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读点经济史》是一本由格里高利·克拉克(Gregory Clark)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应该读点经济史》精选点评:
●看了一半,弃了,怪我,图表数据太多了,丧失了阅读兴趣
●数据告诉你:有文化=高帅富
●有些新启示,但总觉得前后不一致,逻辑不太清晰
●第一部分五星,几处翻译错误见我的勘误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956615/
●没有受过系统训练也能无障碍阅读,比较适合商科的同学还有刚入门的同学当阅读材料的感觉...
●废话很多,证据说服力不够。
●金超借
●数据十分翔实。。
●有的观点还可以 不过 感觉出成一本书 太多了...咳咳 仍然不是我的菜
●滥俗的中文译名,不影响5星评价!
《应该读点经济史》读后感(一):或许经济学应该从历史学和生物学中或许灵感。
或许经济学应该从历史学和生物学中或许灵感。
经济现象应该可以由常识解释,到底有没有宏观经济学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回头看看马克思的书,或许也会有新的启发。
现代经济学,走在一个十字路口。因为建模高手们,现在没有很好的解释世界。
无休止的宽松货币政策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呢?
《应该读点经济史》读后感(二):这本书实在不怎么样
看过英文原版了。台湾繁体字版翻译为《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A Farewell to Alms)。网上已经有不少评论了。
这书里都是作者自己的逻辑和论证。
《应该读点经济史》读后感(三):名不符实的一本书
这本书给我的印象不太好。
第一,这个书名带有强迫感,给人以压抑。书名实际上是张冠李戴。英文名是A FAREWELL TO ALMS,直译成中文应该是“告别救济”。译成“应该读点经济史”,和一般低俗的书商没有什么两样。
第二,这本书的内容和观点,很多地方我不敢苟同。作者十分服膺马尔萨斯,以马尔萨斯的理论作为立论的基点。他的基本观点是,1800年前,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没有什么改观。1800年产业革命后,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均收入才开始持续增长。在1800年前,任何政策或发展经济的努力,他认为都是徒劳,是没有用的。所以,“救济”之类的措施,应该告别。
第三,他的经济逻辑比较混乱。作者所持的理论比较机械。比如,按照他的信服的理论,“现代意义上的好政府”,“要么不会改善马尔萨斯时代的物质生活水平,要么会导致人们生活水平降低”。这完全是瞎扯了。
《应该读点经济史》读后感(四):慎买……全部关键情节 慎入……
如果你想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些离经叛道的新东西……
你被耍了……
大体上本书前一半儿类似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后一半似乎借鉴了索洛模型来描述经济增长。全书掺杂了各种家的各种论,资本论,进化论……
本书旨在解决三个问题
1 为什么马尔萨斯经济(技术革新导致人口增长而不是收入增加)持续如此长的时间(作者声称是从BC10万年到AD1800年)
2为什么对马尔萨斯陷阱的突破发生在1800年的英国
3为什么会出现之后的大分流(国家之间收入巨大差异)
当当当当
作者公布的答案是
1技术进步率低下
2因为富人的子女成活率高,于是富人的知识(识数)和美德(勤劳节俭)向全社会扩散了 (作者称之为中产阶级化)
3因为穷国工人素质差
结论:这个世界好难理解啊~~
全文完
本书大部分的篇幅都在作“实证分析” 即使不计较这些数据的组织有多重的先验意味,其来源靠不靠谱很成问题。 大部分数据的来源都是:Clark 作者自己。这些实证的数据表明了许多事情 比如公元前10万年人们的生活比1800年差不了多少甚至更好,1800年前的社会具有现代经济的一切有利制度……
这就是45大洋 幸好我看的是呲超的……
:本书给我的人生带来的一个杯具是 我对任何稍微有点计量色彩的东西都提不起兴趣了
《应该读点经济史》读后感(五):翻译勘误
翻译有几处错误,如下。
185:
新的资本存量水平上,每新增1单位的资本就会使产出再增加dy0。 因此,只要利率保持不变,创新就会使得物质资本投资减少。
原文是induce,译者估计误认为reduce,所以完全弄反了。作者的意思是创新会导致物质资本投资。
223
事实上,如果人口没有增长,那么 19 世纪 60 年代的农业产出很可能不会达到 18 世纪 30 年代的 10 倍,而仅仅是之前的2倍。
原文是非农产出(non-farm output)。
244
在英国,实际情况与李嘉图的预测如出一辙。
原文是"The actual future in England again could hardly be more different."完全译反了。
250
因为劳动力这 要素对于每个人都是平均分配的且不会与人分离,它在现代社会中变得更为重要,这 趋势导致收人分配不均现象恶化。
原文是“Since labor, the one income source that every citizen has an equal allocation of, and the one income source that people cannot alienate, has become more important in the modern world this promotes income equality.”。译反了,是promote e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