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卡门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09-02 19: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卡门读后感锦集

  《卡门》是一本由[法]普罗斯佩·梅里著作,读客图书·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元,页数:4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卡门》精选点评

  ●然都很强 但为啥《卡门》我不出女权到是看出文化丢失呢……?

  ●就读了卡门,很喜欢

  ●这个译本个人不喜欢,读着读着经常跳戏觉得自己是不是在读水浒传……更推荐柳鸣九的译本。

  ●你是我的罗姆,有权杀死你的罗米。可卡门是永远自由的。

  ●依旧是那个卡门

  ●你所热爱的自由,不是我的自由。

  ●好几篇都很精彩。卡门不长,人物很有特色不够丰满,高龙巴又太长,也算精彩。读的时候人名地名会给读者造成困扰故事背景都还是很有风格的。每篇都不错

  ●越读越有意思喜欢里美,值得回读。

  ●被封面吸引着买下来的。书里女性男性强大很多

  ●《卡》六 况且安达鲁齐的女孩子我害怕。我还没有习惯她们那一套:嘴里老刻薄人,没有一句正经话。

  《卡门》读后感(一):自由?

  其实已经看了有一段时间了,就是懒得写,可能最近刷名著刷的有点伤神。。名著这个东西,很多我的确是看不出啥好,这本也一样。。硬着头皮看完的卡门和高龙巴两篇。。然后后面的弃了。。。 按照封面写的,卡门的主题应该是不自由,毋宁死。可是这个故事的表现内容来看,这个样子真的是自由吗?因为看了有一阵子了,具体内容有点模糊了,感觉卡门就一女绿林好汉,然后说是为了自由,可是多的还是任性吧。如果性别换成男的,那就可以冠以渣男之名了吧。。 高龙巴就更奇葩了,反复撺掇哥哥复仇,甚至人为制造冲突,她哥哥已经在文明时间习得了文明处世之道,而被逼的使用野蛮手段,我真的看不出来这一片要表达什么深远意义蛇蝎美人? 据说整本都是女性主角,那么或许是为了宣传男女平等?但是我的理解男女不可能平等啊,本身就是不同构造,能做的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不高高在上,也不卑躬屈膝,更不要以平等之名,行不平等之实。

  《卡门》读后感(二):自由是艰难的,却是人人向往

  (文章首发公众号芒果屋子) 久闻卡门大名,这位法国作家梅里美笔下妖冶妩媚邪恶奔放、坚守自由的波希米女郎,让许许多多的人充满了好奇幻想。在刷豆瓣知乎时,看到有人说:“卡门是个坏女人,可我依然喜欢她。”以《卡门》为原型改编歌剧,也成为了世界上演率最高歌舞剧。

  所以,《卡门》是有怎样吸引人心魅力?周末,我花了两个多小时,读完了这部中篇小说。最初,我是有些不理解的,对于卡门这个离经叛道的女人,我的内并没有多少喜欢的成分在里头,但又总觉得,她带给我一些说不清的感觉。 一整个下午,我都处在间断性的思考中。在突然之间,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狭隘,原来自己是一个被装在套子里的人,我习惯性的用世俗的标准去评判着她,而卡门分明是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人。当然,她是不可能存活在现实社会中的,因为存活下来的是受到道德、教育、法律约束,变得循规守矩的一类。卡门是一种意志的象征,自由的意志。 1 小说讲述的是一位美丽的波希米女郎—卡门,先是勾引了在军队任职班长的唐·育才,使他陷入了情网。唐·育才为了卡门,违反军队规定,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在卡门的带引下,加入了一个走私团伙,且成为了卡门的情人。当卡门设计救出在监狱的丈夫后,唐·育才在卡门离开之时和他决斗,杀死了卡门的丈夫,并让卡门成为自己的妻子。卡门聪明伶俐,又极具美貌,游走于各地做生意,向往自由的卡门在爱上一位斗牛士吕加后,使唐育才醋意大发,决意带卡门远走他方过平静正常的生活,却惨遭拒绝。无法接受卡门不爱自己的唐育才杀死了卡门,最后自己去自首。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故事中的卡门确实挺坏的。她会因为和同一车间的女工发生口角之争,就用刀具割花对方的脸。她会用美色去勾引那些军官,来为犯错的自己减刑。也会因为看上了别人的手表想占为己有,就起了杀意······可她也很真实、勇敢。她坏得坦坦荡荡,不忸怩造作。想爱谁就爱谁,在爱的时候,大胆付出,不爱的时候,宁愿死也要离开换取自由。 正如小说的介绍语所说:“这一次,我们不歌颂道德,而且我们鄙视和道德有关的一切,规则、法律、人情世故,统统被踩在脚底下加以唾弃。我们在众生之间,选择成为‘恶’,还要从这‘恶’里开出花来。在爱你的时候,愿意为了你去死。在不爱你的时候,也可以用死来换取离开你的自由。” 除非灵魂说不,否则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2 我开始渐渐理解为何卡门很坏,但大还是会喜欢她。若是将她单纯地放入男女关系中分析,未免太狭隘。男人总是喜欢能勾起自己征服欲的女人,但卡门决不限于此,她是不被束缚的,她是人们对于自由意志的最终幻想,所以很迷人。卡门就是自由本身。 自由这个东西,看似缥缈,但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为获得更多的自由而努力。言论自由、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婚姻自由······可是有时,就算我们普通人如何努力,也只是在获得的路上。自由总是艰难的,但却是人人向往的。倘若自我禁锢的太深,又会失去期望的那份灵动。 这让我想起了《肖申克的救赎》,在那座监狱里,有人为重获自由,忍辱负重,绞尽脑汁,年复一年地等待着。也有人渐渐的被制度所侵蚀,内心渴望自由却也害怕自由,就算重获新生,也失去了独立活下去的能力。由此又想到了那位将青春交给收费站,重新进入社会后什么都不会的大姐。国企有时就像一道围城,它在给你稳定的同时,也会慢慢软化战斗的那份狼性,你得需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还有不断学习的动力,在遇到困境和改变时,才能给自己选择的自由。 我们再回到卡门身上。因为故事的设定,因为唐·育才的参与,当我们在谈论卡门时,更多的是在谈论爱情与自由。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 故,二者皆可抛。”这用来形容卡门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卡门爱自由,胜过爱一切。而唐·育才,他是爱卡门的,但并非深爱。他的爱更多的是占有,而非成全。当他杀死卡门后,自己再也受不了内心的折磨,选择了自首。一个本性像狼,一个像狗,本不是同类,并肩前行,也总会出问题的。 对于卡门,总是会有不同的解读,有关于两性,也有关于人生。但不管怎样,如若这个社会多一些不羁而有趣的灵魂,会更加的有意思吧!

  《卡门》读后感(三):你所热爱的自由——文学史上不朽的传奇女性

  如果有人问我生而自由是什么样子的,我恐怕会说自由就是卡门的样子。

  红裙、红唇、红舞鞋、红绸带,这个热情如火的女人,明艳夺眼,仿佛一团火炽热燃烧,燃出了自由的模样。

  “孽,妖孽,此乃妖孽”当看到这个抽着雪茄目空一切的女人时,我的脑海中涌现出这句话。

  而后,哈?原来一个女人可以活得如此洒脱,如此自由。

  卡门的自由

  “不自由,毋宁死”

  这句话,千百年来被无数人说过,真正做到自由的,唯此卡门一人。

“她像五六岁的孩子一般吃饱了糖,便抓了几把放在老婆子的水壶里,说是‘替她做冰糖酒’。她又把甜蛋黄扔在墙上,摔得稀烂,说是‘免得苍蝇跟我们麻烦......’总之,所有刁钻古怪的玩意儿都做到家了。我说很想看她跳舞,可是哪里去找响板呢?她听了马上把老婆子独一无二的盘子砸破了,打着珐琅碎片跳起罗马里来,跟打着紫檀或象牙的响板一般无二。”

  看看这个女人,这个随心所欲的女人,一点也不把礼教束缚放心上,想舞蹈,就算没有舞台,没有道具,也能跳出自己的韵味。不洒脱,不卡门。

  见过太多在封建礼教下压抑天性的女性,卡门这个女人实在活得太酷了。

  卡门的爱情

  一个向往自由的人是会冲破一切牢笼的,羁绊和爱情。卡门与走私贩唐·育才在一起,而后喜欢上斗牛士。可能会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指责她,这样的女人连三从四德都不知道。

  可是卡门永远是自由的,是不受束缚的,对她来说爱情是选择而不是定死的契约。我爱你时,你是全世界,哪怕不爱我我也会热烈地爱你,而当爱走开,我是自由的,

  “你是我的罗姆,有权杀死你的罗米。可是卡门永远是自由的。她生来是加里,死了也是加里。”

  卡门在面对育才的刀刃,面无愧色,对她来说自由是生存的根本,如果连自由都没了,那么生存也就毫无意义。

  谁能说这个抽雪茄的吉普赛女郎卡门不是勇士?

  人人都想成为卡门

  我们了解卡门,很多因为那惊艳的歌剧,火红的耀眼形象,叼着玫瑰花而俯视一切的眼神唱着“爱情像只自由的小鸟”

  很多人为之倾倒而迷恋。

  这个女人啊,真正活出了我们想活的样子。

  我们热爱卡门,直爽的性格,爱憎分明。

  记不得多久,我们习惯隐藏自己的喜恶,接受世界的同化。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隐藏自己,害怕被当做异性,即使羡慕自由的鸟儿,也会关闭窗户。

  有些甚至不敢选择爱情,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卡门告诉我们忠于自己的内心,所有那些旁人不理解的都是正常的,只要是忠于内心的,都是自由的。

  文学史上不朽的传奇女性

  若说文学史上不朽的传奇女性,卡门绝对能够算是浓墨重彩的一支。

  出版两个世纪,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150余次。

  飞扬的红色裙角深入人心。

  这个女人是自由的,她代表的也是自由。

  看这本书的人大概跟我一样恨不能跟她一起飞舞,心中自由的鸟儿被唤醒。

  匍匐于她裙底的,为她敲击手鼓的,此刻都愿意与她一起共舞。

  看裙角飞扬。

  《卡门》读后感(四):《卡门》随想、总结

  这种三个圈的读客经典文库系列,装帧设计花里胡哨。不知道靠这种幺蛾子能不能拯救图书市场。

  前面6,7页,有中国许多翻译家给这个系列的题字简语,怎么说呢,有意义,但是放在开头太凌乱了。以后不买这个系列。

  ——

  14岁时读梅里美小说集。为《卡门》《高龙巴》大为叹倒。这个男人和这两个女人,深深的影响了我对何为迷人角色的理解。而《卡门》甚至影响了我的爱情观。世间女子千万,竟有如此卓绝不凡的个性角色。这就是超越肤浅道德的魅力所在。

  ——

  《卡门》

  以一个考古学家的视角,做第一人称的亲历者。他见过每个人物,亲历了这个故事的一部分。再听人物讲述完整事件。这种聪明手法,让传奇人物更贴近我们眼前,生动,鲜活。

  许多第三人称传奇故事是“他们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我认识的他们的故事”更进一层。

  何况唐何塞也是讲述“我的故事”。

  第一人称视角的魅力。

  第一人称视角中叠加的第一人称视角。

  首先讲故事的角度就很高明。

  ——

  学术性的相对严肃背景和开篇,能增加故事的真实感。

  故事节奏快。

  出现问题:烈日当空,饥渴疲累。

  寻求解决需求。

  写山峡内浓荫歇脚之地的景,没有一句多余。

  所铺展的每句话,都是读者乐于看到的——酷热疲累之余有美好休憩之地的向往。

  解决问题。新问题:陌生人的威胁。

  悬疑:陌生人的身份。

  引出人物。

  雪茄结交朋友,解决威胁问题。

  言多必失,把身份的小线索埋在唐何塞的话里。

  对威胁来源的讨好。

  新问题:向导的不安暗示

  ......

  这样分析有点电影拉片的感觉,拆解结构。不过后面就不继续拆了。

  ——

  梅里美真是个刻画人物和讲故事的天才。

  ——

  第四节在故事讲完以后,铺设讲述一下吉卜赛人的民俗背景。

  ————

  《高龙巴》

  高龙巴采用了传统女性视角讲述故事。这种视角容易带领读者,让一个大众感同身受的亲近角色,同读者一起过渡到另一种富于冒险生趣的故事中去,而不产生文化习俗的割裂差异感。

  女频作者常用此种方法来写宫斗的穿越,写让现代角色回到过去经历文化冲突。男频作者写玄幻也常爱使用这种穿越。当然凡此种种剧情,都突兀的很。目的直白——谄媚读者,方便读者代入角色意淫。相较之下,梅里美的安排更自然合理。

  ——

  故事节奏之快,句句精炼,全无废话。

  第二节奥索在转移话题的时候,作者并没有上帝视角评一句。而是仅用言语上的转折表现。

  ——

  高龙巴比卡门角色魅力略逊的一方面,也是因为“姿容绝世”而失了许多个性。

  两名篇都是以人为魅力核心去写故事,高龙巴的故事比重更大。而卡门是通篇围绕着人来写故事。

  ——

  故事里民族氛围和文化浓郁的迷人。

  ——

  高龙巴真是个鬼人精。

  ——

  《高龙巴》的故事,前段引发悬念和好奇。中段有着剑拔弩张的故事张力。这种张力一经释放,戏剧高潮的能把人掀翻。到后段,轻松愉快了不少。如果说是爽文,那真是爽的恰到好处又尽兴了。作为一个仇杀故事,堪称最顶级的通俗小说范本,如果不是郭小四的关系,我愿称它为最小说!

  ——

  无法达到卡门的境界,是因为它更多的追求有趣和戏剧冲突,暗暗迎合读者的希求。在通俗小说的框架内可谓完美,但仍脱离不了其范畴。

  ——

  通俗小说就像看喜剧电影一样。你知道你看它,就是为了找乐子。有些人能从卓别林的喜剧中找到很大的乐子,那当然很好。但另一部分就做不到。他们更喜欢巴斯特基顿、刘别谦这种有聪明劲儿的乐子,并真诚地为之大笑。

  ————

  《查理十一世的幻视》

  一个灵异的小故事,因为与历史有着牵连纠葛,真实感又更上一层。

  《菲德里哥》

  这种吃喝嫖赌罪孽深重的人还能腆着脸进天堂的故事,是让人极为喜欢的。

  《马铁奥.法尔科恩》

  背信弃义、卖X求荣的恶。

  《阴错阳差》

  梅里美写两性心理差异,也是个解剖精准的妇科圣手啊。透着精明的诙谐有趣,不由得让人会心大笑。

  佩兰少校见了朋友后这一忽儿间的三种表情,描写也太细致入微了,闻所未闻。

  梅里美也是看书多的书痴,时常吊吊不讨人厌的书袋。

  男女之间那些情感的内在逻辑,一旦拆解来看,就冷漠无情,虚伪的可憎起来。

  这一篇,读完有种不寒而栗感。对两性心理的所知所悟,在我看来,比司汤达还要透彻些。

  不知女性读者会如何看待梅里美对女性角色的心理分析。

  《伊勒的维纳斯》

  一个惊悚神秘的故事。考古学家为现实的维纳斯而嫉妒新郎。而这远远比不上另一个青铜维纳斯的可怕。

  ——

  作为200年前的人,梅里美的小说观感颇佳,有很多一流技法值得学习,甚至今日依然难以望其项背。

  《卡门》读后感(五):以自由之名,放荡如此美丽《卡门》

  真是没想到,这是一本中短篇的小说集。更是没想到,即便是其间最最短小的篇幅《查理十一世的幻视》,也没有放过每一个让路人甲鲜活起来的细节。由此可见,封面上称普罗斯佩·梅里美是推动法国中短篇小说走向成熟的人,并非溢美之词。不过就这几篇就放肆的做出这样的结论,也未知是否冒犯了和他齐名或不相伯仲的某几位。似乎是有些高看我自己的味道,这冒失的言辞,不过证明鄙人的浅薄而已。就好像在开始阅读卡门的故事之前,她在我从其他创作品中获得的碎片,仅仅指向一个玩世不恭的、放荡程度近乎荒诞的女人罢了。

  甚至,在普罗斯佩·梅里美的这本小小合集之中,美丽到让人目眩神迷的,并不只有那个惊世骇俗的卡门,还有另一个清新且霸气的高龙巴,且同样拥有惊艳绝伦的谋略。

  普罗斯佩·梅里美的笔墨似乎一点都不吝啬于用细致的铺垫,来勾引读者对神秘女性的好奇心。于是在卡门的故事里,她出场的方式如此虚幻,以致于沦陷在唇齿的氤氲里显得越发不真实。那个拥有贵族之名的犯人,讲述了自己是怎样从一个大好青年沦为等待行刑的死囚。他的语气里处处洋溢着懊恼和悔恨,但是又从字里行间的喘息里,透露出矛盾内心的某种下意识反应。是的,从一开始,他自以为成为了卡门的主人,诚如每一个当时或之前甚至之后的雄性动物认为自己相中了谁的时候,总是无法抑制用荷尔蒙来标注自己所有权的冲动。他对卡门的声讨,似乎是在用一些类似精神胜利法的策略,去强化自己对于所有权的并不牢靠的认知,目的当然是企图掩盖真正的主人是卡门的事实。

  就好像每一段“老实人”的自以为一样,总有人以为可以终结对方的玩世不恭,而成为彼此最后的浪漫故事。但是这个念头存在着天生的原罪和迷糊,那就是“老实人”毫不灵敏的认为,对方的玩世不恭不过是因为没有找到足以让灵魂满足的爱情。

  爱情?忽然想到某一首歌里以卡门之名歌唱,爱情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玩意儿,既然如此,卡门又怎么会认为这件事是应该分外上心的呢?她的世界里,美艳是一种伪装和铠甲,爱情是一种混淆和武器,她手拿两张好牌,并且以此为切入点操控一切——玩的出神入化。

  普罗斯佩·梅里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视角,那就是美丽的女人并不需要爱情的滋养,就可以焕发出让人目眩神迷的光芒。卡门何止没有去主动的追逐过所谓的爱情,甚至她由头至尾都没有掩饰过对爱情的轻蔑。男人们啊,在奔腾的荷尔蒙和雄性本能前俯首称臣、缴械投降,还要刻意的摆出一副爱你是临幸你的傲慢。这样的画面,一次又一次呈现在卡门的面前,上演着患得患失的黑色喜剧。

  真是很好玩啊。卡门的放荡,不过是论证的女人如果挣脱了爱情的捆索,真的可以无所不能。普罗斯佩·梅里美用华丽的笔触,在死囚苍白的描述里夹杂着感慨和惊叹,任是谁都会因此目瞪口呆,一个善于玩弄爱情桥段的女人,可以为所欲为。

  这样的卡门,难道不应该驰骋于伟大航线所向披靡,最后成为了道林格雷式的恐怖故事,历久弥新吗?

  普罗斯佩·梅里美居然安排她仓促的死掉,毫无征兆,甚至死的悄无声息。

  虽然有点不太确定卡门最后是不是真的动情,毕竟卡门死去的画面来自于死囚的一面之词。或许,连同之前卡门的心软和某些可能喜欢上他、尽管不会长久的话一样,只是来自雄性荷尔蒙的自欺欺人。卡门,并非死于爱情或者嫉妒,而是死于荒诞的男性自卑和不甘沦为情感奴隶的恼羞成怒。

  真的是很屈辱啊,明明因为爱情失去了尊严、忘记了生命的本来道路的,应该是女人。为什么一个拥有贵族之名、前途大好的年轻人,会自甘堕落,不仅仅教单单的一个女人控制了自己的魂灵。甚至还心甘情愿的放弃了自由和远方,成为了爱情的信徒。

  卡门真是自由啊。活着的时候恣意飞扬,死去了之后依旧让人心驰神往。

  那是一幅漫长的女人无可为的浩渺长卷,但卡门却可以用放荡来掩饰自己的灵活手腕,而成为那一条低调丝路上的王。死或未死,这样的讨论真是无趣。尤其在卡门的“丝路”面前,当人们用惯性的认知,把一些标签加诸性别之上,每每如此,卡门的笑似乎都会适时的响起。没错,你们认为就认为,也挺好的,因为你们的认为,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卡门的好牌——那利用别人的轻信来享受人生的人,真是快活呀!

  但高龙巴的自由却稍有不同。相比卡门的美艳和华丽,高龙巴的清丽是连女性都会为之感觉到浪漫的,换言之,那是一种没有攻击力的好看。更有趣的是,她从事的职业是挽歌女,那出口成章顺便把毫不相干的人都能扯进她描绘好的情绪迷宫的歌唱功力,才是真正灵魂歌手的写照。

  高龙巴是一个神奇的女孩子。她生长在一个法律意识淡漠的地方,就好像美国教父们口中的西西里岛一样,你可以忘记仇恨的源头,却不能忘记复仇的使命。于是,高龙巴死心塌地的做着挽歌女,等待为父亲报仇的时机。

  普罗斯佩·梅里美真的是一点都不吝啬用来铺垫的笔墨,每一行字都细腻的宛如下一行字即将迎来故事的高潮。于是我几乎就相信了,高龙巴魔障一般的猜忌,是因为年轻的女孩因为失去了父亲深陷悲伤不能自拔而得了失心疯。

  因为村长或上校,他们的中立都是那么的板上钉钉,所有的证据看起来也都是合情合理,纵然有小小的瑕疵,也并不至于会撼动现实和真相。

  既然所有的征兆都在指出高龙巴的荒诞,为什么作为读者的我,心里却始终只是几乎要相信她是错的而已?

  和卡门的层层剥离不同,高龙巴的故事更像是一部推理剧。年轻的女孩子是怎么从轻微的不合理中推断出了杀死父亲的真正凶手,又是怎样在几乎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拼命的催促兄长给予对方符合高斯人的教训。

  普罗斯佩·梅里美用了超过一半甚至更多的篇幅,来描述高龙巴的荒唐。只有一点点的线索指向这其实是一个心思缜密的女孩,且她从未想过要利用哥哥的骁勇善战,来成全一处悲壮的哈姆雷特。

  不论是单枪匹马的穿过土匪出没的道路,还是对那个背靠绿林的小女孩的态度,或是面对仇家时候的锐利及锋芒,以及下手快狠准的割伤了哥哥马匹的耳朵。

  她是如此霸道又是如此犀利,并且总是在最适合的节点做出最出人意料以及毒辣的行径,最终让处在崩溃边缘的老对头,说出了真相。

  如果说卡门的自由是她挣脱了女性在爱情面前天生的懦弱。那么高龙巴的自由则是她从未因为女儿身的不中用,而放弃充满了谋略和犀利的大脑。不论父亲被杀案留存的证据多么的脆弱,她都没有要草草嫁人来找一个取代父亲的保护者。

  或许,与其说她相信的是骁勇的哥哥,不如说她相信的是自己的判断。

  普罗斯佩·梅里美在勾引线索逐一浮出水面的过程中,顺便拼凑了许许多多的碎片。每一块碎片都在讲述高龙巴的叛逆和不羁。她的乖巧只属于应该看到她乖巧的人。而当她需要摆出阴森嗜血气场的时候,她也绝不会隐藏一丝一毫的杀戮意欲。

  更重要的是,她了解每一个认为女性就应该放弃的人的阴暗内心。她知道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对方无所适从,甚至,或许她从一开始就知道,杀死了仇人的两个儿子,对方就一定会把真相和盘托出。

  高龙巴的自信绝非来自于她的揣测,就好像提到磨坊租约的时候,她如此冷静且沉着,且坚持独立的去搜证,然后决定要不要相信凭空而来的证词 。

  高龙巴真的不是一个荒唐的冲动的人。她那种抛头露面的冲动,决定了她的放荡之名。但是同样是她不甘于活在别人设限下的灵魂,即便是用放荡之名,也要成全自己的目的。

  有趣的是,高龙巴的故事里,另有一个温婉可爱小任性的上校女儿的角色,和高龙巴的杀气形成了趣味盎然的对比。而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最终拥有了极其亲密的关系——不仅仅是依托于高龙巴的哥哥,更是依托于两个女孩子的本能感受。

  所以,上校女儿,这样一个充满了艺术气息的大家闺秀,其实内心也住着叛逆或放荡的小恶魔吧。

  并不算短的这个合集,当然不只有卡门和高龙巴的故事。

  而用放荡的方式追逐自由的,也绝非只有容貌美丽的女性。

  另几个故事的精彩,或许是因为更加狂妄的叙事,也或许是因为稍嫌晦涩的隐喻。

  但无论如何,所谓一句多余的句子都没有,大约就是用来描述普罗斯佩·梅里美的笔法的。更甚者,当你觉得眼前的句子实在多余的时候,翻过几页回想,才发现那真是神来之笔……

  真是一本放荡的如此美丽的奇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卡门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