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晚上好,我是啊蔡。
今天要说的这件事,虽然没有在网上引起很大的波澜,但是部分网友的言论,真的再次刷新了我的三观。
户主们一开始想着可能是谁拿错了,就没太在意。没想到,这一丢就停不下来了。
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有户主终于忍无可忍报了警,警察调来监控,才发现:
偷外卖的,是一位本科大学生——李某。监控显示,他有据可查的偷外卖行为就多达十余次。
最后,李某因为多次偷窃被当场刑拘。
李某家境困难,本科毕业后正在着手备考研究生,家里的三个姐姐为了供他上学,年纪轻轻就辍学打工了。
“贫穷”、“大学生”、“一家人的希望”,这三个关键词套在李某身上,让很多网友想象出了“落魄学生为了果腹而被迫偷食”的励志故事,激起了无数同情之心。
他的偷窃行为变成了事出有因,“恳请法律饶过他”的呼声不停涌出来,甚至有律师表示愿意为他做无罪辩护并资助其上学。
7月20日下午,警方发布了通告。原来,这名“偷外卖”学生是因为之前自己的外卖曾被别人拿走,所以产生了报复心理,故意多次偷走别人的外卖。
没错,他是故意的,就因为自己之前曾丢过外卖,所以将这份怨怼发泄到陌生人身上。
现在,报复了,被抓了,前途也毁了,说啥都来不及了。
为逞一时的痛快,无视家人的期待,公然盗窃,亲手葬送自己的前途,这样的人非蠢即坏。
事情发生后,网络上一篇名为《请放他一码,在“偷饭”大学生面前,我们都有罪》的文章迅速爆红。
为啥有罪呢?他引用了这样一则故事——
美国大萧条时期,一位老妇人因为偷面包而被告上法庭,偷面包的原因是她的三个孙子快饿死了。法庭上,纽约市长认为,生活在一个让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有罪。
除此之外,作者还代入了雨果《悲惨世界》里的经典名句:“有时候,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宇宙,却看不见身边的悲惨世界。”
并言之凿凿地指控:“他是做错了事,但是是迫不得已,不该惩罚他。”
这篇文章一夜走红,阅读量、点赞量很快突破了10万,显然,有很多人和他的想法是一致的。
可是各位,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一件事:我们的社会并不是书中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只要你肯付出劳动,兼职、打工、甚至搬砖,你都能获得相应的报酬,虽然不能大富大贵,可也无须饿肚子。
李某根本没有到山穷水尽、食不果腹的地步,他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获取金钱,填饱肚子,但他为什么不呢?为什么宁愿选择偷窃呢?
哪有那么多“悲惨”的外衣,说到底,这只是一个爱占便宜、好逸恶劳的窃贼罢了。
况且,无论何时,贫穷都不能成为违法乱纪的借口。
如果“贫穷”两个字能够为违法乱纪开脱,那么那些受害者何其无辜。
外卖小哥在烈日中奔波,却因为这一场偷窃而可能丢掉一天的工钱,他不辛酸吗?
丢失了外卖的买家,或许也是一个刚毕业的、经济拮据的学生,他的钱就不是钱吗?
大家为犯错者的遭遇共情,那谁又来为受害者的牺牲买单呢?
写到这里,蔡蔡想起了前阶段发生的贵州公交车坠湖事件。
司机因为自己的生活不如意,所以拉着全车人和自己一起陪葬。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收到的读者留言:
“是社会先动的手。”
“如果他能得到善待的话,就不会发生这种事。”
这个司机真的无辜吗?
不无辜,无辜的是车上那些被残忍夺去生命的受害者。
砍死8名小学生的郑民生大喊:“我活不下去,你们也别想活。”
陕西一个年轻的杀人犯告诉警察:“因为我曾被校园霸凌。”
上海杀人者说:“因为生活没有着落,所以我报复社会。”
……
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慧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总是无条件原谅自己的无能和劣根性,将错误冠以他人。
如果转一圈发现,没有合适的人替自己背负十字架,没办法只能将那些令时代惭愧的行径抛给时代本身。“
内心的不满和怨怼找不到出气筒,所以只能将自己的失败“合理地”归罪与弱者或社会,借机报复。
是,他们的遭遇很不幸,可是不幸从来都不能成为掩盖罪行的理由。
我们可以适度地对这些弱势群体表示同情,但绝对不能纵容。
不要让“我弱我有理”肆意横行。
白落梅曾说: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
生活确实不容易,可是我觉得,每一个靠双手用尽全力去生活的人,都是世间的勇士。
蔡蔡有一个大学舍友,家庭条件比较差,每个月父母只能给她几百块钱生活费,偶尔连生活费都拿不到。可是她从来没有自卑自弃。
大学四年,她利用课余时间,去给学校做义工,去家教兼职,去发传单,以此来赚取生活费。想要什么东西就铆足了劲儿去争取。
现在,她拖着行囊去了杭州,每次和她聊天,她都是一副“啥都打不倒我”的语气。
我想,这个坚韧勇敢的姑娘,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还有那些在深夜里痛哭的外卖小哥。
在工地里埋头苦干的工地小哥。
再苦再累,他们也能将人生过得坦坦荡荡,光明磊落。
而不是一味抱怨,将所有的不顺心统统怪罪到别人身上。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位作者写的那句话,雨果在《悲惨世界》还有这样一句话: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是求有力者垂青。”
我们的社会需要同情和悲悯,那是善的延伸。
可这并不代表弱者就拥有天然的正义。
弱者更需要通过选择和努力,去为自己赢得尊重。
而那些极少数的犯罪者,理应为自己的言行承担后果,为自己的卑劣付出代价。
不要让无底线的同情,滋生出更多的恶。
点个在看
命运再残酷
也绝对不该成为犯罪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