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爱中国》是一本由阿信著作,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用生命爱中国》精选点评:
●
●最初的激励
●含着眼泪读完的
●没有把柏格里那种殉道者的心境、信念,以及当时中国复杂的社会状况、文化状况写出了。整本书浮于表面了……
●传奇中国
●信仰的光辉,跨越时空
●春节这几天,在炮竹声中静静地读完这本书。来自西方的福音使者柏格理带着爱来到中国西南山区,把他的生命全部倾注在中国苗族这个几千年来备受欺压的弱势的“野蛮”民族。柏格理藉着基督福音的大能改变了一个民族。这段历史对今天你我中国基督徒有何提醒?
●
●谢谢阿信老师赠书,伯格理的故事很感人,那些传教士们还是一如既往的令人敬佩。
●那是一个被国人遗忘的时代和角落,你的故事故事犹如鞭子一般抽打着我的内心,怎能不动容,怎能不落泪。凭着我们自己又如何改变这个悲哀的世界,只能相信上帝的爱永不止息。
《用生命爱中国》读后感(一):人性的光辉
在纷繁的都市里,我们的心在得与失之间游历徘徊,内心深处掩盖了多少违背本性的“无奈”,此书透过世俗的世界,能让你看到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犹如我们想抵达的天国花园。伯格理,用生命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真谛,简单却动人.
《用生命爱中国》读后感(二):读者对象:
1、本书特别献给所有关心支持中国乌蒙山区少数民族发展和孩子教育的爱心人士,及所有积极参与汶川5•12大地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志愿者们;
2、推荐基督徒读者阅读;
3、本书对中国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历史文化有一定的涉及,建议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4、对中国当今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负担的读者阅读
《用生命爱中国》读后感(三):爱是永不止息
近来常读传西方教士传记,每每看到在那个时期的他们在国外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不错的工作,有优裕的生活,最为重要的是那是他们的故乡,有家人和朋友,但是当他们感到上帝的呼召时,愿毅然顺服上帝的带领,愿背井离乡去往那时候贫穷又落后的中国。每读到他们在中国的境遇都不禁深深的感动,在一个不被欢迎的地方毅然坚持爱他们,在时常可能还会遭遇人生危险的地方,依然不离不弃这还未得知福音的人们。思及此,我们能为主舍弃多少呢?愿意放下正在玩乐的手机吗?愿意在每日早一点起床晨读灵修吗?相比之下,我们的爱实在太浮于言语了。
《用生命爱中国》读后感(四):这么好的故事被这么烂的写作给糟蹋了
阿信的《用生命爱中国》,算是伯格理的传记。是我看过写的最差的传记。作者语言干枯乏味毫无文采,大量偷懒的直接引用,流水账的某年什么事的记载,看到三分之一觉得已经忍无可忍,甚至对作者糟蹋了这么好的体裁感到愤怒。
看到豆瓣和亚马逊清一色的好评感到很吃惊,我觉得大家其实只是被伯格理的故事而非这本书本身感动。
作为基督徒,我非常尊重理解作者的情怀,但不代表我要忍受这种下成的作品还拍手叫好。基督教文学要在中国真的成长起来,还是要扎扎实实且任重道远,不能靠了解点故事感动一把把几本书一攒然后在基督徒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沾沾自喜一下就拉倒了。
各位,你们这是要捧杀作者啊!
《用生命爱中国》读后感(五):很多年前的一个同事提过伯格理
多年前了,那是我在一家医院做住院大夫,同事里有一个南方人,是北大毕业的,他在医院做心理医师。他外语特好,我问他为什么会外语这么好,他说,他们家老人说一个叫伯格理的传教士说英语的,人特别好,如何如何帮助过他们家乡的穷人,他们家的老人希望他学好英语去伯格理的老家去看看。我只记得则为仁兄姓杨,似乎是白族人。
很多年以后,我看到了阿信的这部新著。 也许,在物欲横流的今日,在斯文扫地的今日,我们应该想一想,如何做一个人,做一个活着有意义的人,而不是行尸走肉。这本书里,没有道德说教,尽管作者想传播什么。也许你不喜欢什么东西,但读了这本书,你真的会感受到所谓那种力量,那种特殊的力量。我不再评论什么,希望各位有时间看看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