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人好。
贱嘴老粉举手,《日常烦恼》上还收录了我的留言,非常开心。之前好几次想过给你们写信,最后没有提起笔,不过是一些感情的琐碎,贱嘴这样的来信不少,我也时而感到醍醐灌顶。庆幸的是现在找到对的人,过往的不吐不快现在也都随风而去了。
这次向两位咨询的是工作上的问题。我身处电影行业,曾经在国内首屈一指的供应商公司工作。乙方的心酸和不易我切身体会过,但也深知这里不乏能力很强的优秀人才。见过优秀的人的工作方式,在他们的手下成长起来,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一直很高,不愿沦为“破罐破摔反正项目也能做完”的那一类人。我目前在一家甲方公司,独立带项目,对接的供应商也至少是国内top 3,但我对这个producer却很不满意,罪状如下:
行业新人都应该知道的专业词汇(出现在制作要求文档中),ta竟然直接回复邮件说不清楚什么意思,请甲方。
每周提交的制作计划态度敷衍,错误百出,我私下提醒,ta不以为然反而理直气壮,各种辩解,且在之后几周提交计划时,并没有任何改进,依然全是低级错误。
工作沟通非常随便,经常没有任何语言组织,十多条只有一句话的微信连番轰炸。
以上只是列举出了让我最无法忍受的几点,其他细节就不赘述了。总而言之,这位真的非常不专业,德不配位。
试过向领导投诉,以及向供应商内部投诉,得到的结果是,目前没有别的合适人选,只能ta继续顶着。OK, fine。
但最近一次又收到这样没有任何有效信息的计划表以后(我提醒了一遍,第二天回复我的修改版依然存在重大错误),我彻底发飙,写了一封很严厉的邮件,抄送了项目全组(里面包含ta的领导,但其实平时发其他邮件也是这样抄送的),告诉ta请不要乱改模版乱填目标数量,不要没有理由随意遗漏大量数据,不要敷衍胡乱更新计划表,这样没有意义且浪费时间去查漏纠正。
昨天跟一个朋友也是业内人士吐槽,他却告诉我,他反而对这样的人容忍度比我高。他认为我这么做就等于与人交恶,就算对方再想示好也没办法了。而我应该认识到,并非所有人都很优秀,我的要求可能对于这位来讲就是以前的项目所没有接触过的,从没做过的,做不好也在意料之内了。这番话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之前我确实从没有这样去思考过发邮件痛斥ta的后果。
我忽然有点迷茫。对,的确不是所有人都很优秀,但这不能被用作借口吧?况且即使你做不好,不足之处已经给你指出了,为什么连起码的虚心都没有反而事事都还理直气壮呢?这样的同行我觉得不交往也罢。ta能力的低下已经对我的工作造成了麻烦,我无法就这样得过且过。
气愤的我想请教两位大人,面对这样的乙方,我应该违背自己的原则,保持一团和气吗?或许我的做法真的too harsh?
太有原则的喷火龙
亲爱的喷火龙:
我16年搬来上海的时候,曾经在一个美国家居品牌短暂地做过市场经理。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跟 agency开会的场景。
那时候我们新店开业,需要投一波城市号,我们约agency来公司开会,过一下名单。
约定开会的时间过了一个小时,agency两个小女孩才姗姗来迟,手里还一人捧着一杯咖啡,慢条斯理地喝着。
然后开始过投放名单,因为自己做公号的经历,我一眼就看出,这个名单里的号,水得可以,然后价格,也基本上比实际刊例翻了个一番甚至两番。
我毫不客气地,当场就指出来了,当时我的心情,和你发那一封严厉的邮件时是一样的,有一种本着我自己工作要尽职,又恨对方工作不专业的态度。
然后,不大的会议室里,空气顿时凝固了,我的新加坡顶头上司一脸黑青地说,amor刚来公司,不太了解情况,不需要参加这次会议了。
于是,我就这么被从会议中移出群聊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家agency,是我的顶头上司自己开的,多报的刊例价格,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他的口袋里。
因为这一次的分歧,在后来的工作中,新加坡总监一直给我各种穿小鞋,很快,我就离开了这家公司。
把我曾经惨痛的经历分享给你,是想告诉你一件事:在工作中,我们当然希望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无论是同事,还是乙方负责人,都也可以和你一样达到自己的标准和要求。
可惜,当我们并不具备绝对领导力的时候,想要实现这一点,很难。
无论是你向领导投诉,还是供应商内部投诉这位乙方负责人的结果,都是冷冰冰的一句话,“目前没有别的合适人选,只能ta继续顶着”。我大胆地猜测,那么这个ta,必然和你的领导,或者供应商内部,是有一些千丝万缕的关联的。
而这种关系,是你无法领导,无法控制,无法掌握的,在这种太多未知数的情况下,撕破脸对双方,其实都没有特别大的好处。
但我也不认同你朋友所说的,对于不专业的人,就要容忍,因为“蠢即是恶”,为什么要容忍和放纵对方的不专业呢?
那就在翻脸和纵容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吧,关键还是要:注重沟通,及时反馈。
即便对方的不专业,已经让你火冒三丈,但还是要注意,沟通的技巧:
感谢你的努力,但是,如果可以怎样怎样,如何如何,就更好了。多费心了。
这样“温柔”地,“善意”地提出建议,一定是比你群发一封严厉指责的邮件,效果要来得好。
而对方的工作依然得不到改进的话,也注意要及时和你的领导反馈,让他明白,工作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应该向谁问责。
如果你的领导和供应商没有瓜葛,又是一个称职的领导,那反馈多了,他会出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而如果不幸地,你拥有像我当初那样的黑心新加坡总监,那对于这份工作,也没有什么必要好留恋的了。
毕竟,当初那个美国家居品牌,前不久已经灰溜溜地撤出中国了呀。
amor27
火龙:
很喜欢你这封来信,叙述清楚,逻辑缜密,故事层层推进,最后提出疑惑,可见你在工作中也是有条有理、一丝不苟的。
amor分析的背后的猫腻我倒觉得并不太有说服力,提供的方法论未必也行得通,一走百了也不是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
你来信中的“新的视角”那一段,我自己是非常喜欢,和朋友或者业内人士聊天的时候经常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灵感和顿悟。他给你带来的想法是:一、你这么harsh,以你自己的标准去对待这个乙方,是否还有可回旋的余地;二、是否需要容忍这种不专业的行为。
其实再把你这个朋友的视角扩展一点,你有没有想过:应对不同水平的合作方,同样也是你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说一个人“工作能力强”,除了A) 业务能力精湛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维度: B) ta能平衡各方关系。
现在你的A)项分值高,你突然发现有人托你的后腿,那么你就需要寻找一个适合你自己的方法论提升B)项,让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
你业内的朋友的B)项能力,或许是“容忍度比较高”,但是你或许能有你一套你自己的方法,并且有随之的应对模式。
那么这就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不管是严厉指责,还是假装一团和气?观察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用恰当的方式提出。
如果一团和气,友情提醒地指出来对方更容易接受,那也没问题,当然,这耗费的时间比较长,给你带来的不便会有相当一段时间都存在。
如果严厉指责有效,那么就采用这种方式,当然,你也要做好随之而来的其他困扰的准备,包括对方翻脸,给你打小报告……当然,之后你需要处理和ta的老板的关系,需要处理和你老板的关系,不过都没有问题,这些都属于B)项。
在工作上,业务能力精湛很重要,但是同样,察言观色,有自己一套人际交往的逻辑,也很重要。
祝你在新的一年,项目大卖。
谋大人
☆☆☆
请提问!
☆☆☆
请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