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单车到家,仅是那一个早晨的骑行,已经丁零哐当。后来,我终于明白这车拿回家没有整过。零件很多地方松散,最糟糕的是龙头摆起来没有办法骑着。
下午上街去看看修车的地方,先走过的那个摊子已经改行开锁了,他看了一眼说:“早不修车了,这修车挣不到钱啊。”也是,他四十岁出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靠修自行车是没有办法维持生活的。
继续推行,终于到了那个摊子,老人已经69岁,一看我来就热情地招呼。他一定知道这个车需要被整一番。他一边拿工具,一边开始絮叨:“哎呀,你这车已经来过好几批了,都是话费送的吧,零件散散的。不紧是没有办法骑的。哎呀,现在修车的就是跟我们这样的人了,年轻人谁还干这个啊!钱真不值钱了。”
这个地方是很久之前就有的修车点了,但是因为天桥下面所以不要租金,否则修自行车可怕连租金也挣不会家呢。
老人一边说一边干,拿这垫子把车子垫好。一边拿上工具整螺丝起来, 于是在他捯饬的时间,我看着他的那些工具,感觉很是陌生。忽然想起我小时候自己家里买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还是用票的,那时记得很清除人民币289元,那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所以自行车质量很好。我两个弟弟六年高中都是靠它的支撑。我老爸上街买药也靠着它驮着。
但是我还深深记得我小弟弟上学的时候,自行车已经开始老化,经常小弟回家就开始拆下轮胎补胎,有时候还有其他毛病就兄弟两个一起捯饬,经常是搞得大汗淋漓。
那时作业也少,他们两个常常一修就是半天,搞得我们看着都感觉累,但是弟弟们经常还是不停拆下,精益求精。老车什么时候真的退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自行车在我家重要地位的那段时光还是记忆深刻。
我们家早已买车了,可是孩子还是需要自行车,这样的年纪有自行车陪伴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