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不一样,肯定有先天的成分在这里,今天就不做讨论了。重点讲下后天成长中,流行文化带来的影响。
大概初中吧,湿哥就发现,男女同学的兴趣差异完全不一样:我们男同学喜欢看各种武侠小说,女同学喜欢看言情小说。男生之间互相传阅武侠小说,女的互相传阅言情小说。男的喜欢看各种武侠剧,港产枪战动作片,战争片。女同学们喜欢交流各种韩剧、台湾偶像剧。
电影《恋情告急》开头,梁咏琪看韩剧看的落泪,古天乐一看电视剧终于播完了开心鼓掌!
比如几个男的坐一块,除了喜欢吹牛逼,往往还喜欢讨论政治军事,尤其喜欢讨论怎么打日本,怎么打台湾。
几个女的坐一块往往容易讨论明星八卦,谁和谁在一起了,星座、吃、旅游等等。
以前我觉得,这都是男女各自打发时间的方式而已。后来渐渐觉得,关注这两种不同的领域,时间长了,认知真的会分化。
举个例子,我大概初中看电视剧83版《射雕英雄传》,就看明白了一个道理:江南七怪之首柯镇恶虽然经常被尊称为柯大侠,但屡屡受辱,一会被东邪打耳光,一会被西毒打的半死,梅超风欧阳克沙通天等人也是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这几个人,虽然经常互损,却都互相尊重,而且对彼此的尊重程度都远远高于柯镇恶。并且通常只有他们欺负别人,没有人能欺负他们。当时课本上描述清末“弱国无外交”,虽然懂字面意思,但我并没怎么理解,看这部剧我才真正理解“弱国无外交”这个道理。
男性所关注的领域,从武侠小说、政治军事到NBA等等,这些领域的运作逻辑和现实世界的运作逻辑基本一致。
对比下女性关注的领域,我小时候偶尔也看看韩剧台湾偶像剧啥的,印象比较深的几部台湾偶像剧,台剧鼻祖《流星花园》,四个超级高富帅,却喜欢上一个其貌不扬家境不好的屌丝女同学。当年很火的《薰衣草》:两个小孩两小无猜,长大了一个当红偶像,身边有个白富美爱慕,却始终惦记青梅竹马的花店女职员。让当时还在上中学的湿哥,偶尔也看的津津有味。但看完总觉得里面的故事,太虚幻,现实中基本不存在,只可能在小说和影视剧童话故事里看到。
武侠片的基本世界观是,一个男人要经历千辛万苦,学成一身好武功,经历江湖上血雨腥风,有幸成为一代大侠,然后才能娶到一个白富美。
偶像剧里的基本世界观是:一个女性只要傻白甜,甚至傻白不甜,其他一无所长,照样能收获高富帅的一往情深。
对比之下,男性看的武侠片、武侠小说中的底层逻辑和现实世界并无二致,女性看的偶像剧、韩剧,里面的底层逻辑现实中基本不存在。
男性长期看武侠片,加上直男天性,当然容易养成现实主义思维。客观来讲,成长过程中,现实社会对男性比较严格,也比较残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虽然很多夫妻选择性堕胎,想生儿子。但儿子生下来,就被要求有用。副作用就是:如果这个男人长大了,没啥出息,那真是毫无地位。因此很多男人现实中毫无成就的话,认为自己混不出头,很容易自认为屌丝,会自暴自弃。
好了,再到二十来岁开始与异性交往了,现实主义思维和理想主义思维开始产生分野:
现实主义思维的人,不是他没有理想,他/她首先能认识到这点:他/她也想找个理想的伴侣,但他/她清楚现实中,身材好漂亮帅多金等属于稀缺品,并且是优质资源,自身的条件和竞争力并不一定能匹配到这些优质资源。至于是否甘愿退而求暂且不论。
择偶中,典型男性现实主义思维是条件好就找条件好的,条件不好就找条件不好的。男性现实主义思维有一个阴暗面,就是一旦屌丝逆袭之后,往往想找个条件好的女性,觉得这个女性和现在的身份更相衬。
女性长期看偶像剧那种,也很容易被带偏,真的会傻傻的相信,平凡无比的自己,却能找到一个光彩夺目的伴侣。理想主义思维就是想找个身材好漂亮帅多金浪漫等等,自己能否满足对方需求就不管,反正就是想要,而且就相信自己能找到。这就一厢情愿了!
客观来讲,现实主义思维虽然比较残忍,但更符合客观世界的运行法则,相对来讲,成功率也更高。理想主义思维的人,很多想法和客观世界的运行法则本身就相违背,本身有一定客观世界认可的价值(颜值、头脑、家境、能力等等)那还好,但如果本身缺乏客观世界认可的价值,基本就做白日梦了!
引领直男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