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啦。
昨晚,跟我妈视频,得知,胖妞拿奖状啦,什么全能奖。据说,班里就胖妞一人拿到了。
视频的时候,我在超市买菜,胖妞对着手机,扯着嗓子喊,爸爸,我拿奖状啦!
没几秒钟,我妈就让我挂掉视频,说是丫丫打电话进去了,还是发视频了,我记不得了。
我妈的意思是,丫丫给我们发视频了,我们就不和你聊了,你挂上吧。
买完菜回到家,稀里糊涂就被丫丫训了一顿,简直让人莫名其妙。她说,闺女拿奖状了,你咋连个屁都不知道放?说几句鼓励的话,你能死还是咋地?
事实上,我也想鼓励鼓励,转念又想,我爸妈给胖妞的鼓励肯定已经很多了,我就不鼓励了吧?
上次,去幼儿园接胖妞,在大门口,我和老师聊了一会,得知,孩子表现的确不错,就是太活泼了.......
我没有表态,只是笑笑很客气地说,孩子交给你们,让你们费心啦。
家长是要和老师保持交流的,必要的话,可以给老师塞点红包,购物卡之类的,表达下作为家长的诚意,也让老师看到咱们的诚意。
我是支持家长给老师送礼的。
必要的话,家长还要亲自带着孩子去老师家,登门拜访。当然,送礼的事儿,自然要做得隐蔽一些,不能让孩子知道。
送了礼,不是要求老师对咱的孩子多么多么费心,或者吃小灶,而是想让老师多留意咱孩子的变化,或者在课堂上多提问几次,多鼓励几次,举手之劳,就足够了。
我们都是过来人。当年,我们读书的时候,如果数学老师常常提问咱,常常鼓励咱:王小二,不错,加油,看看期末考试能不能进前三!
这么做,是把孩子的焦点吸引到学习上,以期孩子身边围绕的都是一群爱学习的同学,而不是一天到晚净想着下了课,跟几个学生混子一起找个地方瞎玩。
孩子们读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家长们会来回接送。等读了初中,家长往往就松懈了,把焦点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学习以外的事儿。
我个人认为,即便读了初中,高中也要接送。至少,放了学,要亲自去接,特别是小女孩,更要亲自去接。
学校不会把学生教坏,家里更不会,但是放学路上的那一段距离,足以把孩子目光吸引到另一个方向。
丫丫嫌我不关心胖妞的学习,事实上,我的确关心,只是关心的方式不一样。
前段时间,她感冒了,咳嗽得厉害,干脆跟老师请了假,年前就不去学校了,年后再去。
孩子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总会牵动父母的心。就说胖妞夜里咳嗽的事儿,我只是情绪不太好,因为总惦记着孩子的症状。
我爸妈呢?
俩人一宿一宿不睡觉,轮流抱着胖妞,抱着睡,咳嗽得就不那么厉害了。
前些年,我还觉察不到,结了婚之后,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对此,愈发有感,且感触颇深。
一早,看到未接电话,是姥娘打给我的。
我回拨过去,听到的是一阵责怪和埋怨,说是,电话一个都打不通,你们都干啥去啦?
我爸妈的电话常常没人接,这很正常。而我,是因为昨晚淋了雨,身体不舒服,早早地睡下,手机调了静音。
平常,不会调静音的,怕错过家里人的电话,万一有什么事儿,我能及时得到通知,第一时间作出响应。
爱,是单向传递的。我们对于父母长辈的关心,或电话慰问,几乎等同于例行公事。
而父母长辈对于我们,那是发自内心地关心。
年龄越大,操心的事儿就越多。像老人这个岁数,既惦记着我妈,又挂念着我,还担心着胖妞。
我想,等有一天,我到了这个岁数,也是如此。
有意思的是,做晚辈的,总觉得长辈们没有什么烦恼,总觉得他们也不应该有什么烦恼。
事实上,我们的父辈祖辈无时不刻不被烦恼纠缠着,无时无刻不被生活缠绕着,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关于现在关于未来的问题。
他们也有着对生活的憧憬与无限希冀,也有着想完成却永远都没有办法完成的梦。
或许,他们也曾想环游中国或环游世界,可是,看看眼前的这一摊子,自己在心里就打消了念头,因为照顾孙子孙女远比实现自己所谓的梦想,更重要,更让自己心安理得。
这也是我婚后的一点感悟。
作为父母,能克制住所谓的梦想,一生都安分守己,自一而终,都在别人眼里所谓的平庸中度过,真的很伟大~!
他们的确不容易,在那个年代,在他们像我们这个年龄甚至比我们还年轻几岁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了。
他们二十岁才刚刚出头,往往就要撑起整个家。在那个勒紧裤腰带生活的年月里,他们硬生生地带着孩子们闯了出来。
我们不及父辈之万一,真心话。
别觉得父母很笨,连个智能机都不会用,也别觉得自己喝了点墨水,见了点所谓的世面,一天到晚觉得自己怪能,要么,跟咱们的父母换个时代生活几年试试?
许多时候,我们不如我们的父辈,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都是事实。
当然,生活在新时代,在新的世纪,我们同样面临着具象的困难,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常常让我们辗转反侧。
年过三十,生活依然一团糟,时常觉得无助,时常觉得自己就像一叶小舟漂浮在大海里,时常觉得自己就在悬崖的边缘,想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可是,伸出手去,却什么都没有抓到。
今天下雪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