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物语
1
2019年11月1日,
2019年10月23日,
CNN等一众西方媒体就直接臆测:
现在终于真相大白,
我先从两个故事说起吧。
2
第一个故事,
就会得到国王的提升。
凡是给国王带来坏消息的信使,
就会被国王送去喂老虎。
于是元帅出征在外,
就派他们给国王去送好消息,
以使他们得到提升;
凡是麾下将士有大过,
就派他们给国王去送坏消息,
顺便给国王的老虎送去食物。
后来,有大过的人都死光了,
为了保住麾下的将士,
元帅只好编造各种好消息,
于是国王就只能听到好消息了。
3
第二个故事是晋惠帝的故事。
晋惠帝执政中国的时候,
于是很多人都饿死了。
他彻夜冥思苦想,
但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吃午饭的时候,
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
他对大臣们说:
“老百姓不能像我和你们一样,
那就让他们节俭一点,
每天煮肉粥吃啊!”
4
我为什么要讲这两个故事呢?
其实我想讲的是“信息茧房”。
何为“信息茧房”?
“在信息传播中,
久而久之,便会像蚕一样,
花剌子模国王就是这样,
由于他只喜欢听好消息,
所以最后他只能听到好消息。
晋惠帝也是这样,
他天天接触的都是山珍海味,
所以便以为家家户户都跟他一样呢。
他俩都把自己包裹在了“信息茧房”之中。
5
长期处于“信息茧房”中的人,
会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傻。
第一种变傻——垃圾快乐上瘾。
前几天我在某网站,
点看了一个关于“李现”的问题,
结果第二天我打开这个网站,
发现整个首页都是“李现”的信息。
就会不断收到同一类型的内容,
而你不感兴趣的,
就不会再出现在你面前。
昨天我一个同事,
结果她吃完早饭后才7点半,
结果一刷抖音就停不下来了,
整整一上午都被她刷过去了。
它就会不断地给你推送此类内容,
这些内容就会像茧子一样将你包裹其中,
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时间,
所以这种上瘾,又被称为“垃圾快乐上瘾”。
让你垃圾快乐上瘾——这是“信息茧房”的第一个可怕之处。
6
记得是前年吧,
著名媒体人吴伯凡,
在喜马拉雅上说过一件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以为呢?
“因为我周围的大多数人,用的都是苹果手机。”
所以吴伯凡当看到新闻报道“华为第一,OPPO第二”时,
实实在在地大吃了一惊:
这就是“信息茧房”的可怕之处。
为什么总是误解中国?
他们平时接触和讨论的,
这些几乎一致的观点就形成了信息茧房,
所以当他们看到死难者跟中国人很像时,
美国CNN记者更是大言不惭地提问: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中国公民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极端危险的方式离开中国?”
很容易让人形成偏见——这是“信息茧房”的第二大可怕之处。
7
在这期节目里,
结果这些博士爸爸创下了一个纪录——平均只得了23分,该节目开播以来的最低分。
为什么如此高学历的博士爸爸们,
得分竟然会如此低呢?
一个博士爸爸站起来解释说:
“这其实并不奇怪,
像我们这些做博士的人,
其实就是在一个地方向下挖井。
挖得越深,越了解井下的世界,
抬头所看见的天空就越窄。
所以在很多方面,
我们其实还不如普通人。”
如果我们总是沉浸在自己工作的领域,
总是关注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我们沉浸的领域和关注的东西,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口深井,
将我们视野局限在一个非常狭窄的范围内。
在沉浸和喜欢的领域钻得越深,
我们所看到天空的范围就越小。”
这就是所谓的“舒适区无知症”——让我们变得无知的往往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让人在舒适区中变傻——这是“信息茧房”的第三大可怕之处。
8
信息茧房会让我们变傻,
那我们怎么预防这种变傻呢?
第一:了解“信息茧房”。
你才能在刷视频、看新闻时,
提醒自己不要停留太久,
提醒自己不要沉迷其中,
“只是玩抖音,而不是被抖音玩。”
第二:走出舒适区,去接触你兴趣之外的领域,去了解你所讨厌的东西。
蔡康永有句话说得好:
“如果你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书,
那你永远就只能知道你已经知道的事。
如果你想得到一些从没得到过的东西,
那么你就得去做一些从没做过的事。”
香港亿万富豪田北辰,
“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田北辰一直都认为:
“穷人之所以穷,因为他们不好好读书,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工作,所以活该受穷。”
2016年的时候,
田北辰参加了一档真人秀节目,
就是去体验一下穷人的生活。
去体验之前,田北辰有一个想法:
只要通过努力就是可以成功的,
田北辰被节目组安排住进了笼屋,
笼屋只有三四平米大,
进去只能坐着,根本直不起腰,
看起来似乎很差,
但这已经是“豪华笼屋”了。
田北辰的工作是做一名清洁工,
早上6点起来,
结果去地铁站一问询,
才得知坐地铁上班来不及,
但坐巴士需要13港元,
他根本坐不起,
所以只好走很远的路去上班。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
他去买便当时,
才知道一份便当要25港元,
他根本吃不起,
为了找一份低于20港元的午餐,
他走了好几条街。
…………
就这样工作三天后,
田北辰就受不了了:
“一天工作近17个小时,
每天只能睡5、6个小时,
参加完这个节目后,
田北辰改变了以前的认知,
“我以前想得太天真了。”
现在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站出来,
为生活在底层的穷人说话。
只有我们去关注和了解了,
9
你知道达·芬奇是怎么成为最牛画家的吗?
于是他成了当时最牛的发明家。
…………
就这样,他开始了漫长的跨界,
最后他成了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和作家。
正是因为不断地跨界和融通,
达·芬奇才成了史上最牛画家。
作家余秋雨讲过一个故事,
上大学的时候,他去图书馆借书。
“我只要看一个学生的借书卡,
基本八九不离十。”
“一个未来有大前途的人,
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如果我们只钻一门学科,
而打破信息茧房,就需要跨界融通。
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就在于不断用跨界融通打破了信息茧房。
爱因斯坦死的时候,
念叨的不是相对论,
而是“我再也不能欣赏莫扎特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一句话:“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大的成功,
往往需要从另一个领域进行跨界融通。
自古牛人,莫不如此。
这也是我写此文最想表达的意思:
你需要逃出你的“信息茧房”。▼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