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中的时光》是一本由[苏]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5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光中的时光》精选点评:
●半价购书
●塔可夫斯基牛逼的地方在于,尽管饱受苏联的意识形态的压制和折磨,但他的作品却能超出意识形态的范畴讨论人类某些永恒的东西
●感觉像北国的风光,一个和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记载!
●书是白色的皮,比这个漂亮多了。
●这本书也暂时放一放吧。读这本书需要心境悠闲、澄明,我现在显然做不到。。
●1这个艺术审美及造诣逼格不用说 2这是要多大的艺术天赋而且读了多少书 3嫁给塔神是不是很痛苦……
●说真的有时候我搞不懂文豪是想拉屎还是用卫生巾
●如果《雕刻时光》是金子,《时光中的时光》就是携带土和石头的金子的矿。
●网上好像没有全本,所以大概只读了一半就没了。塔可夫斯基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哲学了,当然也有琐碎。40岁了还那么穷还是那么天才的导演。也抱怨过但始终活得斗志满满,从未放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他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迷弟啊!
●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不敢放下,怕找不到,怕落入别人书中。
《时光中的时光》读后感(一):死了算了
记得书看到3/4处,就迫不及待地对照每页上面的日期,想把他看死,看死,看死,看死,心理十分慌张。
还有就是他与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的事,之前不知道他们认识,在书里忽然看到他和朋友写信去救谢尔盖,就感动的不知该怎么好,游吟诗人里给我的影响超过了镜子,虽然镜子是那么恼人,刺目。
《时光中的时光》读后感(二):摘录: 九月五日。1970。
生命当然没有意义。要是有,人就不自由了,他会变成意义的奴隶,他的生活会被全新的标准支配:奴役的标准。就像动物一样,它生命的意义就是生命本身,就是延续物种。
动物营营役役,因为它本能地知晓自己生命的意义。正因如此,它的活动范围收到局限。另一方面,人却宣称自己追求绝对的东西。
《时光中的时光》读后感(三):去体会“历史中的人”
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人”,几乎个个都是悲剧作品。
看一个人长长的日记,这种悲剧性就愈加清晰,也令人愈加难以自拔;如专家指出,一个人在日记中往往记下的都是些负面情绪的生活片段,故此。
饶是知道这些,塔可夫斯基的日记仍让我读得愁肠百结、哀痛不已。留给历史的背影无论怎样高大,日记中仍是那么多无奈、等待,和小人物的任何辛酸无二。
另外关于苏联在这日记反映出来的十六年情形。和中国很一致,能感同身受。
《时光中的时光》读后感(四):时光中的时光
《时光中的时光》读后感(五):摘录: 二月二十三日。1972。
难道接着几年我真的还会无所事事,等着有人开恩让我的电影过关?
这个国家怎么这样离谱——他们不想取得一个国际性的艺术成就,他们不想让我们有好的新电影和新书?他们被真正的艺术吓着了。完全可以理解。艺术对他们来说只有害处。因为它有人性,而他们的目标,是摧毁一切有活力的东西、每一个人性的镜头、对自由的所有渴求,还有出现在我们那道沉闷地平线上的一切艺术表现。
不消除每一个独立征兆,不把人降到牲口一样的境地,他们是不会满足的。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毁灭一切:他们自己,还有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