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个地方,很多小菜贩每天靠借来的2000元钱,去批发蔬菜。然后卖掉菜换成钱,最多时能挣几百元。
但是这些小商贩,习惯拿着挣到的钱去消费,然后第二天又重复借钱。
只要有人认识到,今天攒50元,明天攒30元,一个月后就可以不用借钱了,用自己的钱来生钱,生活就会大不一样。可是这个地方的人,没人这么做。
他们固定的认知,决定了他们“死循环”的行为,最后维持原有状态也就不奇怪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有着怎样的认知,就决定了他将拥有怎样的人生。
一个大妈在品牌店买衣服,由于身材太胖,很多衣服穿上去都勒出了一道道的肉条,显不出质感,像是地摊货。但她一口气狂买几十件,把众人都看呆了。
我感叹人想美,还要多自律,借此警醒自己:要注意减肥,衣服才能穿出效果。
“你凭什么叫她大妈?你跟她是一个品味哦! 你太酸了”
“你自己到那个年龄也一样,不要评价别人,胖子没有美的权利吗”
也有网友留言:
“我明明看到作者是讲,人应该保持自律,尽可能让衣服穿上有效果。为什么你们要喷呢?”
因为各自的认知不同,网友们留言所呈现出的情绪状态也截然不同。
认识不清的人,抓不住重点,说话容易愤怒而粗暴,只顾发泄情绪;对问题有所思考的人,则更容易保持冷静客观,能从别人的经历中,启发自己。
由于懒得去思考,人们对一个事情并没有本质的了解,只是产生了情绪。又承担不了相应的后果,就会产生更多的情绪,最后生活就变成了一团情绪。
认知不全面,便容易产生偏见,而因为偏见,人更容易产生不好的情绪,人若总是沉浸在坏情绪里,生活状态只会是一团糟。
认知影响选择,选择决定结果
片中有两个青年农民工,入股了村里的创业项目,当领头人丁元英生意被坑,发不下工资时,他们只想撤股回家,盘算着回家至少有馒头吃、有稀饭喝。
后来,丁元英将生意扭亏为盈,这俩人又觉得丁元英蒙蔽自己,要与他拼死活,要利益。
当时除了这两个青年,同样面临危机的还有欧阳雪,她临危不乱,坚持初心,与当家人一起坚持,争取转机。终于等到了峰回路转,股份增值。
因为认知不同,两个青年和欧阳雪做出了不同选择,几乎改写了各自的命运。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将人们在生活环境中对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的观念,称为 “个人构念”,以此来分析认知层级。
他认为:
每个人生活经验不同,个人构念系统自然也不同。
认知层次低的人,个人构念就会趋向单一,思维缺少弹性;认知层级高的人,个人构念丰富,心态更包容,他们习惯透过现象,内窥事物本质。
人气网红薇娅,曾在线下开实体店卖衣服,有人来店里看好了衣服却不买,扭头去网上买更便宜的。她很生气,想发脾气想骂人。
冷静下来后,薇娅自称“看到了自己的劣势和未来的趋势”。于是,果断把几十家线下店搬到线上,经过几年摸索,终于创造了直播卖货的惊人业绩,成就了如今的创富神话。
认知层次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比如薇娅和欧阳雪,她们首先自我归因,总结自己的问题,提升思考维度,再去实践。
认知层次低的人,往往会自利归因,习惯从利益出发,计较自我得失。把错误推给外部。这种思维导致路子越走越窄,让生活陷入困顿。
认知不足的人,只会抱怨不会自省
最近看民生类电视节目,调解一对夫妻矛盾。
老公在外打工,辛苦挣钱20多万,交给老婆保管,结果全被老婆拿去做美容了。还刷信用卡透支了20多万。
疫情期间,一家人没了生活费。眼看瞒不住了,老婆只好坦白实情,男人这才知道钱都被花光了,一气之下要离婚。在调解过程中,女人不停抱怨,美容院的项目没效果,自己是被美容院坑了。
很多人说,就算有点效果,也不能这么糊涂啊!自己手中有多少余粮,难道自己不清楚?非要弹尽粮绝还要再去借贷,到底怎么想的?
在我看来,这位女士认知存在严重缺陷:
思考问题相对简单,做选择看重眼前利益,不顾全局,一旦做出错误决定,成为弱势的一方,就用抱怨发泄不满。
而一个人,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就会本能地从外部找原因。抱怨外部条件,让自己的潜力越来越匮乏,到最后,将置于越来越被动的地步。
提升认知,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有句话说:你所有的一切,都因你而来。认知决定取舍,取舍决定成就。
而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人的大脑,走不出自己的观念,到哪里都是囚徒,这里的观念也是指认知,认知不同,人生的结果大不相同。
我们所处的世界每天都在不断变化,所以,我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也应该时刻处于更新和调整之中,我们的认知也应该随之不断更新换代。
当我们的认知层级越高,我们的视野就越开阔、格局就变得越大,就能不停突破认知壁垒、看到别人看不到和想不到的东西,最终,活出更加自信有力的人生风采。
推么推新秀写手|晓凡
编辑|琪鹅
审稿|薛笨笨
声明:本文所述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推么推文化传媒()立场。图片授权基于CC0许可协议,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 推么推精选推荐 ▼
猜你喜欢?
母亲91了:曾经徒步80里探夫,教会了我最朴素的人生哲理
有人说话讨人喜欢,有人说话令人讨厌,原因都是因为这!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