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农村孩子上大学确实很悲剧
日期:2020-05-02 08:31:59 作者:晓叶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农村孩子上大学确实很悲剧

  有人说了一句“农村孩子大学悲剧”使得不少人砖头,其中大部分是农村人,大有一砖将其砸死而后快之意。

  其实,稍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对对说这句话的人指手画脚。细细思量,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拿我们农村孩子开涮,而是一句大实话,其中的辛酸并不是每个农村人都能理解得了的。我作为一个农村人,积30多年农村人之体验,听了这句话,不禁戚戚焉。

  本人70后,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有幸逃过了大饥荒,在父母精心呵护下得以长大成人不成想,在90年代中期,竟还出人意料地考上了大学,尽管是一师范专科,但毕竟也算是跳出了农门。大学毕业后,赶上了党的好政策,被分派到异乡的一所乡村中学教书,至今已春秋十四有四载。在这十多年里,本人有城没钱进,有没钱买,一家三口如蚂蚁般穴居在一间从学校租来的不足20平米的破房子里。

  再看看自己老家儿时的玩伴,他们大都由于小时学习努力自然也就没考上大学,一个个都成了地地道道地球理工幸运地,他们生逢盛世国泰民安。昔日的“二呆瓜”早年出去打工,如今竟在城里开起了超市,坐拥百万资产;还有“三猴子”,小时数他最瘦,肋骨一根一根地向外绽出。不料想,这小子小学没毕业就出去兵,当兵回来就承包村里的一个破窑厂。如今大腹便便西装革履,早已由“瘦猴”变成“肥猪”了。

  当然,发的终究为数不多。但大部分平头老百姓,只要肯卖力,不偷懒,家里也盖起了二层小楼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且儿女双全,其乐融融,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令人羡慕不已。

  如今,我每次回老家,面对儿时的玩伴,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种莫名失落感毒蛇般缠绕着我。我是非农业,但不是城里人;我是农村人,但我没有土地。我只是一个乡村教师而且身在异乡,有家也回不去,尽管是我的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自从我考上了大学,就成了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在风飘摇。我也不知道,我在这上不着天下不挨地的空中还能多久。

  十多年来,我一只在问自己:我上大学错了吗?

  如果人生可以轮回上帝再给我一次重新选择机会,我还会上大学了吗?

  我不回答我自己

  也许一个人能够陪着父母终老故乡也是一件令人幸福事情

  然而,作为一个9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我又是幸运的。因为我正好搭上了国家分配末班车,使我有机会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皇粮”。工资不多,但能吃饱肚皮寒窑虽破,但能避风雨。现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大学急剧扩招,大学生身不由己地被赶进了市场经济大潮之中。美其名曰:自主就业,双向选择。这样一来,就业是自主了,大学生也有了选择的权利,但往往是你可以选择工作,工作却不选择你。如今在这个物价飞扬的时代,什么都升值了,但大学生却贬值了,犹如今年的甘蓝菜。

  君不见,北大的男高材生拿着屠刀,买齐了猪肉,北大的女硕士拿起了刷子,做起了油漆工。大学生贬值速度之快令人瞠目。我并不是说大学生不可以卖猪肉、刷油漆,只是认为这样的工作即使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也能熟能生巧,何必要花了大把大把的金钱,又花了大把大把的青春,辛辛苦苦上了北大后才去做呢?这不是人才浪费是什么?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如此“倒霉”。我们“官二代”、“富二代”的大学生们,随便花钱买个大学上上,也不至于去涮油漆。何况,在官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正科级以上部门的一把手子女,国家是包安排工作的。如果谁有兴趣去调查一下那些大学油漆工们的家庭背景,一定都是无权无势而又手无寸金的寒门之士。如此强烈的反差怎能不令我们寒门学子心寒。

  恍惚间,我仿佛生活在东晋那个暗无天日的“旧社会”。士族可以世代高官厚禄,指鹿为马,而庶族只能世代为奴,任人摆布。历史竟有着如此惊人的相似。如今,一两千年过去了,生活在21世纪的农村人怎么感觉越来越“庶族”了呢?

  面对寒门晋升之路的日益狭隘和阶级的日益固化,还是让我们听忠告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农村孩子上大学确实很悲剧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