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摊总是在那边,而摆摊的人却常常换了。人跟人看起来虽然类似,其实真的轮到做事却千差万别。去银行取钱排队的人倒是很少,但是感觉出每个顾客真的不好应付,各类听起来低级的高级的都要应付。虽然前面只有两个人却还是等了半个小时,看起来银行的工作也是如此不容易。总是各类不同的客户,甚至有些人无法沟通,接着回头看就有一个大爷扯着嗓子喊:“米呢!米呢!”显然要奖品的,存钱领取一点奖品,而银行面对这类人群也是无可奈何。
而某个群忽然发起了对老师的的谈论,紧接着就开始谈论什么老师收礼之类的问题,而这样的时候真的异常敏感,各种对于老师工作的误会还有一己之见就会原形毕露。而越是优秀的家长越是可以接受赞美自己的孩子老师,而越是相对弱势的人,总是不容易发现自己不足,孩子有不好的地方,他们先想到老师有没有认真教,可惜越是弱势,能力差的孩子教师其实不知不觉发付出更多。而且越是不容易看见成果。所以很多时候培养优秀的家长,孩子才是真正受益匪浅。
可是很多天资不错的孩子被父母错误的观念所毁,而且在所不辞。他们常常忘记常识,动不动以为自己半吊子的认知来挑战养育的基本准则,到时候出问题了,自己还不清楚怎么回事?
回到常识,这是正道,在生活之中很多时候很多人会忘记这样一条,教育孩子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家庭的责任,当然孩子跟孩子也是不同的。
看当年胡雪岩自己在村边拾到一个包裹,之后等候失主,却因为这改变的人生之路,也许没有他母亲的教育,他贪下来那个包裹,人生也就差不多在村里度过了。所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点才能保证人生的正道越走越光明。
最近一直准备写一篇给张文质先生的书评,但是更多时候似乎无从下笔,七年之后我依然还有如此幸运的感觉,因为很多优秀的朋友一直在网上互相支持学习。
街上遇见一个初一的孩子,几个月没有看见已经长大了,妈妈倒是很热情,孩子显得有点拘谨,妈妈着急地说:“还是英语不行,让他去补习,也不想,以前二年级送去也是怕老师要求背单词多。现在怎么办呢?”我只是说以后努力吧,其实我心境已经寻常地看淡了,毕竟学习的过程父母要是连孩子做什么都听他的也没有什么好办了,比较孩子而来说多数是趋乐避苦。家长却说不乐意所以就放弃,这样的教育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走向孩子的最佳。
生活中很多孩子其实已经越来越可以控制家长,这最后却没有家长自悟反省批评自己,到学校以后成绩不好常常把棍子打在学校,悖论也不够如此。
抽空给孩子买了一件T恤,还有长裤,鞋子,他却说没有必要,因为他自己说兴趣不在这里。当然也给自己买了两双秋季鞋子。似乎秋天意味一下因为一场雨而浓烈起来。
一年级的开学基本已经完成任务:学籍资料,医保卡,还有布置教室的展板都已经基本搞定。下周来说相对安静一些,可以更多时候跟孩子们交流,孩子们还有不少不知道我办公室在哪里。
想想六年的光阴一旦开启,犹如慢悠悠的绿皮车,虽然慢却一直向前……且走且看且思且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