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未来的工作与死亡》的影评大全
日期:2020-09-06 23:0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未来的工作与死亡》的影评大全

  《未来工作与死亡》是一部由Wayne Walsh / Sean Blacknell执导,Stuart Armstrong / Peter Cochrane / Joanna Cook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未来的工作与死亡》精选点评

  ●太泛泛而谈

  ●美国47%,那我国呢?估计74%吧

  ●可以,值得思考

  ●一份有薪酬的工作将会削弱甚至吞噬人的灵魂 人可以彻底从工作中解放出来(即automatic全面取代人类工作)人才能真正开始“像人”的样子 一下子从金字塔底端越层至马斯洛顶端 @2019-05-20 17:58:40

  ●nothing new经常看新闻的人不必看

  ●各方人士就几个关键问题给出了各自观点,又提出新的问题。算是得到点新知识点吧。

  ●科技进步的轨迹引领的最终目的地叫作“技术奇点(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术语来自物理学描述视野尽头事件时空中无法看穿的时刻

  ●8.5,静观其变,等到2050年的时候我会回来看看这个留言,对比一下2050年和今天的不同

  ●The Future of Work and Death

  ●認識自動化、AI與老化,超人類主義

  《未来的工作与死亡》影评(一):真正问题是资源如何分配

  技术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面对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希望真的能有与之同步的社会发展过程人们工作只是为了搏取自己生存的资本出发点绝不是有无意义,况且意义是基于结果断定的。真正需要考虑的是资源的分配问题和如何建立完善社会制度伦理道德标准,但这肯定是滞后的。

  资本的发展是野蛮的,会考虑自身的存亡问题。其自身又是矛盾的,难以调和的,到最后的手段可能真的是暴力战争。就像影片中说得那样,大部分财富拥有者是否有良知很值得怀疑,他们手握的是登上方舟门票,在他们看来没有比这个更安全的了。其他人才需要考虑工作,而是否有意义重要,只要是在工作,劳动价值体现出来了——消磨其本身。就像很多政府相关部门存在必要性让人存疑难免让人不公,这是亟待解决的。而对于虚拟资本若受到管控则可以很大程度缓解财富不均带来的资源分配问题。政府一定程度上是银行作为既得利益者但其并没有做出任何可持续发展的限制,而任由资本野蛮扩张,财富急速流入上层。

  技术可以去疾病,可以修复人体,关键是如何做好技术和人之间的平衡。我相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面对栩栩如生机械,但是这部分人怎么办,要么灭亡?要么等到科技成熟意识传到互联网

  深刻觉得人类如今就像一列火车车厢不互通,火车头负重难行,车尾又装的是资源,如何取舍?或者说这不是个问题,毕竟历史上这个问题已不新鲜。人类应该就诸多问题真正达成共识,而不是如何搏取利益,这就算有望看到也注定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

  《未来的工作与死亡》影评(二):焦虑

  

一小部分人在试图设计整个人类的命运。被设计的大多数却浑然不知。看的过程很焦虑,甚至不是很想知道这个世界在如何运转,自己无能为力只能被洪流裹挟。哦,还有看到了满屏要溢出来的欲望,非常不适。

如果把时间线拉得很长会发现技术影响着人类的进化。但个体生命长度不足以切身体会这种改变。我们的认知是线性的,而技术发展却呈指数提速。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人们总是要更快获取更多的东西。这非必需而是出于欲望。

智力超群的人类创造更高级的AI,机器的高效可以取代人类的工作。科技对人类基础工作的碾压,根源是人类互相的剥削。

人工智能最终发展是否会迎来反乌托邦式结局,多方猜想也只是猜想。效率、生产、财富、人类……多种因素掺杂在一起,政治参与成为必然。片子让我有种压迫感,那没有看到总结式内容的人会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在被这些因素改变着吗。我的生活是我可以选的吗,好像只有细小的环节能被我所控,而历史洪流是我抵抗不了的。

科技发展改变人类的学习模式,但是有能力学习编程,学习新技术的人恐怕也不是被机器替代了的手工业从业人员。

发达与落后之间的差距或许只会越来越大,总有人会被疾驰的科技之车上甩掉。

两件人类不可避免的是:花时间谋生、花时间变老。

衰老。人类不光要提高效率生产(消灭了一部分人,这些被消灭的人不知道平均寿命是多少),还要提高人类寿命。高智慧的人类到底想做什么啊……绝望了

可世界技术的不连贯,还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最终的基调也是未来不可知,这一切都是伦理道德问题,又哪里存在标准答案呢

  《未来的工作与死亡》影评(三):一些随片感想

  工作与死亡是有共通点的:它大部分情况下都在不是我们希望的情况下发生。人们用大好的时光来换取生活资源,又因失去了大好时光而衰老。 2020,在这样一个新的十年里,在这样一个万物互联的5G时代,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人类的生与死。你有对于人工智能超过人类的恐惧吗?你有面临自动化取代工作的压力吗?是所谓的职业塑造了我们吗?当自动化海啸来临时,我们该以何种方式生存? 反观工业革命,我们难道不觉得科技的车轮又一次席卷而来了吗?现在的智能机器不正相似于当时的蒸汽机,纺纱机吗?目前还处于弱人工智能时期,当非类人的人工智能兴起时,人类是否会爆发出又一次的“卢德运动”?摩尔定律失效的后硅时代又会是怎样的?人类2.0时代什么时候来到?其实,对于当下的某单个人,这确实会意味着人的就业机会被剥夺,生存的体制被打破,因为这些产业兴起所带来的就业机会远少于被它淘汰的岗位数量,而对于下一代人,几代人来说,这是一种社会的进化,涉及到了每一个人的生与死。从直觉上来说,大部分人都明白,日复一日乃至年复一年的机械工作只是在浪费时间,我们一直都在探索生存意义的船舶停靠在哪里才能获得宁静。人类在哪里结束,科技就将在哪里兴起。我们不支持死亡文化,所以我们探索生命延长科学,我们通过承诺无人见过、永无止境的天堂来安抚对死亡的恐惧,而死亡一直获得胜利,我们不是畏惧死亡,只是对死亡的过程感到恐惧,但衰老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的。永生的课题是连接生与死永恒的桥梁,伴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它也变得更加明亮通透,通透得以至于我们不敢停下研究甚至放慢研究它的脚步。基因编辑与胚胎工程,3D打印与器官移植,脑波输出与VR、AR兴起,超人类主义者与赛博格人种的出现……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大脑不过是一条可理解的物理链,身体只是各个元件的有序组合而已,自然法则已经变得模糊,人为干预变得越来越强。 身处在这样一个人均寿命早已突破80岁,死亡离我们越来越远去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整个社会对这种发展的看法,我们整个人类面临的道德与制度的限制,智能如果不摆脱人类的束缚则不可能达到强人工智能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该何去何从?对于将来智能的观点,一部分观点是悲观的,认为智能机器会主宰人类;但是我属于乐观的一派,人类的思想意识绝不仅仅是一物理电路板,谁能说得清智力的本质呢?善于人际交流与具有创造力的人类说不定会带来什么惊喜呢。 我憧憬着可能不远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也畅想着随之而来的第四产业乃至第五产业。整个人类的聪明才智是社会进步,进化与延伸的根本,科学将我们的想象转变为现实,未来就是那个你和我将要度过的地方,我对此颇感兴趣。 我们不能放弃想象,你绝对应该相信这个世上早已有人过着你几十年以后才能拥有的生活,早已享受着你几十年以后才会了解到的科技。当然在我看来,真正想象力丰富的人或许早已与目前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找不到合适的接口对接真实,他们活在未来,活在想象之中不断打磨自己,将他们无限的意识安全地保存在宇宙之外。所以,不要停止好奇与想象,或许我们不能思考得很远,但我依然认为,想象力是治疗无知必不可少的一味解药,有时,难以置信就是无知的代名词,意识不到变化的迅速性这本身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生命中最可悲的莫过于科学聚集知识的速度要快于社会聚集智慧。----艾萨克 阿西莫夫

  《未来的工作与死亡》影评(四):乐观或悲观看待科技?导读《未来的工作与死亡》

  自从人们发现科技拥有强大力量,对技术的看法与评价就逐渐趋于两极,最终分化成为两个阵营:科技乐观主义(techno-optimism)与科技悲观主义(techno-pessimism)

  18 世纪中期以前,科技乐观主义占了上风,认为科技是人类能力的拓展和延伸,能将人类从辛苦体力劳动与肉身限制中解放出来。例如,大哲学法兰西斯.培根(Frances Bacon)透过撰写《新大西岛》(New Atlantis)这本乌托邦小说,倡议国家根据科学原则和技术工艺来建造和经营,才能使人民幸福、社会强盛。然而,这种「赋予科技众望」的观点,到了 20 世纪中期几乎全面消退。

  经历 18 与 19 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乌烟瘴气,以及被马克思称为「异化」(alienation)的单调工作模式,人们越来越怀疑科技是否真的带来好处,再加上 20 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先进武器造成的血腥与伤亡,科技不再被同义于解放,而是困住人类的牢笼。这种科技悲观主义的典型人物,是另一位大哲学家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他批判现代科技把任何事物 —— 包括人类自身 ——「框架」(enframe)成为可资利用的资源,最终结果不外乎科技掌控人类,而非相反。

  时至今日,科技悲观主义蔚为主流。打开报章杂志或者网路媒体,不难看到标题中的「科技」一词总是和「风险」、「冲击」、「伦理」⋯⋯等相连。每当有新科技出现,人们总是习惯在第一时间查找和预测可能的危险,并以此呼吁停止研究发或禁止使用。从人工智慧和自驾车,到人脸辨识和物联网,各种伦理忧虑持续指称这些科技将会瓦解人类社会的互信,并且侵蚀我们作为人类的价值。正是在这一片「科技唱衰」声中,纪录片《未来的工作与死亡》(The Future of Work and Death)显得独树一格。

  正如片名所示,《未来的工作与死亡》主要探讨人类的两个切身议题——科技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又会为死亡带来何种不同风貌?透过采访科学家、未来主义者、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未来的工作与死亡》虽然没有提供明确答案和判断,却精准呈现了科技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更重要的是,它没有重弹科技悲观主义的老调,而是给予科技乐观论者一定的发言空间。

  例如,在工作议题方面,《未来的工作与死亡》虽然照本宣科指出「人工智慧将会造成大量失业」,但也强调新技术往往会创造新职业,比如电脑科技发展之前并没有一种工作叫做「程式员」 (programmer/coder),因此整体而言,人类的职位数量可能不少于以往,只是工作内容产生变化。在死亡议题方面,虽然透过科技延缓或杜绝死亡可能造成人口过剩,甚至有冒犯死亡的宗教意义之虞,《未来的工作与死亡》也指出当人类拥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和调整,这些我们现在视之为问题的种种,很可能不会出现,或者不至于成为问题。

  更多的辩证与细节,就有待读者透过观影领会一二。我想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未来的工作与死亡》其实暗示了某种介于科技乐观与悲观主义之间的第三种视角。这种视角不以科技发展为傲,要求社会与之配合,也不以人类道德为绳,要求技术以其为准。这种视角聚焦的是:「什么样的科技」与「什么样的社会」之间的搭配。如果机器能够承担人类所有体力或脑力工作,那么是否仍需把工作视为人类生存的必须之一?如果我们无论如何珍视某些工作,那么是否能够透过科技来增加这些工作的价值、甚至使人们更乐于其中?同样地,如果科技能够让人类免于死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时间?会不会到了那个时候,死亡反而变成人类的追求与目的?如果死亡仍是人类自我认同的标志,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发展「死的技术」,让人类能够选择死亡的过程与方式?

  这种视角不乐观亦不悲观,而是一种「共伴」(co-accompaniment)的态度,聚焦在科技与社会的双向动态,亦步亦趋同时照看、形塑科技和社会的样貌。要知道,不论是科技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两者都没有成功预言过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电视的推广者曾说,电视能提供更充足、便捷、和真实的影像资讯,因此将会促使民智大开并健全民主制度。同样的,苏格拉底(Socrates)曾经大力反对书写技术,因为使用纸笔无异诋毁人类的记忆能力,甚至鼓励遗忘。显然,这些预测从未成真,如今也没人会把这些话当真。

  共伴的概念,有助于克服科技乐观和悲观主义的无力。科学怪人之所以吓人和害人,正是因为科学家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创造它之后就双手一摊,让它独自面对社会、和其他人类接触。如果我们承认,孩子需要细的协助和培养才能安然成长,那么其实科技亦当如是 —— 毕竟,他/它们都是我们的创生物(creatures)。

  * 本文原刊载于作者博客:社技哲学.Technosophy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未来的工作与死亡》的影评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