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是一部由李行执导,林凤娇 / 张艾嘉 / 秦汉主演的一部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很受不了江苇那样的男人 自负 还有些暴力倾向 我能想象他没有艺术灵感时候像一条疯狗的样子 我很讨厌这样的人 所以我想我应该永远不会倾心各种文艺青年... 还有一个感慨就是 女人一定要像秦雨秋 做到像贺太太的样子 叫做悲剧 琼瑶的剧 味道还是那般
●琼瑶剧一贯的滥情。
●撇开道德伦理和美化小三的嫌疑不谈,剧情是合理的,制作是精致的,思想是摩登的,服装是时尚的。林凤娇和张艾嘉都不太适合各自的角色,李湘的冷艳迷离之前在《沙滩上的月亮》中已经领教过了,这次我又为她而倾倒了。
●电影可以打三星,但剧情发展实在太恶心了,三个任性的女人,同时也是三个任性的男人,太狗血太滥情了,琼瑶果然是小三上位,TM的各种述说出轨的美好,小三才是真爱,真是够蛋疼的.
●哦凑这个电影有毒。。。卧尼玛心灵和艺术就能理直气壮出轨了?麻将还是艺术呢我去你的吧!!!
●唯一可取的就是音乐······秦雨秋那个演员和年轻的秦汉很让人惊艳~
●关于小三的电影,里面几个女的或多或少都有点问题,男的也是,不过最后还是各归各位。个人觉得秦雨秋挺有性格的,最后海边相聚的镜头不错?
《浪花》观后感(一):智障
垃圾,三观特不正。追求心灵的契合啥,跟老婆没共同语言啥的,不是丈夫出轨的理由,渣男。雨秋也特婊。明知人家有家庭,还当小三。大结局,子健和他妹还去看伤害他们母亲的雨秋。子健他妹的男朋友,简直了。影片中,子健他妈到画展骂研啥的,研啥的受不了了,嗷嗷的叫姨妈,好尴尬啊。更可怕的是,还有些观众,很同情俊之和雨秋
琼瑶阿姨的戏就是咆哮派,呼天抢地,竭斯底里,一哭二闹三上吊。而且关系永远是多角,后来国产剧的所谓狗血,其实都是从琼瑶阿姨这里来的。
秦汉拖着张艾嘉从餐厅出来,拍摄手法很前卫啊,这个“长”镜头可以载入琼瑶电影的高光时刻了。
云集了林凤娇、张艾嘉,还有秦汉柯俊雄,也算强卡司了,当然张艾嘉当年还不算,,但她当时已经以琼瑶片《碧云天》成名,导演同样是李行,拍档依然是林凤娇和秦汉,还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不过她在《浪花》的哭戏演得有点烂。
初识这个片名,你可呢会觉得很有诗意,但其实它是另外一种贴切,浪花,浪花,实际上就是有“浪”又“花”,看得真叫人揪心,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引人入胜。因为这是一部非常危险的电影,它一直在“三观不正”的边缘徘徊,徘徊,再徘徊……差点就刹不住车,小三:貌美如花,不仅画家,还会弹钢琴,谈吐文雅。正室:黄脸婆一个,又不会说话,还整天凶巴巴的,没事就搓麻将,和几个太太嚼舌头,张家长李家短,甚至说“泼妇”都可以。男人又是四十来岁事业有成,后面的事该怎么编,我估计都能猜到……
那些家里“有事”的观众看完肺都要气炸了,绝对无限拔高“小三”的“力作”,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我个人的观影感觉很好,几场室内戏太精彩了,因为很真实。真实的家庭生活就是如此,更何况这两口子已经是生活了20多年了,张艾嘉与那个工人作家的戏我个人认为是本片最佳(全片最正能量的一段),秦汉与林凤娇只能说正常发挥,电影节奏也很好,不像有些琼瑶剧台词长,累赘太多,这部恰到好处,但本片绝对不适合家里已经出事的人观看,那会在你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非常扎心,会让一个本来就已经气炸的人更加绝望。怎么说呢,琼瑶始终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为了克服自己的这个观念与世俗社会的矛盾,她做了一些“技术”上的处理,因为它隐射的就是琼瑶自己与平鑫涛,林婉珍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小三一直在劝那个“渣男”离开自己,不要把这个错误继续下去,最终为了躲开渣男选择离开,不辞而别。这是减轻道德负罪感的第一点,第二点,小三通情达理,尤其对自己那个16岁就不小心怀孕的侄女非常好,几次“救场”,观众想恨,似乎也恨不起来,第三点,小三的确比正室有魅力,各个方面,包括做人,男人挡不住,这点可信度比较高,并非毫无根据,现实中这一类事太多了。但我要说的是抛开主线剧情,电影的另一条线,也就是女儿和那个修车工人的爱情还是很让人感动的,它充分体现了“爱情至上主义者”的优点,那就是他们可以冲破一切门第,偏见与经济悬殊等等束缚,克服现实各种阻力,积极进取,求得真爱。电影中那段女儿一身茉莉花香水与工人一身臭汗的对白还是很好的,很正能量的,对比今天对普通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的歧视,琼瑶在这点上是很正的,千金大小姐为什么就不能追求大老粗?一个看上去大老粗的男人为什么就不能当作家,表现出有文化的一面呢?!这种打破各阶层刻板印象的做法对于今天这个势利眼的社会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但,对,我又有说“但”了,但前提是你们不能有家室,不能欺骗,这是社会给你底线……
凡是年轻人谈恋爱的戏琼瑶作品都表现得很好,对未婚先孕的少女也有必要的同情与关怀,很多场面不仅浪漫而且又诗意,充满了高尚的人本思想。可是,一到有夫之妇,有妇之夫,琼瑶就有点“麻烦”了,无论男女对于能不能“再爱一次”,琼瑶的态度比较暧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三观不正”,总之《浪花》这部电影充分体现出爱情至上主者优点和缺点,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我个人倾向于扬弃的观点,好的,保留,坏的,不要,希望大家也能既带着理解,也带着批判看这部电影。相比之下,这部电影是很真实的,比某些狗血片好看多了,也许和《窗外》一样,这种爱情至上者的写实风格,非作者自己就是当事人才能表现得如此妥帖
《浪花》观后感(四):原谅我看的笑到不行
因为在腾讯新闻看到琼瑶为丈夫平鑫涛受病痛折磨而心痛,然而看到评论里骂琼瑶一片,史上最强小三什么的,就搜到琼瑶说浪花就有她自己的影子,据说还把贺老板的妻子的名字跟平鑫涛的原配的名字反了反,(我要是原配不得气死?)然后找到浪花这个电影。
首先感觉七十年代的台湾电影还挺摩登的,时尚感十足,我以为主角是秦汉和林凤娇。不过那时他们都还年轻,所以拌了年轻的一代。不过女主角演的不错,很有代入感,把一个画家的洒脱,追梦表现得淋漓尽致(琼瑶说秦雨秋是自己原型),男主角居然是柯俊雄,好像和舒淇拍过三ji电影的那个吧,呵呵呵呵。就是不明白儿子和爹的声音都是很浑厚类似的感觉,大概那时男主角的声音都那样吧,故意很忧郁沧桑的味道
电影一开头中年男人和一个三十如虎的女人就电上了,很快就搞上了,让我措手不及,那个男人完全就没考虑原配的感受?简直是太开放了,我还是太考虑平鑫涛原配的感受,哈哈哈。。
当女画家把自己外甥女小妍真实情况(十六岁就流产,现在还有些狂躁症)告诉贺老板时,贺老板完全没有犹豫,也没有世俗观念,就同意自己儿子和小妍,我也是跌破眼镜,这个贺老板还真是为了自己的一时情欲而无所不能呀。不过也一睹了龙嫂林凤娇的风采,如当年成龙说,我那时有很多女朋友,不过正好林凤娇怀孕了而已。要说和当年林青霞并称二林感觉还是和林青霞有很大距离吧,据说成龙当年还追过林青霞,林青霞当年正和二秦搞得火热并且和邓丽君是好友自然不会同意哒。扯远了~
当贺老板偷情后好似有些愧疚似的突然问自己老婆有没有爱过他啥的,我感觉他妻子回答也没毛病呀,都一大把年纪了突然情呀爱呀,正常人也感觉莫名其妙吧,但是贺老板就突然感觉那个为了自己生儿育女,偶尔打个麻将,还要操心一家四口生活的女人就不是自己想要的了?突然感觉这个女人啥都不懂,两个人就是两条平行线了?也许电影没有原作表现得立体吧。反正电影里真就感觉这个贺老板就是为了自己出轨找个更好的借口,就好像现在遍地的大叔在骗小姑娘上钩都说自己婚姻不幸福啥的,难道你没问过原配被整日的柴米油盐消磨的是否幸福过吗?
我想琼瑶为了自己的爱把平鑫涛原型的一家写的太惨了吧,儿子爱上一个堕胎的小太妹,女儿爱上一个修车的脾气暴躁的小伙,贺老板居然毫不介意,还把自己老婆想的多无知庸俗。难道琼瑶被平鑫涛的原配和儿女欺负的这么惨?呵呵呵。说到那个女儿爱上的那个人我就更无语了,大概文艺青年都是这么狂躁可怕,第一次上丈母娘家啥礼物不带都不说了,还气势汹汹的怒怼丈母娘,我要是岳母都气飞天了,非得把女儿腿打断不可!真是一点教养都没有,自己啥都没有,还想理直气壮娶我女儿,岳母说了句你们连朋友都不配做,居然站起来就走了,难道没考虑女儿那么爱你吗,说啥都信啊,女儿去找他时,他还说要揍她啥的,反正我生活中要是见了这种人真得躲的远远的。
后面没再看完了,反正剧情都知道,好在女主角没有真正夺走别人的家庭,嗯,只夺走了灵魂。但琼瑶就不这么干了,纠结的如圣女一般谈完恋爱还跟平鑫涛结婚了!小日子过得还很幸福。写完故事,拍电影,拍完电影还拍电视剧,拍完一部电视剧还接着翻拍(详见一帘幽梦),如果我是原配,这真是一辈子的阴影呀!!
到现在回忆起小时候看的琼瑶电视剧,那时感觉原配怎么那么粗俗可恶,非得阻挡人类真正的爱情呢,印象最深的就是新月格格了
总之,浪花这个电影真是名副其实的“浪”和“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