堪言。
店里除了白白消耗酒品菜品之外,单是清理他们留下的满桌狼藉,都是一项大工程。
他的父亲却振振有词:“人家肯来,是为咱们吸引人气,怎么能收钱呢?你让我的面子往哪儿搁?”
终于有一天,母亲忍无可忍,当着父亲朋友的面发了顿牢骚。
父亲恼羞成怒,认为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对她大打出手。
就这样,好好的一个家,最终在长期的赔本生意和无休止的打闹中,渐渐走了下坡路。
人们形容虚荣的人,常说一句话,叫“打肿脸充胖子”。
而家人,就是被他打得生疼的那张脸。
-3-
第三种:讨好型人格的人。
跟讨好型人格做朋友,会非常舒心。
因为他总是竭尽全力,把他认为最好的东西送给你,还生怕你瞧不上。
朋友的妻子,就有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她待人诚恳,热心。
有什么像样的吃的用的,从来舍不得自己享用,也舍不得给家人享用,只有送给外人,才觉得高兴。
原本,日子只是清苦一些,倒还过得去。
前几年,他妻子的父亲病了,需要人照顾。
她有个哥哥,从小被偏爱,生活条件特别好,名下有好几套房子,却拒绝赡养老人。
而妻子,作为被父母冷落的那个,执意把父亲接回家。
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雪上加霜。
朋友极力反对:“我们还要供孩子上学。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孩子考虑啊。”
可妻子听父亲长叹:“还是女儿好啊。”
觉得怎么做都值得。
她用不顾一切的讨好,换来了一句渴望许久的肯定。
这样的人,从一开始就是缺爱的吧。
和一个缺爱的人,可以做朋友,但千万别建立什么亲密关系。
因为他习惯了牺牲自己,以及和自己共同利益的人。
-4-
人们常常以为,恋爱结婚,只要找个好人,就能平安喜乐。
这是很大的误区。
对朋友好,对父母好的人,不一定懂得如何对爱人好。
去年,电视剧《都挺好》热播。
最开始,很多人讨厌老二苏明成,觉得他贪图享受,偷懒耍滑,还缺少上进心。
相比来说,老大苏明哲学业有成,定居广外,做事沉稳有担当,比苏明成更有出息。
但随着剧情发展,网友纷纷表示:“宁愿嫁苏明成,也不能嫁苏明哲。”
因为苏明成别的本事没有,疼老婆却是一流的。
对老婆几乎百依百顺,花起钱来毫不眨眼。
而苏明哲作为苏家长子,大包大揽,倾尽全家财力,做一个孝顺儿子。
哪怕妻子吴非,连买件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
他对吴非说过一番话:“其实正因为,你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我就觉得吧,你们应该跟我一块儿吃苦。”
这是多么混蛋的逻辑啊。
记住,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的人,很适合做朋友。
但千万别做他的“自己人”。
他对朋友,对哥们,对同事,对路人,都比对自己人更好。
-End-
防走散防迷路,来摆摆的异想世界
长按识别关注
亲爱的
在兵荒马乱的朋友圈
谢谢你不是为我而来,却能为我而留
如果不能渡你上岸,我愿陪你数尽人生波澜。
你的每次分享,就像给摆摆 一个爱的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