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耻》是一本由[英] 萨尔曼·拉什迪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字里行间持续不断的小高潮,读着很有意思,不像国人的憋着在文末放大招。本书有一句结论:一切权利都来源于对性欲的控制。
●殖民小说正当时。这本感觉很生硬啊,不知是拉什迪还是灿哥这次的翻译语法不合胃口
●我有一点点的阅读障碍 每次看书阅读都是一目十行 如果一定要一字一字的阅读 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但这本书的译本 很多用词都比较生僻 我只能耐下心来逐字阅读 看了有将近一周 还只是读了一半
●小时候看的,没看懂
●老实承认,我看不懂。全部都是隐喻,我看得无比辛苦。 又不了解巴基斯坦的情况,又不知道它和印度和以色列和英国和美国人的关系。 除了知道作者很有爱,很聪明,其他我都不懂。这种感觉太挫败了。
●一个看不懂的杯具
《羞耻》读后感(一):初识拉什迪
逛书店得时候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只是单纯的被书的序幕和作者的简介吸引,(惭愧的说当时我并不了解这个人)。这是一部为成人和儿童写的寓言,文字间又透露着来自印度文化熏陶的背景,隐射了南亚次大陆的分裂和巴基斯坦动荡不安的近代史。按照作者自己的话说,他也是一个浪漫的人。
《羞耻》读后感(二):难得出一本,要读的
没想到国内还会出拉什迪的书,真没想到。
依然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依然是家族恩怨,依然是从个体的命运见证社会的崩溃离析和时代的风云诡谲。诡异而富有张力的意象,鬼影重重的魔幻渲染,虽然是中文译本,还是可以感受到原著中独特而气势非凡的语言魅力。
不过,从题材和主旨上讲,这本书和他其它几本著作相比,实在小case得很。
《羞耻》读后感(三):这个版本的《羞耻》就是个shame
不是说这本书写得不好,而是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的这个版本的编辑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全书时不时就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文字错误,比较影响阅读的流畅性。
没有看过拉什迪的原版,但可以肯定文字表现比中文版的水平要高好几个档次。
最后说书的内容,要想读懂这本书,从中读出乐趣,对巴基斯坦那一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有一定的了解,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不然的话,本书读起来就会有些晦涩。
我觉得作者也许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不少情节都让我想起了《百年孤独》。我不太喜欢的一点是,作者在使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过程中,常常突然用第一人称来评论,就像是在看电影时,你旁边的观众在你耳边不断点评,而你却只希望安安静静的观看电影。或许这是作者的写作风格?
一部好的小说是没有配方的----借用莫言的话,不是你把各种佐料,巴基斯坦,阿富汗,魔幻,现实,羞耻,命运几种东西混合一起,然后烹饪一会儿就是一盘好菜。
《羞耻》读后感(五):耻辱和无耻
这些年来,中国读者对于萨尔曼·拉什迪只闻其名不见其作。中国读者津津乐道针对他的追杀令和4次婚姻,但他的作品始终未在大陆出版。《羞耻》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也是拉什迪作品首次授权在国内出版。英国《卫报》对《羞耻》的评论是,“《羞耻》是一个关于编造的、虚构的国家的故事,一个失败的梦想。小说的主题是耻辱和无耻,这两者都源于现代历史的暴力。揭露或隐藏,荣耀之事,政党的红色迷雾,经济衰退的色情生活,公开的暴力,创建了拉什迪非同寻常的基调。拉什迪用奇异的想象启迪我们,我们现在必须书写我们的历史——如果这样,我们就能够进入它,甚至保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