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9-10 19:3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100字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是一本由[美] 阿戴尔·弗伯 / 伊莱恩·梅兹立希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50元,页数:2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精选点评:

  ●老外研究心理学比中国先进好多。无论是家庭内部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还是家庭外的社会关系都做得实实在在,很以人为本。

  ●操作性非常强的一本书,非常了解儿童心理,且中西儿童均适用。

  ●实用行很强

  ●一本图文并茂 通过实例解决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问题的完美手册 本书原作最早在1980年出版 后经过30年的反复修改 加上作者在各地的讲学 内容充实且实用 非完全说教式的书籍 家长朋友可好好阅读 促进你们与孩子的交流 教师读这本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认真读了两遍,本想写个笔记的,被借走不还了,好吧有人能受益我也很高兴

  ●2010.10 有女朋友的都该看看

  ●这本成书于30年前的亲子育儿书是我看完的第一本相关书籍,也是因为盛名在外,看完之后感触良多,我觉得一言以蔽之就是,父女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附属于自己的一个东西,当你给予孩子尊重,信任的时候,孩子也会给予你意想不到的反馈。

  ●很不错,有些问题在成人中同样存在。

  ●偶尔读到,真理无界,我们到底也没走出童年

  ●孩子是派来让你反思自己的天使。他不是你的财产,而是独立的人。尊重、信任和鼓励,再加上一点沟通技巧,大家都会好好的。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一):不错的育儿书

  2012.5月小孩即将进入小学,买来看。全本看完后,还用BrianManager做了笔记。对小孩教育的原则、具体方法、例子都很好,很有参考和启发意义。虽然例子都是外国小孩,但对中国小孩很通用。还太短吗?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二):有些收获

  1、孩子的感受与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孩子感觉好自然会通情达理。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帮助他们感觉良好呢?通过承认并接受他们的感受!

  2、对付孩子吵闹的四项急救措施:全神贯注地聆听孩子说话;用“噢”“嗯”“我知道了”等话语来认同孩子的感受;把孩子的感受用适当的词表达出来;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3、所有感受都可以接受,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4、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把你看到的事情或问题描述出来;给孩子提供信息;用一个词表述;说你的感受;使用字条。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三):第一章精华: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1、全神贯注的聆听孩子说话。注意,大人手中的活不是特别紧急重要,一定要停下来,转向并看着孩子,全神贯注的聆听孩子说话。

  2、用“哦”、“嗯”、“我知道了”等来认同孩子的感受。注意,不要过多提问与建议。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家里老大有一次坐在车里说下雨了(车外并没有下雨),原以为他在瞎说,后来才知道是他外爷说话喷出的口水落到他手上啦:)

  3、把孩子的感受用恰当的词汇表达出来。注意,不要过多的解释和逻辑分析。

  4、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书中的具体场景的图例很不错。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四):整理的笔记

  1 读书笔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1.1 克服消极情绪

  1.1.1 原则

  认可并尊重孩子的感受

  某些行为必须限制

  1.1.2 行动指南

  全神贯注地聆听

  认同孩子的感受

  用“咦、哦、我知道“来认同感受

  表达孩子的感受

  用适当的词语表达(“那一定让人沮丧”)

  借助想象力满足孩子的愿望

  1.2 引导合作

  1.2.1 行动指南

  描述

  “湿毛巾防床上了”

  提供信息

  ”毛巾把握的床单弄湿了“

  一个词表述

  ”毛巾“

  说出感受

  ”我可不想睡湿床“

  字条

  ”字条-请把毛巾放回架上“

  1.3 替代惩罚

  1.3.1 行动指南

  想点子让孩子帮忙

  表示强烈不满

  阐明期望

  指出补救办法

  让孩子做出选择

  采取行动

  让孩子体验到不良行为后果

  1.3.2 解决长期问题的步骤

  谈谈孩子的感受与需要

  谈谈大人的感受与需要

  集思广益找出双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写下所有方案-不带褒贬

  决定哪些达人喜欢哪些不喜欢哪些立即开始执行

  1.4 鼓励独立自主

  1.4.1 行动指南

  给予选择机会

  尊重孩子努力

  不要问太多问题

  鼓励孩子在家庭外寻求帮助

  不要扼杀希望

  1.5 夸奖孩子

  1.5.1 原则

  描述性夸奖

  孩子可以自己夸奖自己

  夸奖与孩子能力和年龄相符

  不牵扯过去的缺点或弱点

  1.5.2 行动指南

  描述你所见

  描述你的感受

  用一个词来概括孩子受夸奖的行为

  独立

  有责任心

  有灵活性

  守时

  1.6 从固定角色解放

  1.6.1 行动指南

  找机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新形象

  创造机会让孩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让孩子旁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以身作则)

  与孩子共同会议他的突出事迹

  如果孩子老样子->阐述你的希望和感受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五):《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笔记

  承认接纳感受,限制某些行为。

  面对感受:聆听,表示认同,描述感受,想象;耐心。

  当对或孩子的表现失望时,善待自己,善待孩子。

  鼓励独立自主

  每当问自己“我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做某件事”时,提醒自己“我怎么才能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解决这个问题。”

  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生活中给选择;尊重努力(承认困难,提供建议如“可能会”;有时累了需要关注或哄,可以帮忙);别问太多问题(关键要了解问题的可能影响);别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有趣,那你是怎么想的呢?);鼓励孩子向父母以外求助;别扼杀希望(鼓励探索尝试)。

  让孩子选择时:问自己是否都能接受;孩子能否都接受;是否隐含威胁;孩子非常不想做某事时,可能对任何选择都不感兴趣,所以要先表示尊重同情他的感受。

  鼓励孩子独立自主的其他方法:尊重孩子的身体(少关注头发、姿势、衣领);别干涉生活中的小事;别当面谈论孩子;让自己回答问题;尊重迟到的勇气;别说太多不。

  避免说“不”的方法:省略不,提醒事实;描述问题;说可以的情况;要求时间思考(如让我想想)。

  别用“但是”,肯定孩子的全部:改为“问题是”(指出问题时用)、“虽然你知道”(说出观点时用)。

  夸奖孩子

  夸奖的方法:描述所见事实;描述你的感受(多从孩子的角度);用一个词概括;尽量从孩子的角度(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允许自己有最初的反应(太棒了),再加上具体的描述补充。

  注意:夸奖要与孩子的年龄及能力(事实)相符合;别涉及过去的弱点或错误;过度热情可能会有反作用(表达一致);如果用珍重的口吻描述孩子的某一行为,他可能会重复该行为。

  遇到问题

  觉得孩子“不听话”时考虑:要求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能力,孩子觉得是否合理,孩子是否可以选择何时、如何某件事,是否能变动环境来方便孩子。

  取代惩罚(与孩子合作解决问题):想个办法让孩子帮忙,表达不满(别攻击),阐明期望,指出如何补救,让孩子选择,让孩子体验不良后果。

  合作:描述问题,说明(后果、规则、期望),一个词简述,如实说出感受,也可写字条。

  解决问题步骤:耐心了解孩子的感受与需要,简要谈你的感受与需要,商量时尽量让孩子先提解决办法,选择都满意的建议,制定具体计划实施。

  解决问题要注意:接受孩子的感受,排除我的想法;暂时没解决耐心继续;开始前注意双方的情绪,我是否足够冷静;过程中表达时侧重自己的感受,别褒贬;别指责,也不要讲过去的事;表达与心情相一致;问题复发耐心重启步骤。

  如果孩子不愿坐下来一起解决问题,可以写字条。

  道歉:如果道歉是真诚的,那么负疚感应该转化成行动。“道歉意味着改变行为/做出改变。”“我很高兴听到你的道歉。道歉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问问自己要如何补救。”

  寓教于乐(和孩子斗争没有胜利可言,改不了他的思维,考虑怎么改变他的情绪):如想让人帮忙穿衣服,故意套错;刷牙,扮演细菌唱歌;穿袜子,改变语调拌木偶之类的戏剧表演。

  要求孩子反思时,自己也要反思。

  要认识到很少有哪些办法是一劳永逸的。

  提建议

  孩子理清楚自己的想法感觉后,才更有可能听取建议,所以别立刻提,也别不理。

  帮助理清思绪和情感;用提问重新表述(问后给孩子留时间思考);指出家庭外的帮助来源;用“你觉得怎样”、“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这种尊重他的语气提建议。

  在轻松愉快时才说“请”。

  当你发现自己重复地提醒孩子某件事时,去问问孩子有没有听见你说的话。

  帮孩子从固定角色中解放

  找机会让他看到新形象(肯定优点,别贴标签);创造机会让他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如让孩子分担家务,用“你觉得”提醒);让他旁听正面评价;树立榜样;共同回忆突出事迹;如孩子依然如故,阐述感受期望(别贴标签)。

  尽量不要做

  别质问:以“你为什么要”、“你为什么没有”开头的话,听起来像是指责,回答要么被迫承认不足,要么找理由辩护,结果都会导致更生气,更不可能思考补救措施。

  别提惩罚

  别关禁闭

  尊重自己的感受,适当表达愤怒

  适当表达愤怒:忘记所谓的“要冷静”;描述问题并大声喊出来;说出你不喜欢的,加上你想要怎么样;用激烈的言辞描述情绪;用一个词语表达(吼);陈述规则,给出选择,必要时采取行动;尽可能用“我”代替“你”。

  关于“另一半”

  谈我想要改进的地方,给予参与感;征求意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