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探索红头船的结构样式,发掘红头船精神的价值,携曦IX成员前往潮安庵埠,探访手艺人郭木钦。
匠心,对郭木钦老先生来说,是做好每一条船。一心一意,精益求精,专注品质,将愈发珍贵的红头船精神传达出来。
队员们在现场欣赏工艺品的同时,纷纷感叹红头船的精巧,却很难发现郭木钦老先生在红头船工艺品下的功夫。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他,有20多年的做船经验。从二十多岁开始,跟着专业做船师傅学习,从小渔船到大船,再到工艺品,不变的是他做船的初心。
“红头船不仅气势恢弘,霸气十足而且做红头船工艺品也具有极大的意义,它象征拼搏创新的红头船精神。”郭老先生坚定地说,“红头船工艺品,是我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作品。”
每一件红头船工艺品都需要经过长期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和精心选材经历五十多天的精细打磨,才能够完成。郭老先生所做的工艺品摆件被摆在当地企业、学校等,作为红头船文化的标志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团结向上、拓展创新。
讲求细节,攻坚克难
郭老先生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他的手作红头船:“这只船是按照红头船一模一样的工序、结构、技艺特点等,按比例缩小而成。它船身虽小,踏板、船梢、船桡、风帆等器件一样不少。” 一切尽可能地复原了红头船以前的模样,把红头船满载货物乘风破浪下南洋的场景形象地展现出来。
当被问到最难的地方是什么,郭木钦老先生表示:“没有哪个地方是容易的,每个地方都要攻坚克难。最难的地方大概是船的骨架,相比起其他部位来说,使用了多道工序,耗时最长。” 一般来说,造船和做帆是两个不同的工艺,需要不同的匠人完成,但郭老先生仅凭一人之力就完成所有的工作,不得不让人钦佩。
郭老先生喜好工艺,在已有的造船经验基础上做这些摆件,不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更重要地是将红头船精神传承下去。他专注而自信,将每个作品都做得精巧绝伦,坚守自己的工作,让我们见证了资深老艺术家的手艺的精湛和初心的坚守。尽管红头船已经绝迹,但他仍希望能够通过老一辈的讲解,让年轻人知晓那个年代的红头船和其中的奋斗故事。
郭老先生表示,希望后辈能继续将红头船精神发扬光大,变成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动力。郭老先生用一生的时间,专注于造船事业。从造下海大船到小船工艺品, 无一不是他别出心裁的作品。几十年如一日,一刀一划,沉默而耐心,修复着逐渐在时光中消散的红头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