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之吾母,其幼之时,村头有富翁庞某,家巨富。商铺店面数十,华屋田园罗列。其鼎盛之时,三分墟市有其二。家藏金锭数以担挑,袁大头数十箩筐不止。
其人虽乘祖荫,享二百年十余代之富,然自小勤勉节俭,事必躬亲操持。凡所积金银,辄视实际日用留存,余者皆窖藏,虽一毫不多。纵儿女问取,亦不予。常谓“财为祸根,足用即可,多则添祸。”
人有知其富而俭者,就而问之曰:“长者家大业大,累财巨万,何节俭若鄙吝?若非爱财,何营广厦之业?若爱财,节俭如斯,无乃守财奴乎?”
答曰:“财实祸根,如慢性毒药,耽之久则病而不救。然无财则如服毒,速死。某若此,固为子孙长远计耳!”
翁有四子三女,虽使读书,然皆浪荡辈,学无所成,唯盼继承家产度日。翁亦知之,然思十数代所积,子孙虽愚亦足以守成,日后当不至为饿殍,遂不强敦促。
居有年,忽闻有打土豪者,将破家掠财尽。翁大骇,乃聚族而谋。兄弟子孙皆言分散埋藏,不能埋者任由抢掠去,不使戕害家人。
是夜,翁乃使四子叔伯等或挑担或抱瓮,将金银或埋于园林树下,或埋于沟渠中。
翌日,果有打土豪者汹涌入,凡值钱物什皆掠去,未及掩埋金银,以担挑去。翁及家人怖惧而不能阻。亦思后园埋藏数足够子孙花,当下保命要紧,不甚痛惜。
居二日,风头过,翁乃使儿暗挖藏金银,然尽皆杳然矣!或云为人所窥伺,方埋便挖走。或云族内有异心者,悄然易于它所,待日后挖出受用。亦有云金银成精,自行遁去。
余以此告吾友清欢,其听毕慨然曰:“翁绸缪远虑,可谓长者矣。然未料时势机密,以至有此失落。庄子言: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良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