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送礼之风盛行。都说“礼轻情谊重”,如今的送礼可谓五花八门。
表达亲情的:平日里忙于工作,或出门在外,亲戚间疏于往来,只有在年末的时候才想起他们。心理的惦记化作大大小小的礼品。那些大包小包往家扛礼品的,怀揣一份孝心,捎带着一份亲情。
表示感谢的:一年中那些真心帮助过我们的人,或直接影响、改变我们的人,心中的谢意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用送礼来表达。在人的一生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刻骨难忘,有人称为恩人。年末的感谢是少不了的。这样的送礼者心甘情愿,受礼者也心安理得。
表明意图的:功利的社会,这样的送礼太普遍了。擅长“关系学”的人说,年末送礼是学问,早不行迟也不行,必须到年关夜里10点以后才可以送到人家家中。当然送的礼也是大礼,送的是人留不了把柄的物品。“吃的不买,买的不吃”的高档礼品就是为那些人准备的。收受的礼品转手成现金放入自己的腰包之中,可谓人不知,鬼不觉。只有送的人清楚:“放不下饵,钓不住大鱼”。“送出的礼要收回十倍、甚至百倍的成本。”
我所看到的送礼目的有三种,也不知是否还有其他意图的。
我们这里最流行送海鲜大礼包,200——1000元不等。新鲜的黄鱼、鲳鱼、带鱼、墨鱼、对虾、红膏蟹等放在保鲜泡沫箱里用冰屑冷冻着。从冰库里拿来的海鲜算二流的了。送猪肉是最普遍的,看望长辈少不了。由于送的人多,海鲜、猪肉吃不了,晒鱼干,晾腊肉成了家乡过年时的一大特色。
中国是礼仪之帮,送礼贵在情深。我最喜欢农村淳朴的送礼之风,过年的时候捎上自家种的水果、蔬菜,养的家禽。挑最好的,最肥的。这才是真正的“礼轻情谊重”!
现在有钱了,种、养的东西少见了,礼品都是购买来的。便宜的不好意思送出手,燕窝、鹿茸、大中华也就畅销起来。礼越送越高档,“送礼不好送”的感叹之声也多,但愿传统的送礼不要变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