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了,新晋带货王朱广权又带着热搜来了。
这次,我们的央视名嘴朱老师,跑到网络上玩起了歌曲串烧,开始挑战音乐领域。
看过这个唱歌视频的朋友就知道,这首改编版的《达拉崩吧》满满都是魔性。
“达拉崩巴斑得贝迪卜多比鲁翁……”
歌词之间几乎没有什么逻辑,仅凭曲调将这些拗口的句子快速地串联起来,让很多看完视频的网友忍不住打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你们在干嘛?央视主持人怎么都变成这样了?
那么大家印象中的央视主持人是什么样子的?是端庄稳重,还是优雅冷漠?
央视“段子手”朱广权连线带货一哥“魔鬼”李佳琦为湖北产品直播卖货,引来了1.2亿人围观。
当晚,这场“人间段子手+人间唢呐”的神奇组合就冲上了热搜第一名。
“初来乍到,技术不高,手艺不妙,请多关照。我命由你不由天,我就属于佳琦直播间。”
一上来就把李佳琦和小助理唬得一愣一愣的。
“烟笼寒水月笼沙,不止东湖与樱花;门前风景雨来佳,还有莲藕鱼糕玉露茶……买它买它就买它,热干面和小龙虾!”
就连四字弟弟也在这场直播中被朱广权带火了一把:
声音语调字正腔圆,正经中带着俏皮,最重要的是说出来的话逻辑清晰,一句比一句押韵,这样严肃但又接地气的直播方式使得朱广权俘获了大批粉丝。
其实,朱广权靠着押韵的段子火出圈,成为“央视段子手”已经不是第一天了。
2017年春节期间,有网友发出疑问:
“过年央视放假吗?”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
听了这话,你还敢换台吗?
这一波段子可谓是实力圈粉,很快就被录入了百度词条,也大大提升了观众对于央视电视频道的好感度。
“押韵”是朱广权的一个金字招牌,紧跟时尚、狂接地气、幽默风趣、金句频出的表达风格让观众们乐不可支。
但是,在被网友们称为“炫腹大爷”之后,朱广权很低调地表示,用上段子这个方法,只是想让新闻更有温度。
其实,从他成为主持人的那天开始,朱广权就想用行动告诉大家:新闻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2003年,朱广权走进了央视大楼,成为了一名幕后播音员。
即使只是一位幕后工作者,朱广权也从来没有轻慢过这份工作。
他每天都会提早来到工作室,准备材料,熟悉稿件,反复核实资料以确保不出现一丝纰漏。
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三年。
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朱广权迎来了第一个机会——2006年,朱广权第一次从播音员走向了电视直播主持人。
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朱广权几乎把央视各个类型的节目都主持了一遍,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不同的主持风格,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人特色。
他开始主动地去修改新闻稿件,将事件改编成一个个段子,在逻辑严谨的基础上,让文字变得更加活泼生动。
就这样,精彩的播报越来越多,他也获得了“央视最强段子手”的名号,成为了大家心里的宝藏男孩。
朱广权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总是能用有趣而又接地气的方式去解说新闻,打破大家对于新闻的严肃枯燥的印象。
他有很大一部分金句出自天气预报。
每年开始降温的时候,朱广权和他的”秋裤“就会频繁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父母给你的牵挂,穿上秋裤才算听话。”
“深藏不露,马中赤兔,衣中秋裤。”
“只要不太显胖,你看看秋裤是不是安排上。”
句句经典,逗人发笑。
同样是劝大家添衣服,朱广权还能把八竿子打不着的5G也给搬出来说一遍。
“比4G更快的是5G,比5G更快的是《共同关注》的手语翻译,比手语翻译反应还快的是人的思维能力,比思维变化更快的是人间四月天气。”
四月天气变化的快不快我不知道,但是手语翻译的老师简直快到模糊了。
这手速你细品。
更让手语老师们无奈的是,朱广权的段子经常是即兴发挥,所以常常把他们逼得措手不及。
难怪这次卖货直播,朱广权说:“手语老师们听说我要做卖货直播,连夜买站票跑走了。”
有一次,手语老师比划到一半,直接停下来默默生气。
央视手语翻译的周晔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尽管有的时候真的很想给他一巴掌,但是为了节目效果还是得咬牙配合。”
和手语老师们之间的“相爱相杀”,也让我们从侧面看出了朱广权的在线高输出水平。
不过,虽然思维跳脱,但是真的遇到意外情况时,朱广权的不慌不忙、沉着应对却着实让人佩服。
2013年,他在为《共同关注》做直播主持时出了意外:
一名工作人员不知道直播还没结束,直接闯进了镜头,拿走了话筒并开始为朱广权整理文件,直到意识到镜头还开着,才慌忙撤出。
而在这一过程中,朱广权丝毫都没有慌张,继续进行自己的播报,连目光都没有斜视过一下。
这,就是作为一名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秀得了金句,也稳得住场面。
如果说,朱广权的专业素养源于他作为一名主持人的训练和经验,那么他在镜头前的妙语连珠,就是得益于他十年如一日的默默累积。
有人提出过疑问:“朱老师那些从来不重复的押韵段子到底是谁写的?”
答案是,每次上节目前,朱广权都会一个人静静地打磨稿子。
一点一滴的琢磨,才有了屏幕前这些让大家喜闻乐见的段子。
“潇洒自如”的气质背后,是真正的文化底蕴在支撑。
除了工作上的认真钻研,闲暇时间他还很喜欢看书和篆刻。
这次疫情期间,他就刻了一个“钟馗印”,希望能够早日将瘟疫除尽,为疫区人民加油。
可见,每个出类拔萃的人,都曾经为他现在所站的位置,付出了很多。
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个人特色,以“相声播报”的方式拉进央视和普通民众的距离,这大概是专属于朱广权的高级魅力,也是他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
正如康辉对朱广权的评价:“他展示出来惊人的积累、知识储备才让人印象深刻,也为他赢得了更好的机会。”
因为有了那些沉淀的时光,也才有了现在朱广权斩获高光的时刻。
所以啊,所有人生“开挂”的人,都曾经为了他们手中的好机会,闷头努力过很久。
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付出了不一定能有回报,但是不付出就一定没有回报。
在做事时,少问一句“凭什么我不行”,多问一句“为什么我不行”,才能站到心之所往的高度。
祝福你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也拥有得偿所愿的机遇。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点个“在看”告诉我吧。
晚安。
点个在看
从来没有什么“开挂”
只有比常人更多的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