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山城》是一部由黄东赫执导,金允石 / 李秉宪 / 朴海日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汉山城》观后感(一):真实
这部电影没有了以往 韩国式英雄无往不胜的开挂模式,而是如实发应了历史史实。再现了西元1636年丙子胡乱时期,朝鲜君臣百姓为抵抗满洲人入侵的真实历史。这次韩国导演确实是认认真真做功课,真真切切讲故事。 从演员的服装考据,到道具场景的布置,无一不体现着专业,认真,对历史的敬畏。光凭这一点就得点个赞。
清将领:这个城池看了不好拿下啊!朝鲜翻译官:您应该知道,朝鲜的城池,围上了以后,都是从里面开始出的问题而不破自亡的!
我们说韩国人自大,虚荣,妄想症严重,但看了很多韩国电影,感觉人家很现实,很好的在给自己定位。反观中国,什么《战狼》,《奋斗》,华而不实,狂妄自大,到底谁有妄想症,一目了然!
《南汉山城》观后感(三):生与死
这是关于生和死的问题,但老百姓是无辜的!两位主角都是忠臣良将,角度不同、出发点一样,是选择有尊严的死去还是苟且偷生?放在那个年代这是大问题。如果是现在可能简单一些,那个时代礼就是法、是威、是权、是君臣。人性的冲突也反应了各自不同追求,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生就是希望,和平是百姓的期盼!大仁大义大格局!!!
电影时间有点长,朝鲜的朝廷和中国宋明时期非常的像,主战和主和都是为了国家。主战派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却不考虑本国实力,宁愿一死也不求和,和我大明朝差不多。主和派承受舆论的巨大压力坚持自己的意见,容易被扣上朝奸的帽子,像宋朝,却能偏安一时,保住江山社稷。让大家理性的考虑是战是和。韩国电影拍的还是小有深度的,东亚儒家文化圈。
《南汉山城》观后感(五):南汉山城
这或许是朝鲜历史上最屈辱的时刻,因效忠飘摇欲倒的大明,朝鲜国王众臣被清军围困在南汉山城四十七天终投降称臣。大量的对话讲着这段亡国前的朝廷纷争和各种站队,是生而死还是死而生,不同价值观碰撞下的剧情推进非常耐看,因为我们向来不被允许去评判其中的价值取向。能直面这段历史就是最大的自信。
7.8分。这场战争从开始就注定失败,中间挣扎了一下还是失败了。题材有限,导演发挥不出来,一直在拖剧情。一个本来就注定结果的故事,剧情太拖沓,不过导演很用心的去拍。演技没得说。140分钟太长了,这个故事本来就没什么观赏性,看起来很焖,如果不超115分钟左右我会给8.0分。 虽然没有拿影帝,但所有人的表演都可以堪称古装剧教科书级别的。
《南汉山城》观后感(七):不是开始,是轮回
片尾,春天的黄花覆盖了冬天残酷战事留下的断壁与残垣,人们依旧为生存奔波,孩童依旧无忧无虑,像大乱前一样。所有人好像都能站在新的起点线上展望新的生活了 可是对于那些不被当做人看的奴隶,那些经霜历雪的士兵,那些麻木不仁的百姓来说,世道真的会有变化吗? 相信那色厉内荏的君王、党同伐异的大臣以及坐观祸败的武官们已经为我们给出了答案:历史自己,会说话呢
《南汉山城》观后感(八):很棒
历史片,比较沉重,虽然不是自己的国家,但是也能感受到屈辱感,不禁回想中国历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过去,国民都应该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很精致又尊重历史的朝鲜王朝抗清大片。对这段历史不太了解,战争中弱国的子民是非常悲哀的,小国要在历史变革大国争霸中求生存是很不容易的,站错队不仅仅是君王的位置坐不稳,百姓才是最苦的,这是一段屈辱史,但依旧拍的冷静克制。
《南汉山城》观后感(九):南汉山城:一座小城的政治大戏
《南汉山城》讲述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就是朝鲜被清军围困,然后两方博弈的过程。但它表达的主题却很多样,比如在面对国家危机时暴露出来的权力派系斗争和行政体制弊端、维系与汉族(明朝)关系而不肯臣服于蛮族(清朝)的文化种族主义观念,还有爱国人士不惜杀死带路老人防止其泄密而导致起孙女成为孤儿的悲剧。在“死守”与“求和”的纠结中,朝鲜国内上演了一出政治大戏。(暂时写这么多)
《南汉山城》观后感(十):事大
好好看,就能体会到,他们有多恨事大。
相比于事大,宗派都不那么可恨了呢。
可怜的是,放眼我daicing gurun,头脑清醒的人怕是万中无一?
怕不是还活在梦里哟。
说的就是你们。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