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小平
每当听到蝉的叫声,我就感到奇怪,蝉那小小的身体里为什么能发出如此大的声音呢?蝉一鸣惊人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通过查阅资料,我终于找到了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介绍了蝉的生殖过程:雄蝉和雌蝉交尾后,雄蝉就死了,剩下的雌蝉,就用它尖尖的尾巴,插到树皮里产卵,产完卵,也从树上掉下来死掉。然后,卵孵化,成小虫,落在地上,钻进土里,靠树根的养分过活……就这样,蝉一直要在土里潜伏17年!孕育17年!17年后才能钻出泥土,从蝉蜕里挣脱,飞上树枝,从而人们听到了“一鸣惊人”的蝉鸣。
另一种解释是:蝉的一鸣惊人,并不是一只蝉发出的,而是那片区域里的蝉,共同发出来的,是蝉的“合唱”,是雄蝉追求雌蝉的一种行为。
两种解释,让我从蝉小小的身体里,看到了两种力量,一种是坚持的力量,一种是合作的力量。
原来,弱小的蝉,也是可以通过漫长的坚持和等待,通过“合唱”而“联手”起来,发出一种雄浑的声响,产生一种令人震惊的力量,达到一种一鸣惊人的效果。
一个人,如果也想一鸣惊人,那就学学蝉,学学蝉的坚持,学学蝉的合作精神。
当然,以上是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待蝉,但如果蝉因为自己有了“唱”功,便故意在人前卖弄,那便是另一回事了。据我观察,夏天,总有那么一些蝉,一动不动地趴在树上,只是一个劲地叫,炫耀着自己的叫声。可蝉愈是炫耀,愈是招来了捕蝉的孩子。孩子见蝉趴在树上,便会偷偷地爬上树,等靠近蝉,用一只小手掌罩上去,蝉便落在了掌心里。蝉容易被捉,容易手到擒来,也许是因为蝉叫得过于执迷,哪怕危险近在眼前也顾及不上;也许是因为蝉的嘴上功夫太好,所以腿上的功夫就差,逃避风险的能力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