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门》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09-02 20:5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门》读后感100字

  《门》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4页,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门》精选点评

  ●“论语里说些什么呀?” “什么都没说。” 书的情节简单,但是故事丰满很喜欢这种调调

  ●卡尔维诺专注于描写轻与重,尤瑟纳尔有时候着力描写软与硬,小说语言是抵达事物物理状态精神状态的最佳途径。在《门》中,夏目簌石展现了对“慢”的呈现。他的语言具有了某种物理凝固的属性比如说宗助贪婪品味阳光浸入新做的布衣背部而透入衬衫里的暖意,或者描写夫妇俩在 廊庑上乘凉 ,“两人的白色夏季衣和服在昏黑处显现出来。”这些语言呈现的是视觉触觉效果极为强烈缓慢感,有时候,夏目又能够荡开一笔,写人的气定神闲,比如在小六肝火很旺的时候,悠悠地笔头一转,去写宗助 逛庙会,买了花回来小心的伺候花。夏目很大程度上稀释了小说的情节与时间维度,让人在“慢”中行动 ,非常像帕斯描绘东方诗歌“无主体、无时间”的状态。还有一处,同样描写一个女人撑伞而立,通过男人眼睛这一幕,福楼拜与夏目的处理情绪非常不同

  ●2014/11

  ●「后来的事」发展下去可能就会变成「门」,「门」再惨烈一点就会变成「」了。已成为夏目粉。

  ●真是暗淡一家人

  ●贫贱夫妻百事哀。是哀么,是社会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抛弃了社会?

  ●缺乏趣味性,直击现实,读起来略悲伤~

  ●好久没有读这么舒服雅致文字了。其实是平静淡泊的|2012.7.9重读。又是另一番景象。一年又一年。想到电影《又一年》

  ●第四本夏目漱石,基本明白风格。嗯,二流半鸳鸯蝴蝶作家

  ●很喜欢夏目漱石的作品。宗助和他的妻子该是幸福的吧,多美好感情;可是不被社会所接纳是不是又是一种悲哀呢???

  《门》读后感(一):我无能为力

  我什么都不够强大。我犯下的错,我没能力能够弥补,只能逃避。就像我的面前有一扇门,我用尽全力也无法打开,而退路捷径也没有。我只能是等候和逃避,装作看不见,等候时间的流逝,成为站在门前无法安心不幸者。

  《门》读后感(二):生活得像开水

  他们很少有太多的交流,谈的话也是无关痛痒的。他们很安心地繁华的京都的一隅处过着白开水平淡的生活。他们好像是经历了一切的苦难后,就从此对以后没有太大的憧憬

  也许就是一个季节轮回之间的故事,开篇夏日再美不过的时光,等到冬天走了,春天也就来了。

  时间过得真快。

  然真的是一本耐读的书,在夏天某个安静的午后,再好不过了。

  《门》读后感(三):回东京后仍勿失去信心

  感觉很平淡。生活就应该如此?优雅的、自由的,时常又有点波澜。

  和尚对宗助说:随心所欲是不行的。要能乐在其中才会二三十年云游四方而不以为苦。

  日居月诸,寒气渐消。谢天谢地,春天总算来临了。

  是啊,一过,冬天转眼又要来的啊!

  读到最后,我心情一下子平静了下来。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但也不能保证未来就一帆风顺的。就这样吧~努力生活,加油看书。

  《门》读后感(四):相守

  在日光前笑语, 在月影前徘徊, 迎新送旧, 度过了静静的岁月。 ——夏目漱石《门》

  一种透着岁月安然的幸福,从心里生了起来。

  感觉这是夏目漱石最美的一本小说了

  爱情三部曲感觉

  《三四郎》是朦胧不不谙世故。

  《后来的事》是错过与悔恨。

  《门》是相守。

  夏目美丽的词藻在字里行间涌动,勾勒出一副静好的画卷。

  太美了。

  无论是日常场景,还是写景。

  《门》读后感(五):社会无法给你的答案,宗教亦不行。

  今日读罢《门》,夏目漱石前三部曲之最后一部。

  宗助和阿米借助杉凉的力量,自福岗迁自东京。这好似《后来的事》中平冈与三千代的故事。托叔叔处理房产之事又仿佛《心》。宗助和阿米穷困度日,甚至要去当了父亲留下来的屏风,但却似乎淡泊而无谓,让我想起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夫妇。读到后来才明,宗助和阿米,就是后来的代助和三千代。

  夏目漱石关于水与油的比喻,这正是“不得已而爱”啊。被石子砸死的相爱的青蛙夫妇。

  社会无法给你的答案,宗教亦不行。此门永远横亘懦弱之无为者的面前,锁住而无退路。

  最理想的,举案齐眉的,负罪之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门》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