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两场语文,上午监考五年级,语文卷子似乎不是很难 但是很多孩子做得不好。基础部分,看到一个考场28人全对者寥寥无几。何也?
到了写作文这个环节,更加不可思议了,明明已经给了题目《乐》 ,还依然有一批好事者,非要重新写一个题目。有的题目还又臭又长。真是无法理解,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哈斯时因为心态浮躁呢?就连我熟悉的几个小记者也是在我提示之下才终于把题目上的那个多余的书名号给擦掉了。为什么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审题能力还是如此之弱呢?
有时候看着某些孩子写字的样子就知道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不重视。有个男孩子个子蛮高的,样子却显得稚嫩,别人作文已经完成,他呢还在哪里慢慢吞吞地磨蹭,因为看样子他似乎不会写什么作文,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往试卷上挤牙膏似得挤……
还几个孩子都是那么状态,我看着心急如火,他们却没有事情一样,依然慢慢悠悠。
孩子千万不能惯坏了,动手能力很差,将来如何去做事呢?做很多工作都不能坚持,还会容易找到别人的毛病,社会不能宽容对待他,他的人生就会朝着不好的方向逆转。
下午,三年级,试卷作文是自由写。这对于我们班级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有点优势,因为我一直强调写作训练就是为了考试能够运用平时的积累,可以把自己好的水平在试卷用大脑和笔“复制”上去。不知道孩子们能不能到了考试时候还记得我那一声叮嘱,假设还记得说明他足够冷静,而又聪明。
很多孩子拿到题目往往慌慌张张写半天却还没有平时水平好。却把自己平时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美文忘记的一干二净了。
我们一直训练孩子把自己能够跟试卷作文拿来的文章跟自己生活产生连接。很多孩子已经学会了观察生活。
我对于这样一点是有足够的·训练,但是考试过程中难免还有一批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就是不记得老师所讲的内容,你还能咋样?讲得再多也是孩子自己考,老师走纵然有太大本事也无法阻止他们发愚蠢。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
二年级的写话倒是简单,因为有关下雪和雪人的故事孩子们喜欢,记得清楚。
考试时,一个孩子说另外一个孩子:“他总是考倒数第一!”那张小脸上似乎充满鄙夷。倒数第一!这么小就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孩子,你上学是不是还有快乐?
我们的考试能不能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动手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