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的清洁大爷被辞退了,原因是他把用蛇皮袋装着的货款,当成准备集中处理的口罩拿走了。
会计知道后二话不说告诉了老板,老板知道后当即下令开除,整个流程一气呵成。无论老人怎么解释,怎么哀求,都无济于事。
就像他平时要讨好大家一样,无论目的有多简单,总被大家一致当成是不怀好意。
有次一个同事办公桌边的垃圾桶满了,他想要帮忙倒掉,却被从洗手间回来的同事指责是想要偷东西;还有一次,有个同事的女儿来单位,他一路把女孩带过来,却被集体嘲讽为想占人家便宜……
开始我以为他是损害过公司的利益,才被这么多人排挤,后来才知道,大家之所以如此讨厌他,是因为他年轻时曾和人打架,失手把人打成了重伤,进过监狱。
不少人觉得,他既然从前犯过法,将来就不会改。
甚至因为在监狱里呆过,和许多穷凶极恶的罪犯共处一室那么久,心里肯定会被熏染得更加黑暗。所以纷纷对他敬而远之,唯恐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2
因为他有过精神病,所以大家都觉得他这又是犯病了。实在被他说得烦了,才勉强带着他去医院就诊。
可每个医生,只要一听说他有精神病史,就和其他人一样,认为他是在胡言乱语。
当朋友提出要进一步检查时,他不可置信地跟朋友强调,自己是个精神病。
最后检查结果证明,他眼底的的黄斑区发生了病变,所以导致了两只眼睛看东西颜色不一样,而不是人们所认为的脑子有问题。
事情过去快十多年了,朋友婉拒过不少病人送来的谢礼,唯独这位患者送的绿萝,还在朋友的办公桌上苍翠欲滴。
朋友说,每当看到那盆绿萝,他就会时刻提醒自己是个眼科医生,对待患者,应该一视同仁。无论他们曾经历过什么,在他这里,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病人”。
当你对一个人心存偏见时,他的任何行为都是会被妖魔化的。不带偏见去看人,才会得到最客观的答案。
3
心理学上有个“光环”效应,与之相反的叫做“恶魔”效应,意思是,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特征形成好或坏的映像后,他还会不自觉据此来推测这个人其它方面的特征。
比如,我们常常会觉得颜值高的人收入一定不低,而颜值低的人能力一定不强;犯过罪的人不可能善良;声音甜美的人肯定唱歌也好听……
本质上,都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必然会得出主观臆断的错误评价。
偏见比无知,更让人难以看清事情的本来面目。
如果我们看待事物始终只有一两个角度,那么认知永远因为偏见而被固化。
好人之所以是好人,是因为我们首先给他贴上了好人的标签,坏人也如是。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身边的人让我们失望了,都是我们的认知并不全面。
摒弃偏见后,我们可能会发现,原来坏人也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十恶不赦,好人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完美。
没有偏见,你才能真正看见;放下了成见,你才能突破映像的边界。
不带偏见去看人,于自己,是豁然开朗,于他人,是公平善良。
作者简介:
铃铃安,聚焦认知正能量,与你共同成长。微信公众号:皓然成长(growing-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