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千年兴衰史》是一本由金菁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钱的千年兴衰史》读后感(一):什么最值钱
学过经济学的人对钱一定是最敏感的,那么钱一直跟随者人类的文化走过无数朝代,好像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正来源。最近这几年特别流行简史,什么都能够写简史,这比那些正经的大历史其实要有意思的多,因为这些大都是我们如今依然可以用到的知识。其实我看过之后发现经济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钱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货币的发展。
其实货币是比钱要更早产生的,这也是钱的原理,这些也能够联系到如今的社会经济形势。为什么网络上最近这么多人带货,为什么提倡摆地摊,在看过本书之后我思考了很多。其实钱是需要流动才会有价值,它可以在国内流动,也可以在世界上流动,作者把很多经济学的知识结合历史讲述出来,让我们了解了世界经济的走向。
钱的种类有很多种,如今已经有了数字货币,虽说五花八门,但是归根结底都是用来交易。但是我们常常会看到汇率的增长问题,为什么美元会增值,又或者说为什么人民币在最近贬值了,这些都是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的,这也是经过历史中很长时间的思考与计算得来的。书中也出现了很多专业的名词和解释,尽管我念过一段时间商科,但是这本书中有很多词我确实是第一次见。很多人想从经济学中找到赚钱的真理,其实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才能够知道,原来历史这么久,有的只是各种运算法则,却从来不存在真理。
前段时间总是有人问我,疫情发生之后我们应该存什么。就目前的趋势,人民币会贬值一段时间,所以存钱是不明智的。有的人跟我说存粮食,但是想想粮食是有保质期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最保值的东西。在这本书中也能找到答案,不贬值就需要有它的特殊性,首先是量少,然后是无法通过认为制造,再有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会需要的东西,想想黄金就是最符合的了。但能盲目的去购买黄金么,也不能,黄金价值并不便宜,这东西也有涨价和降价的时候,一般老百姓也是很难接受这其中的损失的,所以也不能完全把所有存款都换成黄金。作者很有自己的主见,我也学到了很多,经济学中存在很多不定性,从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成功在商业圈里获得成就的人,除了有专业的知识以外还需要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运气。
《钱的千年兴衰史》读后感(二):你拿的是钱吗?
《钱的千年兴衰史》你拿的是钱吗?
我们几乎天天都在和钱打交道,眼看着钱从纸币和硬币就变成了微信和支付宝,可是到底什么是钱?我们从来没产生过疑问,但是看了这本书,首先颠覆的就是钱这个概念。
原来纸币并不是真正的钱,黄金才是钱,纸币只是钱的替代品。从数据上看按照黄金计价,几十年了美国房子其实没涨,而股票的确跑赢了黄金,可是你要选对股票,并不是所有股票都跑得赢。中国的房子呢,中国房子的数据只有十几年的,还不够长,蔬菜的数据长一些,从1951年开始到现在有快七十年了。蔬菜价格上涨了四十五倍,可是毕竟金价,还降了一半还多,可见金子的力量。
黄金才是真正的钱,其他一切都是信用。古往今来人类开采的黄金也就是一个七层的楼房那么高的方块就都装下了,那没开采的呢?现在探明的,没有开采的就相当于把这栋楼加两层地下室,一共就这么多,而这里保存在各国官方手中的只占六分之一。作为钱的黄金符合作者为钱下的所有定义,1.有使用价值。2.形态不灭。3.便于分割。4.便于携带。5.不易伪造。而不符合这里面任何一点的就都只能是钱的替代物。比如纸币,纸币就没有使用价值,也不能形态不灭。
这本书围绕钱这个主题,从中国元代的纸币讲到十字军东征,讲到圣殿骑士团,讲到美第奇家族,讲到坎蒂隆效应,讲到石油美元,最后终结在比特币上。在我的头脑里第一次把钱和这些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那种感觉挺开脑洞的。
里面还详细介绍了汇率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降低汇率到底谁合适?为什么世界各国都把黄金寄存在美国,美国诺克斯堡储存的黄金还在吗?
我比较关心的是比特币是怎么回事?比特币是钱吗?这本书写的时候还没赶上中国的数字货币发行,要是赶上估计还会增加一章。对比关于钱的五个定义,有两点存在问题,一个是形态不灭,比特币按说只要有互联网,就永远在哪里,可是到现在很多比特币丢失了,所以这点就是个问题。还有比特币的使用价值,纸币是没有使用价值的,收藏不是使用价值。比特币和纸币比,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跨国转账,这一点似乎提供了使用价值,但是这一点是和各国的管控密切相关的,有可能瞬间就失去这个价值。这一点和纸币一样,纸币有交换价值,但是只要失去了政府的信用,那么这种价值就会瞬间消失。最终作者还是认为比特币不是钱,只是钱的替代品。
《钱的千年兴衰史》读后感(三):只有黄金才是钱,其他一切我们以为是钱的东西,都只是信用。
2019年,巴黎圣母院大火扑灭后曝光的首张教堂内部照片上,最为醒目的当属挂在墙壁上的十字架。这个十字架是用黄金制成的,大火毁掉了这座有着670余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只留下了这个代表着爱与救赎的基督教的标志。
我还记得当时在网上看到这张照片时,视觉冲击非常大,一片废墟之中,只有悬在半空中的十字架依然闪着多灿灿的光芒。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黄金熔点高(1064度左右),远高于大火的600多度。
《说文解字》中说“金”字: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从违。
意思就是说:黄金即使长久地埋在地下,表面也不会生锈;千锤百炼之后既不会有损耗,分量也不会减轻;想让它是什么形状,它就可以是什么形状。
黄金之所以受到如此厚爱,和它自身的特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金菁老师在她著作《钱的千年兴衰史》中,以蔬菜为基准比较了人民币与黄金在十几年间的变动情况。
书中说:1951年至2014年间,以人民币计价的蔬菜上涨了45倍,而以黄金计价的蔬菜价格下降了42%。
这说明了什么呢?金菁教授解释说这个巨大的反差很容易解释,那就是物以稀为贵!
货币经历了从贝壳、家畜,到铜钱、纸币的演化,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每一次的变更替换都让“钱”在行使其作用时愈加地简便快捷。但是,所有代替钱的作用出现的货币形式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憾,唯有黄金等贵金属始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老摩根说:只有黄金才是钱。其他一切我们以为是钱的东西,都只是信用。
事实上,黄金储备在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等方面的确有着非常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数据显示,我国的黄金储存量在世界榜单中排行不到前三名,但是我国对黄金的开采量却位居世界第一。这样的数据让人不免为地球上的黄金储量捏了一把汗。
不过,另一组数据说出来,大家估计就会放心地笑了。
根据科学家们的对地球上黄金储量推断,目前地壳中的黄金资源大约有60万亿吨,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数字概念?相当于人均1万多吨黄金储量。虽然我们人类还无法利用最先进的科学仪器准确探测全球的黄金储量,但是它确实就在那里。
金菁老师在“结束语”中说:当黄金这个锚再次回到货币系统,无论是对我们已经实行了半个世纪的纸币系统的矫正,还是为未来电子货币时代的交换构建共通的基础,它的角色都至关重要。同时,在个人的资产中配置一定比例的黄金或白银等贵金属(比如5%~10%),必要性显而异见,不仅避险,还可以保值。
我觉得,读完这本书,大家可以考虑存点黄金了,你说呢?
《钱的千年兴衰史》读后感(四):不简单的钱
钱到底是什么,到底能干什么?这些问题乍一看,大概怎么都觉得是问得有点儿不着调,但其实也未必。通俗地说,钱是用来买东西的;书面一点地说,钱是一种等值量化的交换工具,是一般等价物,用于交易。
钱在不同时代都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远古的人,甚至还用贝壳当作钱,所以如今贝字旁的字,“贡”“购”“账”贷“货”,都与钱或者与价值有关;甚至如果没钱、没地位,那也是贝字旁的“贱”。钱与每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出个远门要是没钱,那就没办法坐公交、地铁、出租车、火车、飞机,而只能靠自己的“11路车”了!所以,大家也都认可这样两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不过,看似很简单的钱,实际上一点儿都不简单——比如,经济学博士金菁就在《钱的千年兴衰史》这本书中,讲述了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贝壳、丝帛到金银铜铁,再到特种纸张,再到那看不见也摸不着但绝对能体会得到的数字货币,还有微信、支付宝、比特币,钱的载体还真是不少。
但仅仅这些,就是钱的全部吗?当然不是。关于钱,还有很多。比如,钱存到银行,而银行明明会付利息,但为什么有时候总有一种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感觉呢?比如,“美元霸权”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明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微信、支付宝,为什么国家还要准备发行和使用“DC/EP”呢?还有,这几年红红火火的比特币,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甚至,到底什么东西,才有资格被称为钱呢?
仅仅这些问题,已经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解释清楚的了,足以写成一本书、几本书才行。钱可以买东西,只是钱的一小部分作用;而当钱的全部真的搞清楚之后,钱大概才真的成为了钱,成为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财富。
所以,在《钱的千年兴衰史》这本书中,金菁博士从“用什么衡量财富”和“什么才有资被称为钱”谈起,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利息、杠杆、银行、纸币、债券等等的来龙去脉,讲述了财的真正内涵,讲述了为什么要学会作出恰当的财富决策进而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等问题。从古到今,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人其实对此并不能做到清楚明白,更不懂得怎么把钱与更长远的生活来进行联系,把钱放到一个尺度更大的范畴来考虑——要知道,那些好像遥不可及、不需要去弄懂学会的金融知识,其实距离每个人并不遥远,不知道不清楚甚至有可能出大问题!
不懂得钱,究竟会出什么样的“大问题”呢?举个例子吧。比如,第一个问题:比特币牛吗?当然牛,不然不会这么红火了。第二个问题:想把自己的钱都换成比特币吗?好吧,要是这个问题也敢于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的话,那还真是勇气可嘉!不过,金菁博士得出的结论却是,比特币不是钱!为什么呢?因为比特币的价值还没能在广泛的商品和服务交换中体现,而受到各种主观预期和各类消息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政府的态度和监管措施,反映在价格上则是一种巨大的波动——所以,目前来说,比特币只是一种投机资产,根本不实在;将来有没有可能成为真正的钱,确实还需要一定的条件。
所以,明白了吧!钱,还真的一点都不简单,好好学学去吧!
《钱的千年兴衰史》读后感(五):金菁《钱的千年兴衰史》:理解世事变幻的一把金钥匙
金菁《钱的千年兴衰史》:理解世事变幻的一把金钥匙
1
军迷经常说,世界只有三大真理:民兵、白杨、东风。这是啥,这是三款洲际弹道(核)导弹,分别隶属美、俄、中。
军事层面的价值另说,单说一枚导弹,可能价值就上亿美元,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这也代表了国家实力。说到底,就是国家有没有钱能够造出这样射程惊人、具有强大威慑力的武器的问题。
其实,古往今来,站在历史舞台前面的都是一些政治军事之争,而经济问题则多数时候默默地隐藏在幕后。打仗是需要钱的,没有钱怎么打仗呢?所以说,想要理解数千年来的历史风云变幻,不妨了解这样一本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金菁写的《钱的千年兴衰史》一书。
“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一般人就可能认为,钱,不就是钞票吗?在美国是美元,在欧洲是欧元,在日本是日元,在中国就是人民币。可这就是世俗意义上的钱的俗称,是民众的一般看法。但究其本质,人们拿的纸币,到底是不是钱呢?
如果纸币是钱,那么,掌握国家印钞机器的政府,日夜不停地开动印钞机,岂不是很有钱了吗?
历史上有这种想法的君王倒也不少,也加足马力开动印钞机器,但最后的结果无一不是以崩溃告终。钞票,不是乱印的。
金菁的《钱的千年兴衰史》从经济史的角度,系统全面的分析了钱与钞票(纸币)的关系,虽然是一本严谨的专业著作,但探究其中对于历史事件的经济货币分析,着实让人们增加了理解历史事件的另一个角度。
借用美国一位银行家的语言:“黄金是钱,其它一切都是信用。”
仔细地品味一下这句话,觉得非常有道理,黄金才是所谓的硬通货,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纸币则是基于政府信用而产生,一旦政府信用崩溃,比如政权更迭、战乱等原因,显然会影响到纸币的价格。
其实,马克思早就说过了:货币天然不是黄金,黄金天然是货币。黄金作为一种稀有的贵金属,产量有限,不易磨损,形态不灭,适合囤积,质地相同,便于分割,单位价值高,便于携带,不易伪造,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货币的最初形形态。
实际上,钱这个概念是人类社会逐步发展过程中才出现的,开始的时候是以物易物,后来发现了黄金之后,才将黄金作为货币,成为钱的象征,至于以后的纸币,则又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2
现在的一切问题,都会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历史的宏大进程,也伴随着货币“钱”的演变,只不过,没有象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那样耀眼罢了。
金菁的《钱的千年兴衰史》,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查阅文献,引经据典,对于历史事件的另类阐述让人耳目一新。
金属货币的产生可能各个文明都有自己的时间,但纸币的最初诞生,却是在中国的宋代就出现了,交子,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宏大影响。
现在人们都知道,发行纸币是要以黄金储备为基础的,货币数量总体要维持在一种平衡的程度,如果印的太多,但势必会造成通货膨胀,但古代近代的人们未必能够深刻的理解这一现在看来很浅显的道理。
作者还提到了银行的诞生及发展,尤其是对于十字军东征、圣殿骑士团等著名历史事件阐述的非常条理清晰,从表面上看来是什么,从本质上看来是什么,对于世界货币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打仗需要钱,钱的运输也是个问题,这时银行的成立和汇票业务的推出就应运而生了。反而过更加促进了这种政治军事运动的发展。
作者还分析了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的英国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从美金到美元、从欧洲美元到石油美元,这些著名的历史事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世界货币史。
至少作者把这些事都说清楚了,让非专业的读者也能够了解这些经济事件本质上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3
世界货币史并没有结束,因为世界还在,我们都在这个历史进程之中。但世界在发展,货币肯定也在发展。
金菁在《钱的千年兴衰史》一书中也分析了美元为何成为世界结算货币的来龙去脉。
一战远离美国本土,欧洲参战各方急需美国的武器等,美国这个时候发了一笔横财,也逐渐大幅度地增加了黄金储备。
随着银行金本位向纸本位的发展,美联储应运而生。后来到了大萧条时代,又迎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让美国又渡过了经济萧条时期,反而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推行纸币的保障就是国家的强制力,谁也不得拒绝使用纸币结算,谁也不得伪造。
美国的这种世界霸权使美元逐渐成为了一种世界货币,虽然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不存在了,但至今石油仍然还在用美元结算,还是一种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能够通用的货币。
但另一个问题是,如果美国的印钞机不停地在印钞票,其它国家也效仿的话,世界货币超发的问题还将继续存在。
不仅如此,目前的中美毛衣战等诸多问题,不仅需要政要们作出判断,象金菁这样的经济学家理性的分析,也会帮助人们理解,“钱”,这一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最后,作者也建议了,黄金是一个避险工具,纸币会毛,黄金不会。
《钱的千年兴衰史》
作者: 金菁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稀释和保卫财富之战
出版年: 2020-5
页数: 392
定价: 7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0278797
2020.2.24
�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