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去接孩子,听到孩子们朗诵,表演之后老师随时予以点评。老师的点评比较专业。读书不仅只有轻重还有快慢,更有虚实,我也是获益了。
想起上周张老师那些孩子的表现就跟她交流。她却那晚遇到家长的误解。因为家长非要说老师不公平,给其他孩子机会更多,忽略了自己孩子。张老师感到委屈,因为的确很用心在做自己的事情,尽心尽力了。而家长却感到自己出的钱一样多,为什么别人的孩子有三次上场的机会。自己孩子却只有一两次。她的郁闷我最能够理解,因为我作为教师有时候确实没有那份私心,但是孩子跟孩子之间的确有差异。 很多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够做好的。我经常跟孩子们说的,奥运会我也要参加,可是你有那个实力吗?用实力却说话其实就是最大的公平。
站在家长的角度委屈的是:凭什么啊?咱们孩子也漂亮,也帅气,为什么我家孩子机会少了?于是不理解。
孩子们交流母爱的话题,很多孩子就陷入一般泥淖,什么生病了,吃药了,什么下雨了送伞了。却不知道生活中很多细节 都是母爱的体现,只是孩子们习惯了。有个孩子忽然说,我的题材不同,因为我两次跌破了脑袋,都是妈妈及时赶到医院陪着我缝针的。其余孩子哈哈大笑。他的观察是很对的,可惜不是每个孩子不能都会缝针。
于是,我说,哪怕是你妈妈唠叨也算是爱的一种。因为你妈妈的唠叨跟别人妈妈唠叨不同呢。
孩子1们假设要是学会了观察生活,那么写作就会有无穷的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还得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