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一顿饭Show》是一部由允贤俊执导,姜镐童 / 李京奎主演的一部真人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请给一顿饭Show》影评(一):真爱的吐槽
纯粹为了发泄一下气氛!为什么要在六点半才开始敲门询问呢!?每次都到了很晚,越往后找到饭的几率越小!大家都一起饿着节目还持续时间很长,从四五点一直到晚上十点只要没有找到饭要一直在外面,好心疼我们果果,节目组也不会做变通,心疼心疼。节目还是很好看的,就是找饭的过程实在太煎熬了。找到了当然很好,像防弹里果果这种一直在外面站到十点的,我真的觉得很不合理!还不如在宿舍叫外卖吃的好嘛
《请给一顿饭Show》影评(二):评论
纯粹为了发泄一下气氛!为什么要在六点半才开始敲门询问呢!?每次都到了很晚,越往后找到饭的几率越小!大家都一起饿着节目还持续时间很长,从四五点一直到晚上十点只要没有找到饭要一直在外面,好心疼我们果果,节目组也不会做变通,心疼心疼。节目还是很好看的,就是找饭的过程实在太煎熬了。找到了当然很好,像防弹里果果这种一直在外面站到十点的,我真的觉得很不合理!还不如在宿舍叫外卖吃的好嘛
《请给一顿饭Show》影评(三):剧评
纯粹为了发泄一下气氛!为什么要在六点半才开始敲门询问呢!?每次都到了很晚,越往后找到饭的几率越小!大家都一起饿着节目还持续时间很长,从四五点一直到晚上十点只要没有找到饭要一直在外面,好心疼我们果果,节目组也不会做变通,心疼心疼。节目还是很好看的,就是找饭的过程实在太煎熬了。找到了当然很好,像防弹里果果这种一直在外面站到十点的,我真的觉得很不合理!还不如在宿舍叫外卖吃的好嘛
《请给一顿饭Show》影评(四):我们是怎样走向孤独的?
喜欢圈地自萌,习惯一个人深居简出。邻里间的冷漠封闭,甚至更多人不愿意结婚生子组建家庭。
请给一顿饭,大概某个时候让人重拾对过去串门社交的热情和重燃对美好家庭的向往,哪怕是一瞬,即便下一刻被现实的冰水浇灭。怀旧的人需要它。
从这个节目了解的韩国一部分,首先出现在节目中的小区基本是中上层住宅区,百分之九十以上家庭都有单独门铃,很西式。国内也有,但比例很低。但毕竟没去过韩国,不太清楚真实数据是否和这些样本差不多?
韩国政府对韩屋(韩国传统建筑)的还原因程度不同而进行奖励,大概是想成为旅游国家,毕竟地窄人多、资源匮乏。
再加上地域关系,韩国会长期亲美远中。
里面不少家庭是因为参加集会相遇而喜结连理的,不少人周三周末都要去赶礼拜。
在韩国,各种宗教团体以及同好会似乎特别多。
《请给一顿饭Show》影评(五):한끼줍쇼
在刷丹尼17年的综艺的时候偶然看到的。想说说这期里出演的一个阿姨。
阿姨叫李仁淑(音译)家一共有14口人,儿女都离家居住在各地,和丈夫两个人居住在全州 。一进家门就看到客厅有个小几上堆着各种各样的书和一副眼镜,说是正在广播大学读英语系二年级。里面也有英语童话书,说是想以后给孙子孙女们读[兔子]阿姨在学英语之前是中文系毕业 常常去中国背包旅行 说是等把英语学完准备学日语
通往二楼的墙上挂了四幅装裱精美的画,主持人问到才知道是阿姨自己画的,分别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阿姨画画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并不是职业画家,只是作为兴趣。二楼房间里处处可见用干花做的装饰,阿姨说她很喜欢花,以前也开过花店。天台更是被绿色装点起来,还有阿姨自己种的葡萄和其他水果蔬菜,甚至还会用自己种的芦荟做化妆品
真好啊 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总是能给自己找到生活中的小乐子 从不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在是否用在他人身上 接受学习 愿意接纳新鲜事物 坚强又温柔 是我想要的人生理想状态了
《请给一顿饭Show》影评(六):人生百态,酸甜苦辣,都很美。
1.综艺还在更新,不知要说我已经 看过 了,还是 在看。
(文章写得一般,不建议花费时间观看。)
整部综艺的过程,就类似于人生的缩影。
怀着忐忑期待的心情,按下了门铃,被拒绝是常态,一次就被请进家门的幸运,也偶尔会有。但只要坚持了,就总会被善良温馨的家庭所接纳。
进入家后,缘分就此展开…
帮忙煮饭菜、简单的交流,必不可少的,简单观摩下房内的环境,墙上的照片,桌上的装饰品,都是一份美好的回忆。也会看下窗外的风景,惊叹山峦、建筑之美。
偶尔会遇见,有过一面之缘的人、朋友的朋友,等等,满满都是曾经的回忆。听故事的人,成了谈故事的人。而故事就像在提醒我们,我们在变老。
当饭菜煮完,到了尴尬的一刻(即表演家庭小日常),随后进入吃饭时刻,赞美饭菜,也赞美煮饭菜的人。
这会儿彼此打开了心扉,聊更多家庭里的故事,有辛酸也有幸福,但这正是我最爱看的片段。人生百态,酸甜苦辣,都很美。
当渐入佳境的时候,饭菜也差不多吃完,来到家人之间的称赞与吐槽环节,通常能带给家人们微笑,以及一份理解。
最后,嘉宾替主人洗碗刷盘,结束这一天的幸福。
2.但有时候,也会忙活两个小时,也没人让进门。那就只能去往便利店,结束这一天了。
也有时候,人们明明已经口头答应,但上了楼,却又被告知反悔了。
3.最可爱的还属宋闵浩,土豆。至于为何,就不剧透了。
最有缘分的当属徐珠贤,原因也省略。
4.一开始觉得虎东话太多,遇见路人总是要嘘寒问暖。
后来却喜欢上虎东这般的话痨,即便有虚假成分和人设成分,但能坚持给路人们嘘寒问暖,倒也是件温暖且有人情味的事儿。
至于敬奎大叔,没有嘈点,也没有过多优点,更多的是一位朴实的前辈形象,会让人感觉舒服。
5.选择看一集,总不会有错的。
《请给一顿饭Show》影评(七):《请给我一顿饭show》E32 朴素的话语,不生病的妙方
《请给我一顿饭show》 E322 170524 嘉宾:水晶男孩
遥想水晶男孩绝对是我们那个时候的偶像了,重新再重聚,团员个个颜值在线。
这期去的首尔市,芦原市,中溪洞(老字幕,来科普:因位于中浪川的中间而得名,中溪。位于佛岩山脚下,名牌补习班聚集地。)
因为是高层公寓楼,所以任务有些格外的困难。当然两队在规定时间八点前的最后一分钟都艰难的完成了任务。
收留姜虎东的家人是家里有三个孩子并且还有几个亲戚家的孩子来做客热热闹闹的一对夫妇家。吃饭交谈中得知夫妇两个人都是医生,女主人更是专家大夫。出于综艺效果当然要问下大夫ni,怎么样才能健康不生病。
这位三个孩子的妈妈认真的答复了互动的问题,答案............
因为女主人是医生,每天都要面对癌症患者,更有体会,比起身体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精神方便的健康。
很多妈妈们得病都是因为在家里,跟老公,跟小孩无法沟通。心理很苦闷,或者生气,日久天长的积累,很容易生病。
女主人大夫接着讲述,自己在跟丈夫关系不好的时候,其实最累。医院的工作也没意思,对家里的孩子也不耐烦,但是想到老公站在我这边的时候却充满了信心和幸福。所以也想这么对待老公,这么对待孩子,这么对待别人。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要先做情绪上给予帮助的父母,温暖的对待别人,其实大家都需要彼此的关心。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或许真正的含义是,你若问我安好,我这里便是大晴天。
come,come,快快去问好。祝福大家,健健康康,白白胖胖。
《请给一顿饭Show》影评(八):打开的家门和心门,一顿饭背后是生活的真相
在毫无诚意的翻版综艺骂声一片之际,分外想念并想记录下这部陪伴我长久的一人食生活的温情向韩综。
说温情,首先因为它充满和谐,一动一静,一位较亲和一位较严肃的老牌主持人的搭配;地区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大故事”与家庭大时代下的“小故事”的搭配构成了这个节目的主心骨。完美的搭配让观众看得舒心而不疲惫,既了解普通的居住区的深刻底蕴,也能从小人物的故事中找到共鸣。
其次,作为生活化的综艺,一顿饭show处处显露出人与人之间珍贵的平等、尊重与理解。作为“蹭饭秀”,主持人和嘉宾需要一户户地敲门询问住户是否愿意接受两人蹭饭。无论他们在业内多具名声,上门询问时都礼数周全,绝无高高在上;即便是遇到拒绝、冷待或忽视,仍不失风度、尽量圆场,节目组还会配合地进行变声和脸部马赛克处理,保护隐私。
另外,节目组一开始就约法三章:1.主人家必须全员同意,有人不同意不能勉强;2.已经吃过饭的即便主人家盛情邀请也不能去打扰;3.不能去主持人和嘉宾的旧相识家;4.住户不成功的话,可在便利店寻找,但必须也是在便利店“吃晚饭“的对象;5.如果嘉宾是为了自己的作品作宣传,只拥有饭后的一分钟宣传时间,不允许超时。
铁一般的原则表明了节目组虽然要完成节目却始终以人为本,以不叨扰麻烦素人家庭为重,也因此每次进入一户人家,主持人与嘉宾都会主动帮忙做饭、洗碗、带孩子并和主人聊天破冰。“有什么就吃什么,没有吃的白开水配饭也可以作一餐“,一顿饭中的”饭“从来不是节目的重点,主人加餐是情分,不加是本分,有好吃的便大力赞赏和表示感谢,就算没有,客人也从来不会让主任窘迫和尴尬。饭后离开时拍摄合照,明星一定在两侧而将家人置于中间,还会体贴地把没能到来的家人ps在上面,把合照送给家庭作为留念。
“打开的是家门,也是自己的心门“主持人姜虎东的一句话点明了这部综艺的最大亮点 —— 在家族的饭桌上讲述的背后的故事。愿意邀请做节目的客人进屋成为临时的家人,也就意味着愿意分享自己和家族的故事。于是在每一集中,都能听到老夫老妻的嗔怒抱怨、父母的教育苦恼、儿女的袒露心声、成家立业的艰难坎坷、活在当下的奋力拼搏和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寻常人家背后的故事既特别又平凡,特别得让你觉得努力生活的人都在闪闪发光,却又平凡得让你觉得“啊,家家户户都这样”。
要做这样的一部综艺并不容易,它无法取代和独一无二的点,第一在于韩国“全民娱乐”的氛围,初始阶段节目的人气正在积累,但仍然有人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节目组打开门,不管是基于主持人的国民度或者南韩的娱乐精神都十分可贵,不易做到。第二,在于节目组的态度和立场 —— 蹭饭就要拿出蹭饭的态度,而蹭饭也要有蹭饭的原则,以不影响素人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为最大任务。加之南韩演艺人员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十分亲民的特性,在彼此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沟通,再紧张的素人在温和的引导下都能自然地讲述和分享,从而制造珍贵的内容部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虽然叫做“一顿饭”,但饭从来就不是重点,懂得用生活的真实动人,善于倾听不同的故事并传递故事和力量,此之谓节目组的优点和本心。
《请给一顿饭Show》影评(九):在夏威夷吃晚饭(记《请给一顿饭》)
因为《德鲁纳酒店》和《他人即地狱》《不汗党》去看了12月份的特辑,请来的嘉宾是任时完和吕珍九,就说是神仙节目组,光是一期就能看出来功底很深。 节目的流程分明,两大MC先后跟吕珍九和任时完会面,然后去了解韩裔移居夏威夷的历史,重头戏就是拿着勺子挨家挨户地去找韩国人,和他们一起吃顿饭。 任时完和姜虎东幸运地在第二家就落下了脚,这一家是家族移民的典型,单单是在夏威夷,族人就有上百口,这户人家除了父母以外,还三儿一女,都是四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各自有了孩子,三女儿在外地没有回来,小儿子时隔一年回到父母的身边,也给了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饭的理由,慢慢地,通过谈话得知,一家人在移民后的苦辣酸甜。二女儿说因为语言不通而产生畏惧,做飞机过来的时候心里很开心,可是到夏威夷,看着周围的景色却是一片茫然,大姐因文化隔阂,甚至产生了不想上学的冲动,至于母亲从移民一开始就埋首在厨房,数十年如一日,直到退休。人就好像种子一样,不论飘落到何处,只要有风、有雨水、有阳光就能生存下去。父母们工作繁忙,孩子们就自己做饭吃、自己去上学,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这些孩子自己长大的。时光暗度,他们的孩子也长大了,而父母早已白发苍苍。两代人的移民史在交谈之中被勾勒出轮廓,像是阳光投落在建筑上,落下了一大片阴影。二女儿说,夏威夷成为了她的故乡。人是具有弹性的,能被塑造成不同的样子。可有些东西是深深的羁绊,不会被时光所打乱。当任时完拿出作为礼物的烧酒时,父亲发出了当天最开心的笑容,或者,这可以称为是一点乡愁。 吕珍九和李景奎经历了很多次千奇百怪的失败和拒绝,终于在晚上七点多的时候进去了一对青年夫妇居住的院子。这一家人相对于上一家浩浩荡荡的移民历史来说,也显得温婉多情,更加西方。女主人中学时代移民,在大学期间和留学的男主人相识相恋,坠入爱河,在经过四五年的恋爱之后两人迈进婚姻的殿堂,而后女主人生下孩子,并且辞去工作,男主人也从学习的酒店的行业退出,开了一家服装制作与销售公司。在聊天的过程中,透露出来的是女主人的风趣与得体,男主人的周到与体贴,两个人本是隔着千山万水的,却在夏威夷陷入婚姻,并且组成家庭。用李景奎的话来说,就是男主人的父母在让他留学之初就已经为他描绘出了宏伟蓝图。这个家庭里有一点是值得引发思考的,就是语言和根系文化。移民不可避免地会谈论到如何面对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发展至今,文化都是源远流长的。在伍绮诗的小说《小小小小的火》里,站在周女士一边的,认为她应该争回女儿美玲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拿出了孩子是否会远离自己父辈的文化作为攻击点去询问美玲的养父母。由此看来,虽则人在异国,但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仍然被人们看做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该户人家,男女主人都选择了对孩子说英文和韩语两种不同的语言,两个儿子也会在教会学习韩语和韩国文化。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在最开始出现的那一位“韩幸运”女士,她本身对于韩国文化和历史感兴趣,自主学习了韩语,而她黝黑的皮肤和流畅的韩语使人有一种出戏的感觉,不过也正因如此,能让人看出她的热爱与坚持。全球化后,文化不断地交流与碰撞,几乎成了一种共识,人们有更多的、更便利的机会去选择自己心中向往的文化。于胡塞尼的作品《群山回响》里,Nila的父亲曾对她说过,语言是打开另一种文化的钥匙,因此他勉励Nila去学习法语,也为Nila日后出走法国提供了方便。第二户人家的男主人认为会两种不同的需要是一件很cool的事情。 饭桌上韩餐与西餐的融合,泡菜和面包摆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同身在美国情景剧里,又好像是在韩国户外的庄园里。老一代的人固守着传统,而新一代的人更加贴切地融合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中。 有一句俗话,民以食为天,放之于四海之内皆是准的。桌子上的一盘盘佳肴往往能引出一段段故事,国内的《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人生一串》等都是人文并叙的纪录片佳作,而《请给一顿饭》则是以综艺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了解一个人身上的故事,从冷冰冰的身高、体重、年龄、工资等表格式的记录是看不出来的,且不如坐下来一起吃顿饭,吃过了,是否志趣相投,是否酒逢知己,就明了清楚了。
《请给一顿饭Show》影评(十):总有人在过你想要的生活
之前零零散散看过自家爱豆和墙头的几期,最近在补早期的《请给一顿饭show》,每期都很温暖。
节目形式是两个mc分别带一个嘉宾去居民家按门铃,获得许可后进入家里一起吃一顿晚饭。
两大mc,都被称为国民mc。
李敬揆拿过8次大赏,被称为"综艺教父",无论上哪个综艺都很被其他人尊敬。
姜虎东早年是全国闻名的摔跤选手,成为gagman后也成就斐然,6次大赏,早些年的《情书》《Xman》是很多人的韩综初心,收视率百分之五十的《两天一夜》被认为是国民综艺,最近几年《新西游记》《认识的哥哥》重新大势。
所谓国民mc,就是大家或许不认识爱豆不认识演员,但一见到mc就会主动握手,叫着两位的名字。
有了这样的认知度基础,才敢带着嘉宾去挨家挨户敲门,能蹭到饭。
节目构成主要是找饭友,介绍今天蹭饭地区的情况或者名胜,在居民区踩点,六点开始敲门蹭饭,获得许可后蹭饭成功,然后和素人聊天吃饭,最终要帮忙洗碗。
若是八点还蹭饭不成功,就要去便利店,和在便利店吃饭的素人一同吃饭。
两大mc主持功力深厚,李敬揆问房价、发牢骚、不耐烦,姜虎东"沟通病"、看见树就要卖弄、永远活力满满。
这些记忆点一下就把两个不合拍却要一起做节目,互相嫌弃又彼此爱护的mc对比形象立了起来。
每期的开场都不一样,在王陵,在寺庙,在韩屋村,在南山塔,或者简单点就在jtbc大楼前,但嘉宾往往都和所探寻的地方有着些许联系。
抛开按门铃时的紧张和被无视时的搞笑之外,素人家庭是节目最精彩的一笔。
丈夫早亡,独自抚养孩子,只能简单供应红豆粥的母亲,儿子文静不爱说话,在利特问"我让你和喜欢的女团通话,你可以好好学习么"时回答说那算了,感动中带笑。
丈夫去世,和mc说本来懒得吃饭了,你们来了还能一起吃点的独居老人,说起年轻时,在父母安排下连丈夫的面都没见过就结婚了,要在现代肯定不愿意。
退休的阿姨,在自家院子里养花种草,突然剪下两串葡萄让mc品尝,自学画画,来中国背包旅行,60多岁了还上第三次大学,本是中文专业又在学英文,说退休了孩子也养大了,我要过自己的生活了。
有三个儿子的家庭,听二儿子说谈了恋爱,妈妈在厨房边做饭边偷笑。
超有梗的"猪子",和虎东一唱一和太可爱了。
初一的小女孩就在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哪里,喜欢画画却不敢,觉得自己不够好,获得了虎东和旻浩的鼓励。
儿子在日本留学认识了台湾媳妇,一家人不用韩语也不会中文,用日语交流的奇怪构成。
郑恩地和虎东居然参加了一次同学会。
中国留学生说因为喜欢Super Junior来留学,mc说可以让她和队长通话,却拒绝了。(不给爱豆负担,真的很佩服小姐姐,要是让我和特哥通话我就晕过去了。)小姐姐情商也很高,回答问题不掉坑还很搞笑。
为了公考住在狭窄的考试院的男生,每天打工9个小时,其余时间还要学习,让我想起考研期间租的那个小房子,也是几个平方,一张床一个桌子就没有了的构成,大家都在奔忙,为自己的未来奋斗,想到这里就有了些信心。
厚着脸皮借住在哥哥嫂子家的大龄男青年,不婚主义的情侣,老婆不同意和mc坐在门口台阶上抽烟的大叔,开迁居party的研究院同事,一家子住在一个单元喜欢热闹的大家族,为了避免楼层噪音搬到有院子的韩屋的夫妇,教会认识的新婚夫妇,刚退伍的会做饭小哥哥,童颜到宋允儿都惊讶的妈妈。
豪宅有雪炫、玉泽演,惨也有考试院的学生们,悲欢离合,阶级对比,人间百态,从一个节目里居然都能感受得到。
有时候也羡慕别的国家不如我们国家国土广大,情侣们异地恋其实也没多远,节目拍遍全国八道可能也不用很久。
素人多年前和姜虎东洗过桑拿,和李敬揆拼桌喝过酒,看过李敬揆在夜店当DJ,和g.o.d约过跳舞,看过电影失败破产的李敬揆。
金钟民按门铃按到Somi家,虎东和敬揆按过秀英家门铃,Yuri按到姑父医院的职员家,防弹按到金南珠家,昌珉按到鲁裕敏舅舅家。
想拍个小剧场,却碰到大前辈李顺才,赶忙跑去打招呼,听前辈的意见。
在路边站着,大前辈金秀美的车开过来,跟他们说"去那边高贤廷家蹭饭吧"。大叔告诉他们"张允珠家就住那栋"。走着走着碰到SEAN带着孩子们出去吃饭。允浩正休息呢撞见当兵时的队长在慢跑。正好按到跟虎东highfive的小女孩家,龙凤胎超级有梗,家教也特别好。
巧合的,就那么刚刚好。
有人在新年烟火里欢呼,有人在寒风中挣扎。
拥挤如考试院的学生,恩爱如还没毕业就结婚的情侣,年轻如一直思考自己人生目标的小姑娘,励志如要过自己生活的奶奶,有钱却谦逊如喜欢雪炫的阿姨。
也有被粗暴对待直接关门的时候,有进了门又因为素人感到不便退出时候,有脱了外套坐在桌边被赶出来的时候。
节目给了很多温暖,又无比真实,总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