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新学期开始
日期:2019-12-12 09:14:00 作者:春水煎茶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新学期开始

  新学期开始,给自己定了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每天记录一条流水微感。三个星期过去了,我将每日微信整理一下,便成如此,倒也觉得很好。于是,今天给文字重新拟了一个主题:西皮流水一年级,子栏目便是“流水微言”。一来,想到自己教音乐,跟艺术一沾边,什么都显得有气息了,本人又喜欢那首西皮流水版的《京调》,似乎人过得越局促,心越向往行云流水般的日子;二是,这些细细碎碎的记录,倒也似乎验证了“细节之美”,看似窸窸窣窣,拉拉杂杂,却也活色生香,充满情趣。人,大概要的就是这个吧。

  011:那个喜欢拉我手、喜欢拽我裙、还曾轻拍我屁股小男孩,其实是个非常可人的小男生,帅,干净。通过最近上课与接触,我发现他除了男孩特有的小调皮之外,就是喜欢往我身上蹭,是那种特别粘人的肌肤接触。最初/是试探地碰触,轻轻一下,或者两下,如果我因讲课没有“回应”或及时制止,他则会明显地拍我或是拽我,既得意,又满足。我知道孩子天真无邪,本无恶意,但这样的行为课堂上(四十多个孩子面前)不及时制止,又会助长其“好玩”的心态。即便我阻止了多次,也对他瞪过眼,还是有些担心自己的严厉使之产生畏惧,毕竟孩子是天真所致。

  今天上午第四节音乐课,男孩出奇的好,整队时拉拉手悄悄说:“我很安静表现好吗?”我笑着摸他头。上课时,他坐第一排中间位置,一节课认真听讲,还多次举手发言。有个问题他想说,结果我请了其他孩子,急得他直拉我手。下课时,他又悄悄问我:“老师,我进步吗?”我连连说是。 中午从班主任老师那得知,上周五孩子妈妈学校了,具体与班主任谈了什么,我不知道,就是感觉孩子特别想进步。

  下午第一课,提前去带另一班孩子上课,走廊里,小男孩一见是我,就冲我怀里钻,给了一个结实拥抱,还说:“要在他们班面前表扬我们班哦。”还没反应过来,他一溜烟从后门进了教室

  这个拥抱,是他奖给我的吗?还是……什么都不是,只是身体需要抱抱

  012: 下午第二课,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早早来到一(5)班教室门口,和孩子们约定:周老师来,就是音乐课。果然,孩子们不约而同欢呼:“音乐课啦。”有的孩子自觉到走廊里整队,有的急忙收拾桌上的书本

  排队,提醒,示意安静,和孩子们到音乐教室。约莫上了五分钟,听到体育曹老师边敲门边喊我:“周~周~周。”我一惊,以为有急事找我,还没开腔,曹老师就问:“你上错班级了吧?”这一说,把我吓了一跳,一愣,立马看课表,原来是一(6)班。天哪,飞奔出教室,把一班孩子留给了曹老师。这时候,我一定不比刘翔慢,等我到达一(6)班,情形可想而知,我故意放慢语速说:“今天,我是故意迟到的,为了考验一下小朋友。看来,这次考验失败了。”我非常明显的喘气声夹杂在铿锵有力话语中,使得我的话听起来既认真又严肃停顿间歇,我想的是:天哪,上帝保佑,保佑校长们没在巡课。都怪课前那个电话,又是参观,又要准备,不知领导们看中我们学校什么,简直到了“恋恋不舍”的地步

  深吸呼,保持镇定,一切恢复正常,我现在面对的是一群比领导可爱的娃。

  013: 利用早晨去教室开窗通风空档,我练了一会琴,又去音乐办公室问小陆借了一些打击乐器:响板10个,沙球6个,加上原来有的三角铁、串铃和铃鼓,差不多可以组个小乐队了,想到孩子们课堂上惊喜表情,真是想想开心

  给一年级孩子上课是一件很累的事,每次上完我都满头大汗。但每次上完,细细回味,又觉得非常快乐,因每天都能看到孩子不同程度的进步而开心。那个第一天上课“哇~哇~”乱叫的男孩近来可以安静了(听说有点自闭内心倒心生怜爱),今天放学时看到他妈妈,我大声告诉她:“孩子有进步了。”妈妈笑,忍不住问孩子,孩子响亮答:“是。”那个上课不听,坐着玩、趴着玩的女孩在我单独问话时终于开口说话了,快三个星期(6节音乐课)了,我们第一次面对面、眼对眼的单独说话:

  “小朋友,告诉老师,为什么老趴着?”

  ……沉默,不看我。

  “瞧你,趴着多累啊。”

  “嗯……”,想说又没说,看了看我。

  “你看,唱歌的小朋友多快乐呀!来,你也来唱歌。” “我……我不会。”

  “不会,没关系,可以跟老师学,我们来试一句:小鸡说话叽叽叽……”。

  小姑娘吱声,我又试了一次,示意她跟我唱,终于,她开始唱了。

  “多好呀,老师知道你也会唱的。下次音乐课,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学唱歌。”她的神情似乎比先前松弛很多。

  我拉着她柔软的小手,感觉像移交宝贝一样郑重其事,一边轻声表扬她,一边将她带回班级,心头有微微喜悦袭来,为女孩的一点进步,也为自己的一丝耐心

  014: 午餐时间,和小丫头边吃边聊,因为我们同教一年级,我是音乐她是美术,共同话题自然多了。丫头说:“一年级的孩子还真会看老师脸色。”我说:“虽然知道那样有效,但我们还是尽量不要那样。”我们都清楚,老师“凶”一点,孩子自然好管理一点。但对于人文性的艺术课,我还是主张师生通过共同学习、探索活动以及创作实践,发现学科本身的无穷魅力,从而培养美感建立美感,做个有情趣的人。这样说,是因我深得音乐滋养。我曾说,假使我没有三年师范音乐学习经历,我一定不会长成这样(估计要长得差一些)。

  今天音乐课上,我与孩子们分工合作,一部分同学担任演唱,一部分同学为歌曲配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

  师领:你听,你听,什么敲响了?

  生奏:碰铃(丁丁 丁 丁丁 丁)

  齐唱:碰铃敲响了,碰铃敲响了。

  第二遍时,换成响板,整齐的响板声“哒哒 哒 哒哒 哒”,歌声完毕,孩子们不约而同赞道:“哇,太好听了!”并强烈要求再来一遍,在我们音乐课上,还是第一次响起这样的赞美声。由此可见:1、对于声音,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判断力;2、与人合作,是充满快乐的;3、我们师生双方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了“美”的滋味。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单独谈心的女孩举手了,还参与演奏了响板,我见她眉头一扬微微笑,真是让人开心耶!

  015: 今天早上第二节是本教研组于老师开课,从内心来讲是想听的,但因下午需要外出办事,我思忖了一下,还是选择在办公室做事。但前天去音乐办公室的时候,已与于老师有所交流,我们都感叹:带一年级,不是一般的累。因为孩子小,课堂组织是个难题,教学时常被打断,有的班至今还有许多孩子确实不会聆听或专注于做一件事。于是我们便想寄托一些口令获得暂时性的安静,比如“123 坐坐好”“小耳朵 听老师,小眼睛 看老师”等等之类,事实上,这些口令用不了多久就会失去功效,它是孩子由无数次训练形成条件反射,跟训养员训练动物是一样的道理。老师,千万不要过分依赖所谓指令、口令。

  我带一年级的感受是:1、老师要善于吸引孩子。教师形象体态动作、表情、语言等,能抓住孩子眼球,不靠出格出位,靠个人魅力,靠亲和力。2、课堂要善于吸引孩子。这个涉及教师对文本解读,对学生的解读,以及对课程理解,包括教师的个人经验、临场智慧等。课堂要吸引孩子,是老师最值得研究的,也是相互抓心的地方

  真的,看到那么多双清澈的眼睛,惟有让自己更洁净,才配站在讲台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新学期开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