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超正的,都关注了凉子
文字:帅易脸 排版:凉子
《知否》开更,喜欢的朋友可以去后台点菜单“经典剧场”中的“知否剧场”看更多解析:
知否:明兰,你的小公爷,好骚好骚啊!
知否:小娘,墨兰的婊气是天生的,你得负责!
早安早安啊。
说起来,顾廷烨和盛明兰真是有很多相同之处,两个人的性格虽然一动一静,可他们跋扈起来都同样嚣张(谁还没点脾气呢,我盛明兰也是会爆发的!)。
除此之外,两个人的身世也很相像,都在小的时候没了亲娘,也都在两个瞎爹手下讨生活。
明兰的瞎爹就是盛老爷了,盛老爷的双眼被林小娘遮的严严实实的,他不仅宠妾灭妻,冤枉子女也是一把好手啊。
我本以为眼瞎的境界也就到此为止了,可谁知道,看后半部剧的时候,顾廷烨的爹爹又刷新了我的世界观。
明兰的公公叫顾偃开,他的后半辈子,一直都在小秦氏的欺瞒中生活,任由侯府的人离间父子关系,在世的时候对顾廷烨的看法永远停留在小秦氏和大哥顾廷煜的嘴巴上,顾二说什么他都不信,我也是很服气了。
今天,凉子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被称为第二瞎爹的老侯爷、明兰的闷骚公公——顾偃开吧。
大家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是不是会突然一愣,这个名字好像有点陌生,有些读者也不太能想起来他是谁。
的确,顾偃开在《知否》中的戏份并不多,出现的那几次也大多是作为父亲的他和顾廷烨的对手戏,没出现几次就领盒饭了,大家对他印象不深是正常的。或许你们要奇怪了,这么一个人,我们要分析他什么呢?
顾偃开在《知否》中的出镜率不高,但凉子发现,在分析小秦氏、顾廷烨、大哥顾廷煜等一系列侯府人的时候,怎么都绕不开的,就是顾偃开。
顾偃开本人的故事主要是通过常嬷嬷、小秦氏的回忆来展现的,在《知否》中描述的不是很清楚,算是顾家风云的暗线。
不过别担心,凉子都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啦,凉子也是借助了原著,才一点一点还原出来的,大家就搬着小板凳慢慢看吧。
大秦氏:老侯爷顾偃开的第一任妻子、小秦氏的姐姐、也是他心中的白月光。
顾廷煜:顾廷烨的大哥、生母是大秦氏。
白氏:顾偃开的第二任妻子、顾廷烨的亲生母亲,。
顾廷烨:生母是白氏。
小秦氏:顾偃开的第三任妻子、大秦氏的嫡亲妹妹。
顾廷炜:生母是小秦氏。
这复杂的一家人也终于在我的字里行间重聚了,若他们能相见,不知是什么天王盖地虎的优秀场面哈哈哈哈哈。
在老侯爷还不是老侯爷的时候,年轻的顾偃开还没有承担管理整个侯府的责任,他也只是一个侯府少爷,他爱上了一个姑娘。
一个长在秦家院里的姑娘——当时人称“秦家大小姐,美若秋荷,静极生妍,善诗词,工曲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
但因为秦家姑娘体弱多病不好生养,老宁远侯夫妇并不接受她。谁知道家里给顾偃开安排的亲事都被顾偃开以戍边为由推脱了。
这样拖了很久,老宁远侯夫妇不得不同意让秦家姑娘进门,秦家姑娘也就变成了大秦氏,成为了顾偃开的发妻。
而后大秦氏诞下嫡长子顾廷煜,顾廷煜的身体并没有像顾偃开一样壮实,而是遗传了大秦氏,一样的体弱多病。
大秦氏有多体弱呢?
在原著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知否》的背景中,所有媳妇进门都要侍奉公婆用餐,但与顾偃开成亲的第一天,我们的大秦氏,给婆婆布菜的时候,筷子刚伸出去就晕倒了,醒来之后与顾偃开抱头痛苦。
之后顾偃开就哭着求母亲别让大秦氏立规矩。大秦氏在顾偃开心里的地位也由此可见一斑了。
好啦,接下来就是巨大转折啦。
《知否》剧中的疑点,例如大秦氏是怎么死的?老侯爷为什么娶了顾廷烨的亲娘却又对她不闻不问?顾廷烨的大哥为什么要害顾廷烨?小秦氏为什么针对顾廷烨?
嫁入顾家几年后,顾府突逢大难,牵扯到国库亏空等大事,急需大笔银钱填补亏空。
此时老宁远侯夫妇听闻白家要嫁女并附有丰厚嫁妆(重点是丰厚嫁妆,可怜的白氏),这个时候,老宁远侯夫妇本想让四五子娶了白家姑娘,骗取嫁妆,可是四五子不堪托付,白家只中意了顾偃开,偏偏顾偃开已然娶妻,白氏又只嫁人做正室,这个计划就泡汤了。
老宁远侯夫妇再次计上心来:让顾偃开与大秦氏暂时和离,等骗到白氏嫁妆之后,再一纸休书休了白氏,顾偃开再和大秦氏复婚。但大秦氏坚决不同意,生了孩子之后身体本就更弱了,这一受刺激,便散手人寰了。
对于顾偃开,情感上他不愿意这样做,可理智上他只能这么做。大秦氏去世不久,老宁远侯夫妇就亲自去白家提亲——求取白氏为顾偃开的继室大娘子。
虽说事情有些蹊跷,要知道,士农工商,两家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为什么顾家偏偏看上了盐商之女呢?
但那媒婆说的天花地坠,白家终究还是把女儿嫁了过去(唉!嫁女需谨慎啊!)
白氏带着厚厚的嫁妆来到了侯府,她没有想到的是,本是洞房花烛夜的一晚,顾偃开竟毫不理会她,独自倒头大睡。
(真过分啊!!!)直到三个月之后才与白氏圆房。使得白氏成为了全府的笑柄。
码字好累呀,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吧。
顾偃开这个时候,依然爱着大秦氏,他放不下大秦氏,也不愿意面对白氏,就这样总是不冷不热的晾着白氏。
白氏也察觉到了顾偃开对她的冷漠,可她只以为顾偃开是习武之人,不懂疼人罢了。
直到有一天,白氏听到有人在教唆小小的顾廷煜——大秦氏留下的孩子,说是白氏为了嫁入顾府,逼死了小廷煜的生母。
其实这个教唆小廷煜的人就是后来嫁入顾府的小秦氏——大秦氏的妹妹,这个时候的小秦氏,内心是恨白氏的,恨她占领了姐姐的位置。
同样的,后来的小秦氏,把这种恨转移到了顾廷烨的身上。也是在这一时期,小小的顾廷煜听信了秦家人的话,也认为是白氏逼死了自己的生母,这也是为什么,大哥顾廷煜之后一直想害顾廷烨,大哥想给生母大秦氏报仇啊。
白氏听到这些后,转身就去找顾偃开问个明白,可顾偃开只是搪塞她,让她不要多想。
白氏也是个有气节的,问顾偃开要和离书,想要清清白白的离开顾府,可是顾偃开不肯啊,天可怜见,白氏当时已怀有第二个孩子,和顾偃开一番拉扯,白氏竟一尸两命。
白氏去世一年多后,顾偃开就迎娶了他的第三任妻子——小秦氏。这之后的爱恨情仇大家都知道了。
小秦氏善于伪装,或者说是演戏,她藏起了迁移到顾廷烨身上的恨意,伪装成一个善良的继母,又心软又慈爱。
哄得顾偃开团团转,制造顾偃开和顾廷烨父子之间的矛盾。每当顾廷烨犯错的时候,小秦氏表面上为他求情,却偏偏使得顾偃开打顾廷烨打的更重。
说到底,也是上一代人未了的债啊。
可小秦氏的婚后生活过的也不幸福,她每天都在掩饰自己,每天都在假扮另一个自己。小秦氏的房间里有一个弥勒佛像,这是顾偃开在世的时候,亲自去找高僧求来的。顾偃开求的是什么呢?——求的是与大秦氏再续前缘,来世再做夫妻。
小秦氏爱顾偃开吗?我想她是爱的,但她也是恨的。
她爱顾偃开,所以她才会在祠堂中喃喃自语:
“一个思念亡妻的丈夫,一个永远也拢不住,自己丈夫心的续弦……“
这几句话表面上是在赌咒顾廷烨失去明兰以后的生活,可事实上呢?唉,到底是说给旁人听的,还是说给自己听的呢?
她的哀怨,她的孤独,她的失意,她的求而不得,她的可望而不可即,她的无枝可依,她的顾影自怜,她在顾家麻木的生活,她只能选择接受的现实。都在这一刻涌上她的心头。
是啊,她自己本身就是那个永远拢不住丈夫心的续弦啊,不管她再慈爱、再温柔、再贤淑。她的丈夫也从未爱过她,从未将一点点的心交给她,从大秦氏死之后,顾偃开就没有再爱过人了。
如小秦氏所说——他只剩下一副躯壳,在这个家里游来荡去。
小秦氏的慈善是装给谁看的?
从一开始,她就计划好了要争夺爵位吗?我想不是的,她也曾经是个未出阁的姑娘,我想她也曾对婚后生活抱有期待。
可是顾偃开始终放不下大秦氏,她怎么也走不到他的心里去。她开始伪装,假装自己不在意,假装自己宽厚大度,但即使如此,她也没能让顾偃开对她有夫妻之情。
于是她开始恨,恨谁?她不能恨大秦氏,那是她的嫡亲姐姐。
恨谁呢?她开始恨白氏——恨她霸占了姐姐的位置;她开始恨顾偃开——恨他从未待她以真情;她开始恨顾廷烨和明兰——因为她们恩爱的模样像极了顾偃开和大秦氏,那是她一辈子都没能得到的东西,嫉妒使她疯狂。
最后,她开始恨这侯府——恨这侯府让她时刻伪装,恨这侯府吞噬了真正的自己。
恨恨恨,这是一个自我失败的女人啊,她把她生命的重心都放在了顾偃开身上,一个不能自我放过的人,终究还是迷失在了自己的执念里。
《知否》的大结局中,小秦氏砸翻了排位,祠堂在冲天的火光中消失了。我认为这里其实象征着上一代人恩怨的彻底结束。那些以顾偃开为中心的爱恨情仇,伴随着祠堂被毁,小秦氏的死亡,一并结束了。——过往烟云尔。
到这里,我们就把顾偃开的客观故事理清楚了,下面,凉子会带着大家一起来分析顾偃开在他的故事里呈现出的是怎样的一个人。
嘿嘿嘿,应该有很多人想看小秦氏的分析吧,别急别急,上面提到的只是她一小部分心路历程,小秦氏的凉子还会详细再写的。
首先顾偃开作为一个儿子,在娶了第一人妻子大秦氏之后,他并没有调节父母和妻子的矛盾(但其实大秦氏也没有努力改善关系),这两个人,遇到事情就外出逃避!
对父母这是活脱脱的冷暴力呀!
怎么说呢,凉子觉得这太不合适了,有问题就要解决嘛,更何况和你有矛盾的是父母啊,有什么是聊个天解决不了的?这方面顾偃开真的不行啊。
需要改!
其次顾偃开是侯府嫡子,以后是要承袭爵位的,在娶大秦氏为正妻这件事上,从整个侯府的角度看,他并不占理,他需要考虑的是整个侯府,大秦氏本人不善持家,又体弱多病不好生养,并不是良配。
他一意孤行娶了大秦氏,这也就罢了,可是娶了大秦氏之后,他也没有做好为人子应该做的事情。实在是不应该啊。
虽然和父母有矛盾,也不能遇事就逃避,躲着他们,这样会寒了父母的心的。
其次顾偃开作为丈夫,对待大秦氏虽然百般呵护,可最后迫于家族压力,还是娶了白氏。
最后的最后,他也没能对的起大秦氏(大秦氏是坚决不同意他娶白氏的)。后来呢?为了白氏的嫁妆,他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顾廷烨的亲娘,可他是怎么做的呢?
虽然他专情只爱大秦氏,可白氏不仅仅是他的妻子啊,白氏的嫁妆帮顾家救急,也算是整个顾家的恩人了,可是顾偃开,却对白氏在顾府的处境不闻不问,秦家的人来说一些风言风语他也不劝阻,连下人都丝毫不约束,自己本人更是在新婚三月后才与白氏圆房,使得白氏成为全府的笑话。
或者说,白氏在顾家受到的待遇如此之差,可以说是顾偃开一手造成的。无情无义顾偃开,可怜的白氏,就在与他的争吵中离世了。
后来顾偃开娶了小秦氏,同样不对她赋予真情,让小秦氏在一次又一次的期待又失望中,变成了一个阴沉的女人。
就像小秦氏说的,毁了白氏,又毁了她。
其次,顾偃开作为一个父亲,对待孩子不能一视同仁,偏袒大哥顾廷煜(因为顾廷煜是他和大秦氏的孩子)。
对待顾廷烨却十分狠厉,连基本的公平都不能给顾廷烨,使得兄弟之间嫌隙丛生,府里的谣言也不去澄清。
白白让大哥的一生都成了小秦氏的一颗棋子,一个大好男儿终日为了那些不明真假的谣言而算计,始终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
当四房、五房把事情都推给顾廷烨时,他也从不相信顾廷烨的话,一言不合就会打他,顾廷烨的背后被打的浑身是伤。
知否第六集中,千春楼的人来要账,顾二说这笔迹不是我的,这是第一次为自己辩白,顾二说我用不着赊账,这是第二次为自己辩白,顾二又说让千春楼的认认脸,这是第三次为自己辩白。
顾二三次为自己辩白,可顾偃开却三次充耳不闻,还三次按头顾廷烨让他认罪。最后,顾二索性地上一跪,要打便打。
唉,父子嫌隙从何而来,就是这样一点点的积攒起来的。
他们中间隔阂的不仅仅是不信任,还有当年的真相。顾二和顾偃开最后一次争执,就是为了当年的真相,在顾二的追问下,这些在他心里埋藏了这么久的家族秘密,早已成为他的禁忌。
面对顾二的追问,那些事情又一桩桩一件件的出现在他脑海,顾偃开沉寂许久,终于吐出一大口血,去地下和他的亡妻相聚了。
他作为儿子、丈夫、父亲,都是很失败的,可他没有优点吗?
其实他也有,他也曾奋力追求爱情,他也曾对大儿子很温柔,他虽对顾廷烨严厉,却也希望他上进。
我想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敢面对现实了,如果他早日把当年的真相说清楚,两个儿子之间也不会产生隔阂,父子之间也没有那么多嫌隙。
他的人生,从大秦氏去世之后就没有了方向,之后的人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顾偃开的故事就为大家解读到这里了,记得给凉子点在看呀。
凉子往期文章推荐
甄嬛传:好玩不过小姨子玉娆的碎嘴。
▲
给凉子点“在看”的小可爱,最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